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时尧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甘蔗
  • 5篇ATP酶
  • 4篇活性
  • 4篇ATP酶活性
  • 3篇蔗叶
  • 3篇花生
  • 3篇甘蔗叶
  • 2篇蛋白
  • 2篇蛋白体
  • 2篇叶片
  • 2篇叶细胞
  • 2篇韧皮部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化学定位
  • 2篇花生荚果
  • 2篇化学定位
  • 2篇荚果
  • 2篇甘蔗叶片
  • 2篇ATPASE
  • 2篇超微

机构

  • 5篇福建农学院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福建省农业科...

作者

  • 9篇彭时尧
  • 6篇庄伟建
  • 3篇谢联辉
  • 3篇周仲驹
  • 3篇林奇英
  • 1篇刘利华
  • 1篇王景辉
  • 1篇刘利华

传媒

  • 4篇福建农学院学...
  • 2篇Acta B...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4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甘蔗叶片感染甘蔗花叶病毒后ATPase活性定位和超微结构变化
1989年
研究表明:闽糖70/611,闽选703,F134,福引79/8,福引79/9,NCo310和Co740等7个抗病性不同的品种,受甘蔗花叶病毒感染后叶片叶肉细胞质膜,大、中、小维管束韧皮部筛管和伴胞质膜以及伴胞细胞质中ATPase活性均明显高于其健株相应部位;而维管束鞘细胞质膜ATPase活性则底于其健株相应部位。褪绿斑部位叶肉细胞叶绿体基本解体或消失;富含叶绿体的维管束鞘细胞多为淀粉粒所占据;结果表明染病后ATPase活性的变化程度似乎与品种抗病性强弱有关。
彭时尧周仲驹林奇英谢联辉
关键词:甘蔗花叶病毒ATPASE超微结构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研究 Ⅳ.病叶细胞的病理变化被引量:14
1992年
在水稻条纹叶枯病叶超薄切片的电镜检查中,可见一些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和淀粉粒累积,一些细胞不同程度坏死,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以及伴胞的细胞质或液泡中有一个或多个蛋白体存在,一些伴胞中有特异性的非外壳蛋白存在,一些细胞中有一些不定形的粒状内含体或砂状结构,而在病株的不同叶位,这种砂状结构数量不同,以+1叶所见最多.研究结果还佐证了前文有关叶绿体中淀粉粒的过量累积可能引起叶绿体的破坏及其后叶片褪绿病斑形成的假说,并推测这可能是同化产物的运输通道受到影响的结果.
周仲驹林奇英谢联辉彭时尧
关键词:水稻条纹病毒叶枯病病理变化
甘蔗茎韧皮部ATP酶活性的细胞化学定位被引量:1
1989年
采用酶细胞化学技术对7个甘蔗种和品种进行研究。甘蔗茎韧皮部细胞 ATP 酶活性定位于筛管、伴胞质膜、伴胞核、小囊泡、充分发育的液泡膜和 P—蛋白上。野生种和栽培种茎韧皮部细胞 ATP 酶活性较高,而生产品种则较低。认为甘蔗茎韧皮部 ATP 酶活性与糖分的运输和抗性等有关。茎韧皮运输中,可能有 P—蛋白和 ATP 酶主动参与。
彭时尧庄伟建
关键词:甘蔗ATP酶活性细胞化学定位
花生不同生育期小叶脉转移细胞形态变化和ATP酶活性定位的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迄今已在上千种高等植物中看到具有胞壁内突生长的转移细胞,认为它是一种输送溶质的细胞,在源库二端行使光合产物的垭距离运输。转移细胞质膜上具有较强的ATP酶活性。
彭时尧庄伟建
关键词:花生转移细胞ATP酶
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子叶细胞内脂肪、蛋白质的积累及其与ATP酶活性的关系被引量:7
1993年
