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
- 作品数:24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CHOP序贯H-CHOP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原研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蒽环类+长春碱类+糖皮质激素(CHOP)方案(R-CHOP)序贯国产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H-CHOP)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例使用R-CHOP序贯H-CHOP治疗的初治DLBCL患者临床资料,评估其在8个疗程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R-CHOP序贯H-CHOP治疗10例初治DLBCL患者在8个疗程内的完全缓解(CR)率为90%,部分缓解(PR)率为10%,总有效率(ORR)为100%,其中R-CHOP期间2例CR,8例PR,序贯为H-CHOP后2例维持CR,其余8例中7例从PR加深缓解至CR,1例维持PR。R-CHOP序贯H-CHOP能够维持患者外周血CD20阳性B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持续显著低水平状态;R-CHOP期间2级以上血液毒性发生率为30%,H-CHOP期间2级以上血液毒性发生率为0%。结论R-CHOP序贯H-CHOP治疗DLBCL安全有效,适宜在临床应用。
- 陶千山董毅张青叶倩舲翟志敏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 两种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诊断角膜病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通过与成品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的比较,评价一种新的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的有效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配对临床设计,招募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84例(168只眼)角膜病患者,每一位受试者按照随机顺序,先后接受试验组或对照组试纸检测,分别观察、记录患者检查结果,包括有效性(染色分级、染色位置)、受试者舒适性(染色剂接触角膜后刺激性评分)、安全性(染色前后结膜充血及角膜水肿变化),采用加权Kappa统计值评价两种试纸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对两种试纸的舒适度评分进行比较。总结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等。结果此研究实际入选84例(168只眼),其中角膜损伤0、1、2、3、4级角膜损伤人数分别为19、16、17、17、15人(受试者染色分级依据损伤级别高眼别确定),眼数分别为91、22、23、17、15只眼。试验组和对照组试纸染色分级、染色位置一致性好(Kappa=0. 973、0. 989,P <0. 01),舒适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种试纸染色前与染色后球结膜充血及角膜水肿无变化,没有严重不良事件出现。结论实验组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与国内已上市同类产品相比对角膜结构损伤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且舒适度更高。
- 尹欣张青王静陶黎明
- 关键词:角膜损伤
- PTPN11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PTPN11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经医院初次诊断、治疗并行二代测序(NGS)检测的成人AML患者115例,收集包括疾病特征、治疗效果、长期预后、免疫细胞亚群以及白血病干细胞等数据,分析PTPN11基因突变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 初诊成人AML中PTPN11基因突变率为9.57%,突变位点主要发生在3号外显子区域,突变类型均为点突变。与PTPN11基因野生型组相比,PTPN11基因突变组首次诱导治疗期间早期病死率高(18.18%vs 4.00%,P=0.048),完全缓解率低(33.33%vs 67.71%,P=0.039),复发率高(83.33%vs 42.31%,P=0.043),中位总生存时间短(9月vs 20月,P=0.026),效应性T细胞比例低[(1.39±0.12)%vs(3.56±0.46)%,P=0.038],白血病干细胞比例高[(13.82±3.66)%vs(3.87±1.40)%,P=0.021]。结论 PTPN11基因突变是AML的不良预后标志物,该类患者早期病死率高、完全缓解率低、复发率高、中位总生存时间短,且体内效应性T细胞比例低、白血病干细胞比例高。
- 陶千山薛婉莹谢蓓蓓张青王会平翟志敏秦慧董毅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基因突变预后
- 急性髓系白血病首次诱导治疗后使用rhG-CSF对临床疗效和流式MRD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首次诱导治疗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临床疗效和流式微小残留病变(MR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初次确诊并接受首次诱导治疗的44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是否使用rhG-CSF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完全缓解率、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持续时间、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流式MRD以及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60%,治疗组为74%(P=0.3429);对照组粒缺持续时间为(21.28±7.91)d,治疗组为(14.79±3.07)d(P=0.0016);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为(12.80±7.31)d,治疗组为(9.11±7.48)d(P=0.0136);对照组和治疗组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无复发生存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最终获得CR的患者中在首次脱离粒缺时有66%的病例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到髓系前体细胞(占比2.25%±0.99%),容易被误判为流式MRD+。结论:AML首次诱导治疗后使用rhGCSF不仅不会影响临床缓解率,还能显著缩短粒缺时间和发热时间,但可能会影响首次脱离粒缺时外周血流式MRD检测结果分析。
