徐勇军
- 作品数:4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宇宙射线μ子探测高Z材料的仿真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Geant4建立宇宙射线μ子探测高Z材料的仿真系统,采用最大似然算法,研究用于μ子探测的位置灵敏探测器漂移管的位置分辨率及系统成像时间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当漂移管的位置分辨率优于200μm、成像时间在1~2min内可对相对独立的高Z物质快速识别,本研究也为漂移管的设计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 庞洪超刘森林王红艳徐勇军杨宏伟王列民
- 关键词:GEANT4
- 不锈钢辐射损伤随温度和剂量的变化(英文)
- 2005年
- 用重离子辐照模拟和正电子湮没寿命技术研究了改进型 316L不锈钢在 21和 33dpa辐照剂量下的辐照损伤在室温到 802°C温度范围随辐照温度变化和室温下 0—100dpa剂量范围随辐照剂量变化. 在 580°C左右实验观察到辐照肿胀峰, 在 21和 33dpa辐照剂量下相应的空位团分别由14和 19个空位组成, 尺度分别为 0. 68和 0. 82nm. 空位团尺寸随辐照剂量增加, 在 100dpa时空位团由 8个空位组成, 尺度为 0. 55nm. 实验结果表明, 在改进型 316L不锈钢中辐照损伤随辐照温度变化更灵敏.
- 郑永男普拉提.艾合买提徐勇军周冬梅王志强阮玉珍杜恩鹏袁大庆朱升云
- 关键词:辐照损伤
- 位置灵敏探测器漂移管的研制
- 2010年
- 自主研制了位置灵敏探测器漂移管,测量了其漂移时间性能,得到了漂移管的时间位置关系,与欧洲核子中心的监控漂移管性能基本一致,为漂移管国产化及批量生产奠定了理论及技术基础。
- 庞洪超刘森林徐勇军王红艳韩永超
- 关键词:位置灵敏探测器
- 85MeV^(19)F离子辐照InP正电子湮没研究
- 2000年
- 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技术研究了注量为 1 6× 10 16 cm- 2 的 85MeV 19F离子辐照InP产生的辐照效应。
- 王荣徐勇军黄龙朱升云
- 关键词:辐照效应正电子湮没磷化铟
- 串列加速器上扰动角关联探针核产生截面测量被引量:4
- 2001年
-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 13串列加速器上通过6 3 Cu(p ,2n) 6 2 Zn、Cd(p ,xn) 111In和186 W (d ,p) 187W核反应产生6 2 Zn/ 6 2 Cu、187W / 187Re和111In/ 111Cd扰动角关联探针核 ,测量了生成这些探针核的核反应截面。
- 徐勇军王荣于伟翔韩晓刚崔保群秦久昌许国基朱升云
- 关键词:扰动角关联核反应截面串列加速器
- 摄入稳定碘对放射性碘的阻断模型的改进
- 本工作在已有的生物动力学模型及其参数体系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改进的阻断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摄入稳定碘对于放射性碘的阻断作用。
- 徐勇军刘森林
- 关键词:放射性碘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参数化能谱的多球中子谱仪解谱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参数化能谱的多球中子谱仪解谱方法,在充分利用中子能谱在某些能段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如热中子区的近高斯分布、1eV‑10keV的“平台区”等,采用参数化能谱作为初始能谱,通过计算分析对这些参数进行重新定值,...
- 徐勇军陈然吴建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中子伽玛复合成像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子伽玛复合成像方法,包括:入射中子在两层散射面的探测器上发生散射;入射伽玛射线在两层散射面的探测器上发生散射后,以一定角度进入吸收面的探测器;针对两层散射面入射的辐射类型进行甄别;中子在第二层散射面通过中...
- 韩永超曲延涛李传龙徐勇军
- 国产改进型316L不锈钢的微结构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方法研究了国产改进型316L不锈钢的微结构及其温度变化。该不锈钢含有单空位、双空位、位错和小空位团等缺陷。经400、600、800℃退火后,单空位、双空位和位错缺陷分别消失。小空位团是由四空位和五空位构成的空位团。低于200℃退火时,缺陷复合五空位团成分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高于400℃时,空位团分裂,五空位团成分减少;800℃退火仍存在较低浓度的四空位团。
- 普拉提.艾合买提范志国罗起徐勇军朱佳政郑永男周冬梅朱升云
- 关键词:微结构加速器
- 低水平放射性测量的判断限和探测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低本底情况下放射性测量的判断限和探测限的计算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基于对18个生物样品的α谱仪测量数据,分别用IAEA RSG1. 2、美国NUREG1576和IAEA AQ48号报告中推荐的判断限和探测限相关公式进行了判断和比较。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对于本底计数较低的情况,NUREG1576和IAEA AQ48号中推荐的公式相较于RSG1. 2中的公式更加保守,根据不同的公式进行判断部分数据给出的结果可以截然不同。结论在测量水平接近本底的情况下,应该重视判断限和探测限的应用,根据测量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本底计数、本底测量时间、样品测量时间等因素)选取合适的公式,从而保证对测量结果的判断更加可靠。
- 汪传高骆志平庞洪超尹云云郑国文徐勇军娄海林王仲文刘瑞瑞
- 关键词:探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