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哲

作品数:33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伊犁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政治法律
  • 9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民族
  • 4篇法律
  • 4篇法治
  • 3篇政治
  • 3篇社会稳定
  • 2篇党政
  • 2篇政府
  • 2篇少数民族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宗教
  • 2篇煤炭
  • 2篇法律保障
  • 2篇法律机制
  • 2篇法制
  • 2篇法治化
  • 2篇反恐
  • 1篇党校
  • 1篇党校干部
  • 1篇党校教学

机构

  • 24篇中共伊犁州委...
  • 8篇伊犁师范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2篇皖北煤电集团...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新疆警察学院

作者

  • 32篇张立哲
  • 1篇陶文俊
  • 1篇马幸荣
  • 1篇王梅

传媒

  • 9篇中共伊犁州委...
  • 3篇实事求是
  • 3篇伊犁师范学院...
  • 2篇兵团党校学报
  • 2篇决策咨询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领导科学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兵团教育学院...
  • 1篇河北公安警察...
  • 1篇创新
  • 1篇今日财富
  • 1篇市场周刊
  • 1篇克拉玛依学刊
  • 1篇新疆警察学院...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宗教互联网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宗教互联网代表了未来宗教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是未来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针对目前宗教在互联网中传播的特点,建议从健全完善网络监管体系、建立"疏堵结合"宗教思想网络传播方式、形成主流媒体、社交网络用户和教职人员全方位参与的传播矩阵、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整合培育多元主体、创新网络传播新模式实现宗教网络传播的规范、有效、有序。
张立哲
关键词:宗教互联网传播
论推进党政合署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2018年
党政合署机构改革是组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要求,是体制改革工作法治化的基本要求,是党政机构设置积极探索的实践要求,党政机关体制改革成效主要取决于三种力量:一是党政机关现有机构设置,二是党的领导和政策执行,三是机构改革是否有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不均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国家机构整体改革的重要方式,党政合署体制重构将有力影响和推动各级地方机构的设置和功能调整,为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奠定基础.
张立哲
关键词:党政机构合署办公法治化
政治优势也是管理优势——从科学管理看克拉玛依油田思想政治工作
2016年
思想政治工作是现代化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和实现企业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克拉玛依油田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突出"以人为本""科学思政"的主题,要以"建成小康社会全国先进市"为共同愿景,打造克拉玛依区域经济强市;要以"最安全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平安建设;要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职工,全面优化人才选任机制的战略部署。
张立哲
关键词:克拉玛依油田思想政治工作政治素养
煤炭企业薪酬考评制度浅析
2009年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薪酬已不光是对企业员工所做工作给与回报载体了,而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提高竞争能力紧密相联的管理因素,它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和社会经济前进的速度。怎样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是各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张立哲
关键词:薪酬管理煤炭企业
“民族团结”命题的宪法逻辑及其展开被引量:4
2016年
"民族团结"作为宪法民族权利的政策表达,是特定价值观和信仰的制度建构并受制于社会文化的历史变迁。"民族团结"命题一经提出,即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视野,展现了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主权结构与治权结构、程序民主与政治共识统一中的宪法逻辑。通过对"民族团结"命题的结构化分析,有助于厘清"民族团结"在宪法框架中的基本属性、思想源流、现实基础,把握其与整体国家观的辩证关系,进而设置不同方式促进其具体化、通俗化、实证化。
张立哲
关键词:民族团结政治共识
虚拟社区宗教传播治理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网络全球化发展趋势迅猛,互联网传播主体舳舻相继,以宗教信息为主要传播内容的虚拟社区规模兴起。虚拟社区是兼具"公""私"属性的社交平台,政府、运营商、网民之间权利义务分配需要博弈妥协。文章认为虚拟社区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应当建构政策法规体系,通过多主体协同作业,完善网络信息出版审查及舆情分类预警机制,引导宗教信息有序传播。
张立哲
关键词:虚拟社区运营商宗教活动宗教传播
中亚地区反恐法律机制实证分析——以《上海公约》为研究对象
2013年
反恐问题长期困扰中亚地区,2001年《上海公约》的签订为破解中亚地区稳定困境提供了思路。《上海公约》首次以国际公约的形式明确了"三股势力"的概念;确立了以打击暴力恐怖主义为宗旨的基本原则;推动了地区反恐反暴机构的建立。经过12年的发展,公约不仅在国际法、国内法层面为中亚诸国提供了法律依据,更为中亚乃至世界安全秩序问题提供了国际立法方面的经验。
张立哲
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的法治路径探索被引量:3
2014年
出于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和谐的需要,维护稳定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头等大事。然而,社会稳定不能简单归结为社会秩序的稳定,还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局面、外部环境的稳定,甚至包括普通民众的心理稳定。因此,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不在于消除社会中的所有问题,而在于以民主、法治的方式对社会矛盾进行调试,将其控制在秩序的"良性"范围之内。法治作为民主社会政府治理的主要手段,理应成为西部地区维护社会稳定的破题之道。
张立哲
关键词:社会稳定法治路径
《上海公约》:中亚反恐安全法律机制评析被引量:1
2014年
《上海公约》的签订为破解中亚地区稳定困境提供了思路。该公约首次以国际公约的形式明确了"三股势力"的概念,确立了以打击暴力恐怖主义为宗旨的基本原则,推动了地区反恐反暴机构的建立。该公约不仅在国际法、内国法层面为中亚诸国提供了反恐的法律依据,更为中亚乃至世界安全问题提供了国际立法方面的经验。
张立哲
关键词:反恐
新疆“去极端化”工作中的法治逻辑及其展开被引量:1
2016年
法律治理是现代社会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由于其规范、公示、民主、协商以及异质包容属性,其理应成为平衡调和"去极端化"工作中政治宗教多元异向的重要维度。在政治与宗教博弈互动下,结合新疆"去极端化"工作任务,通过法律治理各项措施的逐步深入,有效建立"极端主义"精准施策、识别、处置、定位的制度规范,最终"消除宗教极端氛围""铲除暴力恐怖生长土壤",为新疆乃至全国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张立哲
关键词:政治动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