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林
- 作品数:30 被引量:24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现代巴拉姆三角洲沉积相展布及沉积作用:婆罗洲北西储集砂体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巴拉姆三角洲位于婆罗洲北西的巴拉姆代尔塔省,为第三系高产砂岩储层的现代模型,确定为浪成三角洲。然而,三角洲沉积相展布及沉积作用表明:现代的沉积仅仅发生在大型河口坝,巴拉姆三角洲更确切的应该定为波浪和潮汐作用共同影响的三角洲沉积。由于相对大的潮汐控制着近岸的水动力,地表一半以上的河口坝被潮汐控制并被潮汐作用的沉积物覆盖。相反地,分布广泛的第三系临滨储集砂岩明显受波浪控制,缺乏潮汐作用的证据。因此,巴拉姆三角洲不适宜作为婆罗洲北西的大多数临滨储集砂岩的模型。
- JosephJ.Lambiase张闻林沈人烨
- 关键词:沉积相储集层砂体油气勘探
- 川中东北部须家河组与珍珠冲段地层划分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地震反射终端研究,认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J2x)与下侏罗统(J1z)的分界面为一层序界面(T3x被界面截削,J1z沿界面上超);因此可依据LUNA法则予以确定。LUNA认为,层序边界不整合可依据可容空间生成速率突变的岩层几何形态来识别,表现在古河道规模和河道砂岩的叠置方式,而拼合砂岩体底面乃是层序界面(SB)之所在,在录井图上,表现为Gr、Rt曲线的转折点——由下伏层序的反韵律向上突变为上复层序的正韵律。此面与底部砾岩底面是一致的。通过测制华蓥山西缘界线上下短剖面以及取芯井岩芯描述,发现J1z与T3x在古生物—生态及沉积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地质演变的不可逆性。古生物:主要为植物化石,T3x6黑页岩中植物化石十分丰富且保存完好,粗砂岩中常见茎杆印模;J1z化石罕见,可见炭化植物细碎屑或他生的煤"砾"。沉积与成岩特征:除菱铁矿结核分布于界面上下数米深度范围内,在J1z底、T3x6顶皆可见到外,其他特征都是大不相同的。剖面结构——T3x6中下部为大套灰白色中(粗)—细砂岩,厚数米至几十米,上部为浅灰、灰黄细砂—粉砂岩与黑页岩交互;J1z下部为浅灰、灰绿薄层粉砂岩与红色、杂色泥岩交互,上部泥岩变为灰色,砂岩亦变厚。成分——J1z下部粉砂岩石英含量高于T3x6砂岩,而燧石和变质岩屑显著低于后者。结构成熟度——J1z粉砂岩分选程度显著低于T3x6砂岩,J1z中的薄层浊积是T3x中见不到的。沉积构造——T3x中常见双粘土层、鱼骨状交错层、突然相变、透镜状和脉状层理、薄互层,是J1z中所没有的。硅质中砾岩——J1z底部砾岩为可靠分界标志,与T3x6底部者不难区分;风暴流砾石和牛角炭只见于T3x6;植物根系在J1z中常见,T3x中偶见。这些差异源于沉积环境的不同,T3x属浅海河口湾潮汐成因,J1z为陆相湖泊三角洲系统。它们在测井响应上也各有特�
- 赵霞飞龚昌明张闻林刘德容何逢阳康仁东
- 潮汐韵律岩研究进展及对须家河组沉积相的启示被引量:4
- 2019年
- 近年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沉积学研究,有了突破—这个组多年来公认为陆相,现发现实为海相,即潮控河口湾和潮控三角洲成因。确定潮汐作用的独一无二的判据,是“双黏土层”。介绍它的研究进展,无疑对须家河组的勘探和研究有重要意义。展示T3x中常见沉积构造,突出了双黏土层。认识这种构造,起源于对荷兰西南部1个入潮口全新世水道沉积的研究。可以认出各个退潮、涨潮和滞水事件的特征。退潮堆积的交错层砂,其厚度呈正弦曲线变化,而滞水期形成的泥则呈对出现,是潮下环境的诊断性特征。一个实例被列举以说明如何编制潮汐韵律曲线。实际上使用的是更简明的直方图。全世界发现了许多精美的潮汐沉积剖面,得出了7种旋回曲线,详细介绍了半日旋回、朔望旋回和回归旋回,都是依据平衡潮汐理论解释的:地球在两半球反向潮胀中运行,潮汐受月相及月球在绕地轨道中倾斜和轨道距离变化所控制。这个理论很有用,但它过于简单而不能解释现实世界的潮汐。因此,简介了动力潮汐模式—依据潮汐成分(分潮)的调谐分析建立起来的模式。作为总结,建议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甚至中国东部中新生界的研究中都应注意潮汐作用的影响;当代沉积学应重视基础科学,以便更准确地解释中国古地理、古天文学讯息等。
- 赵霞飞赵拓宇张闻林
- 关键词:须家河组
- 四川盆地中部雷一~1中亚段成藏条件分析被引量:4
- 1998年
- 雷一1中亚段在平面上的分布受制于沉积相及成岩相带的展布,构造圈闭隆起幅度小,一般小于100m,多数在50m左右。近年来在勘探中,实钻构造结果与地震圈闭误差较大。通过对川中雷一1古圈闭条件的分析,喜山期不同盖层对雷一1中亚段的封盖天然气能力的计算、研究及其演变,得出了不同盖层的封盖临界高度以及直接封盖的致密碳酸盐岩不同厚度时气藏的含气饱和度值,用以判断盖层封盖的有效性。将古圈闭类型和喜山期改造相结合,最后得出结论:第一类古圈闭(构造—成岩—石膏封盖),是寻找雷一1中亚段气藏最有利的区块;第二类古圈闭(构造—岩相—石膏封盖),是寻找雷一1中亚段气藏较有利的地区;第三类古圈闭(古隆起—致密碳酸盐岩直接封盖—石膏层间接遮挡)以产水为主,气藏已遭破坏。
- 张闻林韩应钧
- 关键词:中三叠世气藏形成盆地
- 川中地区侏罗系适合页岩油气藏开采的地质依据被引量:8
- 2012年