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子叶细胞从小到大不断发育,脂体、蛋白体由小变大、从少到多直至充满整个细胞;子叶细胞中的淀粉粒数量则由多变少,表明了淀粉粒参与胚胎发育过程中活跃的的物质代谢,最后基本被消耗;ATP酶活性的强弱和分布部位也在整个荚果发育的不同时期发生明显变化;讨论了脂体和蛋白体的生物来源和形态结构,并指出花生油分和蛋白质的积累与ATP酶活性有关。
彭时尧庄伟建刘利华林木山
关键词:脂肪蛋白体花生荚果ATP酶
甘蔗叶不同部位ATP酶活性细胞化学定位被引量:11
1989年
甘蔗叶片,叶鞘和肥厚带韧皮部 ATP 酶活性定位于筛管、伴胞的质膜、内质网和某些伴胞细胞基质、小囊泡和发育成熟的液泡上;叶片韧皮部薄壁细胞、厚壁细胞和厚壁通道细胞质膜及小囊泡中亦显示有 ATP 水解产物;维管束鞘细咆与厚壁细胞或厚壁通道细胞所构成的细胞间隙上也存在有 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沉淀。甘蔗叶片大、中、小三种维管束,从小维管束到大维管束,面向细胞间隙的细胞表面上的 ATP 酶活性逐渐增强,而维管束鞘细胞质膜上的 ATP 酶活性则趋于减弱;同一维管束内则以韧皮部细胞的 ATP 酶活性最强。维管束鞘细胞与叶肉细胞之间存在很多的胞间连丝,并表现出高的 ATP 酶活性。讨论了 ATP 酶活性的分布状态与叶肉细胞的光合产物向韧皮部运输的关系。
彭时尧庄伟建刘利华
关键词:甘蔗叶ATP
甘蔗褪绿线条病的研究 Ⅱ.病原形态及其所致甘蔗叶片的超微结构变化
1991年
在甘蔗褪绿线条病所致甘蔗叶片中,可见有大小约50-400nm×18-21nm的长短不一的杆状病毒粒体,健株中则没有。叶片中的病毒粒体主要见于韧皮部细胞内,尤其是筛管细胞内,有些分散排列,大量则整齐排列。叶片病部部分细胞变形或坏死,有些线粒体则肿胀变大。叶绿体受不同程度破坏,其降解过程似与淀粉粒的累积和降解有密切的关系。
周仲驹林奇英谢联辉彭时尧
关键词:甘蔗病原超微结构
甘蔗茎韧皮部ATP酶活性以及在糖分运输上的作用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用酶细胞化学技术,设置四种酶反应液处理甘蔗茎不同节间的辅导组织,研究对二个甘蔗品种不同节间韧皮部细胞ATPase活性的影响。并观察了甘蔗茎韧皮部细胞膜结合ATP酶活性在不同生长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离子和不同pH值对甘蔗茎韧皮部细胞ATP酶活性影响明显不同。Mg^++和Cl^-对韧皮部ATP酶激活力最大,介质pH6.5时韧皮部细胞ATP酶活性较pH7.6时强。不同生长期,相同节位,韧皮部细胞的ATP酶活性亦有所不同,与甘蔗成熟期糖分积累的增加相符合,表明韧皮部运输的糖分在茎中卸出是靠ATP酶洪能的主动过程;并认为用细胞化学方法,有助于定性地了解难于分离的韧皮部细胞膜结合的ATP酶的特性及其在糖分运输积累上的作用。
庄伟建彭时尧王景辉
关键词:ATP酶活性甘蔗品种韧皮部运输ATPASE
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子叶细胞的超微结构和脂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在花生(Arachis hypogaea)荚果发育过程中,子叶细胞的超微结构和脂酶活性皆发生了显著变化。子叶生长初期,缅胞中质体较多,并不断形成淀粉粒;脂酶活性低,脂体和蛋白体很少。子叶发育中期,子叶细胞质中出现大量体积较大的脂体,液泡中的蛋白体不断形成和增大,而且细胞质、内质网、蛋白体外膜、细胞质膜和细胞间隙上皆显示较强的脂酶活性。子叶发育后期,脂体数量不再增加,但体积略有增大,间质透明度也有提高;蛋白体增大较小,但数量却进一步增多;细胞质中仍显示较强的脂酶活性。至末期时,蛋白体形态变得不规则,甚至出现部分解体,其基质充挤脂体间隙;细咆中的脂酶活性减弱。研究表明,花生脂体起源于细胞质,蛋白体起源于液泡,子叶油分和蛋白质的积累足体内脂体和蛋白体不断发育的结果,细胞中脂酶活性的变化可能与脂体发育有关。
庄伟建彭时尧张明来
关键词:花生脂酶蛋白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