- 周美安福润张青董毅秦慧翟志敏陶千山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微小残留病变发热
- 0.05%环孢素滴眼液对干眼症患者泪液脂质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0.05%环孢素滴眼液对干眼症患者泪液脂质成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确诊的干眼症患者19例,均给予环孢素滴眼液和人工泪液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在使用环孢素滴眼液前、后3个月进行泪河高度(TMH)、眼红评分(R-Scan)、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睑板腺缺失评分、泪液样本的收集,送脂质组学检测,并将眼表检查结果和脂质组学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使用环孢素滴眼液后,患者的TMH、BUT较用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09),CFS较用药前降低(P=0.001),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眼症患者的泪液中鉴定出20种脂质亚类,188种脂质分子。使用环孢素滴眼液后,有19个显著性差异的脂质分子,其中3个下调(Cer(d18:1/23:0)、Sph(d20:0)、PE(O-18:2/3:0)),16个上调(PCs(10:0/26:2)、(12:0/24:4)、(14:1/22:2)、(18:0/18:2)、(2:0/30:0)、(26:1/8:0)、(8:0/26:1)、(8:0/26:2)、PE(P-16:0/20:4)、TGs(12:0/16:0/16:0)、(14:0/16:0/16:0)、(14:0/16:1/14:0)、(14:0/16:1/16:0)、(16:0/16:1/16:1)、(16:1/16:1/16:1)、(16:1/16:1/18:1))(P<0.05),它们分属甘油三酯(TG)、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神经酰胺(Cer)、鞘氨醇(Sph)这五大类脂质。BUT与Cer(d18:1/23:0)呈负相关(rs=-0.393,P=0.015),BUT与PCs(12:0/24:4)、(14:1/22:2)、(18:0/18:2)、(8:0/26:1)、PC(8:0/26:2)、PE(P-16:0/20:4)、TGs(12:0/16:0/16:0)、(14:0/16:0/16:0)、(14:0/16:1/14:0)、(14:0/16:1/16:0)、(16:0/16:1/16:1)均呈正相关,其余的眼表参数与差异性脂质分子无相关性(P>0.05)。结论环孢素滴眼液可调节干眼症患者泪液中的脂质成分,改善泪膜稳定性,减轻眼表炎症。
- 张青姜慧敏陈景吴赛男陶黎明
- 关键词:环孢素干眼脂质质谱分析
- 淀粉样变性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观察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5年12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2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对患者进行随访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6例,POEMS综合征伴发淀粉样变性4例,多发性骨髓瘤伴发淀粉样变性2例;单独使用含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1.0-1.3 mg/m^(2))方案2例,单独使用含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25.0 mg)方案3例,联合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方案7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类型λ轻链型10例,κ轻链型2例;累及心脏12例,累及肾9例,累及神经系统9例,累及皮肤4例,累及舌体2例,累及颌下软组织1例;心脏淀粉样变性受累程度梅奥分期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7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3例(25.0%),部分缓解(PR)6例(50.0%),疾病稳定(SD)3例(25.0%),有效率为75.0%(9/12)。治疗期间,10例发生0-2级血液毒性事件,2例发生3-4级血液毒性事件;7例发生非血液毒性事件,均为1-2级。1例SD患者在病程第2个月时因病情进展死亡,2例VGPR患者分别在病程第12个月、第17个月时病情进展,2年内总存活率为91.7%(11/12)。结论淀粉样变性临床表现多样,常见于男性λ轻链型浆细胞性疾病患者,多存在心、肾、神经系统等广泛的器官和组织受累,治疗缓解深度较低,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新药或可带来生存获益。
- 沈元元张青陶千山吴凡汪延生秦慧翟志敏董毅
- 关键词:淀粉样变性免疫球蛋白轻链
-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在FEMTO-LASIK术前行优化脉冲光治疗的前瞻性评价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观察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术前行优化脉冲光(OPT)治疗对飞秒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FEMTO-LASIK)术后眼表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7月来我院拟行FEMTO-LASIK手术并有轻、中度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28例(56只眼)。所有患者均行双眼FEMTO-LASIK手术,随机选取一眼为实验组,术前行OPT治疗联合睑板腺按摩,另一眼为对照组,不予OPT治疗,单纯予睑板腺按摩。术后1周、1个月分别完成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脂质分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等检查。结果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睑缘形态、分泌物性状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且实验眼评分低于对照眼。术后1个月,各项指标两组眼部评分有统计学差异,且实验眼评分低于对照眼。5项指标中除睑缘形态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F=14.67,P<0.01)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睑缘形态实验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T联合睑板腺按摩较单纯睑板腺按摩更易使MGD患者睑脂排出,进而改善了睑板腺功能及泪膜的稳定状态。
- 张青王静许育新陶黎明