-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油气藏包括大安寨段、马鞍山段、珍珠冲组(段)、凉高山组、下沙溪庙组底部油气藏。对于大安寨段油气藏的储层类型,传统观点公认为是裂缝型,并且得到了井筒的相关资料证实,但是随着该区页岩气的开采成功,又开拓了新的认识起点:随着远离井筒,不少证据显示出大安寨段油气藏储集层具有裂缝—孔隙型特征,而这些孔隙似乎更可能是存在于页岩当中的,后续产出的油气很可能还有页岩当中游离油气的供给。通过对油气显示、储层特征以及生产动态等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区大安寨段油气藏由页岩中的油气补给而形成目前的生产状况更为合理;裂缝更多起的是一种疏导通道作用——当然并不排除介壳灰岩中可能存在孔隙的可能性,只是认为石灰岩中的孔隙不应该是唯一的储集空间,甚至可能不是其最为重要的储集空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元坝区块已经做出了有关尝试,并取得成效。结论认为:如果页岩中的油气是该区侏罗系油气藏重要的补给源,那么,应用页岩油气(致密油)的开采思路和技术将有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 张闻林周肖严玉霞何绪全
- 关键词:页岩油气地质依据
- 川西前陆盆地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与勘探目标评选
- 冉隆辉刘埃平宋家荣张闻林廖曦钟子川文龙
- 该项目通过对川西前陆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史研究,认为龙门山冲断带间歇性地由西向东推移,而前陆隆起带由东向西迁移,坳陷带逐渐由宽变窄;同时,沉积沉降中心是不断迁移的,沿前陆坳陷带的长轴方向,具“跷跷板式”的迁移特点,这种迁...
- 关键词:
- 关键词:天然气油气勘探
-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三角洲沉积体系与沉积模式被引量:39
- 2005年
-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为陆相碎屑岩沉积,其中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湖泊扇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三角洲体系2类。湖泊扇三角洲体系主要见于上侏罗统遂宁组、莲花口组地层之中,由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前扇三角洲亚相构成。湖泊三角洲体系主要分布于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等地层中,有长轴三角洲和短轴三角洲2种类型,包含的亚相有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的沉积模式有2种,即冲积扇—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模式及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模式。
- 胡晓强陈洪德纪相田张闻林
- 关键词:侏罗系三角洲川西前陆盆地
- 使用三维数字模拟进行储层建模
- 2002年
- 通过野外露头资料数字化和图形工作站的结合,地质模拟可应用于严格的地下储层的三维解释。沉积环境和野外露头地层的数字化被解释为三维环境示图,以构建模拟储层体的三维模板。这些三维几何体和相关的比例参数用以建立相应地下储层几何体的三维数字模型。文中两个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美国的现代河流体系用来建立数字化模型。这些数据的解释可以建立被严格定义的三维沉积单元外部几何形态和相应的内部沉积构造之间的关系。北德克萨斯Boonsville油田石炭系河曲砾岩储层中的含气储层体使用了这种源于模拟的数字模型进行解释。
- IanBryant张闻林等
- 关键词:储层建模油气地质
-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13
- 2004年
-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有其特有的分布规律。目前 ,上三叠统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欠压实作用 ;生烃增压作用 ;粘土矿物脱水增压作用 ;构造抬升作用。不可否认 ,上述引起上三叠统地层增压的作用在局部范围内客观存在 ,但这几种成因机制难以确切地解释这种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 ,有些方面还存在矛盾。通过对上三叠统—侏罗系地层的沉积、成岩作用及构造断裂活动的分析认为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地层异常高压的这种分布特征是由两种主要的地质作用所控制 ,一种是中侏罗世沙溪庙组的快速堆积作用 ;另一种是断裂构造活动的释压作用 ,即 ,地层高压是由沙溪庙组最大沉积厚度分布区 (坳陷区 )
- 刘埃平文龙张闻林孔令霞
- 关键词:上三叠统地层川西前陆盆地异常高压生烃
- 独山子油田成藏机制剖析被引量:7
- 1999年
- 本文对独山子油田早期的开发钻井及近年来的重点探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生烃条件、油气源对比、储层分布、盖层有效性、构造圈闭条件以及异常高压对成藏的影响等诸方面的分析讨论,认为独山子油田油气来源复杂,即有上部E_(2-3)a、K_1tg湖相烃源岩生成的油,也有下部J_(1+2)湖沼相煤系烃源岩所生成的油气混合。储层非均质性影响了油气藏的分布,形成岩性—构造复合型圈闭,而油源断裂的发育则是浅层成藏的重要因素。独山子油气田属异常高压次生油气藏。
- 张闻林况军王立宏王世谦
- 关键词:油田油气生成异常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