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璐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理
  • 4篇大学生
  • 3篇民族
  • 3篇民族地区
  • 2篇心理弹性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心理健康教育
  • 2篇少数民族地区
  • 2篇卫生事件
  • 2篇教育
  • 2篇公共卫生
  • 2篇公共卫生事件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专业
  • 1篇心理预防
  • 1篇心理状况
  • 1篇幸福感

机构

  • 8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湖北工程学院

作者

  • 8篇张璐
  • 5篇姜永志
  • 2篇张璐
  • 1篇阿拉坦巴根

传媒

  • 2篇教育与考试
  • 2篇民族高等教育...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科技资讯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青少年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与幸福感的关系:线上积极反馈与自尊的作用被引量:10
2022年
采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问卷、牛津幸福感问卷和整体自尊量表对180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社交网络使用中的积极自我呈现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线上积极反馈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和自尊对这一中介模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自尊与幸福感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2)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不仅能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幸福感,还能通过线上积极反馈的中介作用对幸福感产生作用;(3)自尊不仅能调节线上积极自我呈现对幸福感的直接效应,还能调节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经由线上积极反馈预测幸福感的中介作用的前半路径。研究揭示了青少年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与幸福感关系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引导青少年通过社交网络使用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姜永志白晓丽张璐张璐
关键词:青少年幸福感自尊
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平台建设被引量:3
2022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不确定性,更可能导致公众心态的不平衡、安全感和控制感的丧失、压力感的增加,其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不容忽视。依据心理网络测评平台,调查大学生在此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背景下的心理状况,探索疫情发生后学生身心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地区、性别、专业学生间的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为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提出理论依据。
张璐姜永志姜永志
关键词:公共卫生心理状况影响因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预防与干预模型研究
2022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该研究对3769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在线调查。结果表明,675名大学生出现二级心理问题,人际适应困难、就业压力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症状。该文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两类四维五步干预模型,旨在了解高校大学生居家隔离后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现况,为后续开展有效的情绪疏导和心理预防提供依据。
张璐姜永志姜永志
关键词:公共卫生心理预防干预模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线索诱发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心理渴求感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不同线索诱发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渴求感。方法:实验采用2(被试类别:问题性使用组/正常使用组)×2(刺激类型:相关刺激/中性刺激)×2(材料类型:文字材料/图片材料)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使用线索暴露实验范式对60名大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移动社交网络相关刺激能诱发问题性使用组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渴求感,但并不能诱发正常使用组的心理渴求感;文字材料能诱发问题性使用组的心理渴求感,但并不能诱发正常使用组的心理渴求感,图片刺激既能诱发问题性使用组的心理渴求感,也能诱发正常使用组的心理渴求感,但对问题性使用组而言,图片刺激能诱发个体更为强烈的心理渴求感。结论: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的形成存在重要的线索诱发效应。
姜永志张璐张璐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理论研究
2015年
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现有研究多基于传统理论且集中于高危群体、处境不利群体,采用以干预手段减少危险、提高心理弹性两种模式互促互进的方式,提升个体的适应能力。其中拥有良好心理弹性的个体所表现出的完善的人格品质、良好的家庭环境、完善的学校教育及有力的社会支持功能,将逆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或危险性因素最小化,也使个体的调节、适应和成长最大化。针对这一发展趋势下所得出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成果,是否同样适用于以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为对象而开展提升和促进心理弹性的研究,或者,已有的具体策略和方法能否依然取一定的效果,仍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张璐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弹性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弹性的促进策略被引量:1
2015年
心理弹性作为个体遭遇逆境时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的一种能力,其良好的个体特征应表现为完善的人格品质、良好的家庭环境、完善的学校教育及有力的社会支持能。为了干预促成个体的心理弹性,我们的工作方向一直致力于完善这四类特征,但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而言,它们的适用性和普遍性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显示生源地、家庭成员结构差异两个因素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弹性产生影响,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促进策略。
张璐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弹性
默会知识、学术智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2014年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使用自编大学生默会知识情境判断测验对默会知识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默会知识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预测源对学习成绩进行预测,且预测作用优于学术智力和人格因素。
张璐
关键词:默会知识人格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追踪调查
2023年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办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是保证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内蒙古某高校心理学专业十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职业发展、教学培养回顾等三个方面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毕业生选择民族地区就业趋势逐年上升,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度较高,成长和发展的意愿较为强烈,但职业价值感偏低,发展空间较为有限。文章最后结合毕业生实际发展情况和培养质量评价,针对新时代民族类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师范生培养路径提出建议。
张璐姜永志张璐
关键词:民族地区师范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