-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强脉冲光准分子激光
- 局部使用0.05%环孢素A滴眼液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分析
- 2023年
- 研究目的:评估0.05%环孢素A滴眼液每日两次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四次连续使用3个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研究方法:门诊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14例干眼患者,使用0.05%环孢素A滴眼液每日2次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4次,连续使用3个月。分别在基线、用药后1.5个月和用药后3个月时评估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包括中国干眼问卷量表(CDEQ)、泪液分泌II试验(Schirmer’s II test)、下方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ICSS)、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TBUT-av)、泪河高度(TMH)和眼红指数(ORI),研究结果做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连续治疗一个半月后,与用药前相比,CDEQ (P = 0.658),Schirmer’s II test (P = 0.076),TMH (P = 0.473),NTBUT-av (P = 0.211)和ORI (P = 707)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BUT (P = 0.008)和ICSS (P = 0.003)与用药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治疗三个月后,与用药前相比,CDEQ (P = 0.007),Schirmer’s II test (P = 0.009),FBUT (P = 0.008)和ICSS (P < 0.001)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MH (P = 0.182),NTBUT-av (P = 0.080)和ORI (P = 0.337)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三个月与治疗一个半月时相比,仅有ORI (P = 0.041)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研究结论:局部使用0.05%环孢素A滴眼液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能有效提高干眼症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并改善主观不适症状。
- 陈景吴赛男齐晓暄张青
- 关键词:干眼症
- 两种仪器测量角膜厚度值的比较
- 2021年
- 目的比较非接触式眼压计(CanonTX-20P^(TM))与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Pentacam)对中央角膜厚度值(CCT)测量结果的异同,为临床角膜厚度快捷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3~6月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共92例(184只眼),应用Pentacam与CanonTX-20P^(TM)进行术前CCT的测量。将Pentacam测量的CCT作为基准,将患者分为CCT≤510μm、510μm570μm 3组,使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一致性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CCT≤510μm、510μm570μm时Pentacam与CanonTX-20P^(TM)所测CCT结果分别为(491.17±22.06)μm vs.(487.77±21.66)μm、(544.27±14.23)μm vs.(539.09±14.86)μm及(587.24±10.51)μm vs.(580.88±9.65)μm,经配对t检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分别为0.950、0.888及0.842,结果均显示出较高相关性;两种仪器在CCT≤510μm、510μm570μm时一致性较差。结论与Pentacam测得的CCT结果相比,CanonTX-20P^(TM)测量的结果偏薄;两种仪器的一致性较差,不可互换。CanonTX-20P^(TM)由于其测量角膜厚度的精准性低于Pentacam,不适用于评估屈光手术及筛查圆锥角膜;在一致性比较中,虽其最大绝对值差值大于10μm但均小于20μm,故因其简便测量可适用于大规模临床初筛,其测量的角膜厚度对于眼压值的矫正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许曼君陶黎明王静张青
- 关键词:非接触式眼压计中央角膜厚度
- 衰老细胞比例及衰老相关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不同疾病状态下外周血衰老细胞比例和衰老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诊的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初诊组17例、缓解组16例、复发组12例),瑞吉和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各组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形态和衰老细胞比例,流式微球分析技术(CB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衰老相关细胞因子IL-8、IL-1β、IL-6、IL-10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复发组外周血涂片瑞吉染色显示白血病细胞形态明显增大且SA-β-gal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复发组血清衰老相关细胞因子IL-8、IL-1β、IL-6、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患者血清衰老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无相关性(P>0.05);IL-8水平较高的复发患者呈再诱导缓解率低趋势且复发后总生存差(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L-8是复发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ML患者外周血中衰老细胞比例和衰老相关细胞因子IL-8、IL-1β、IL-6、IL-10水平显著升高,与疾病复发密切相关,且IL-8水平较高的复发患者预后差。
- 刘琳琳陶千山王会平张青翟志敏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衰老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