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梅
- 作品数:41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黄季刚文学著述训诂特色考
- 2021年
- 以《文心雕龙札记》《文选平点》《诗品笺》《黄季刚诗文集》等为代表的黄季刚先生文学著述,具有鲜明的训诂特色:以小学根基贯通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季刚先生认为,小学,群书不能离之;治学不可无条例,无证据。其文学训诂重音训、形训、义训等。《文心雕龙札记》之训诂特色:诠释阐发刘勰本意;训理源流,阐发己见;对于纪昀之见多所辨正,亦抒发己见。以诗为例而见季刚先生文学创作之特色:兼有家国情怀之大和儿女情长之小;以“清浊通流,口吻调利”为准则;文采庶几达于不“繁”、不“浮”、不“晦”之境;古风诗作守上古韵,辞赋宗法屈原,格律诗用平水韵,格律对仗严整等,总体贯彻“本之性情,协之声音,振之以文采,齐之以法度而已”的文论观。
- 张玉梅
- 关键词:《文心雕龙札记》训诂特色
- 近代古籍数字化回顾——兼论王世贞数据库
- 2014年
- 我国的古籍数字化工程目前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标准与规范都在讨论和建设中,成型的、完善的电子数据库数量较少而且质量参差不齐。不论广义的中文古籍的数字化世界,还是少数民族和专题类的狭义的古籍数字化世界都有着广阔的处女地需要开发。中华古籍的数字化任务处在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播提升到世界电子科技水平并与全球全人类共享资源的历史阶段,具有迫切性、必要性和先进性。因而像"王世贞数据库"这类专题数据库就有着建设的必要性和巨大空间。已有大型古籍数据库工程可以给专题类古籍数据库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 张玉梅
- 关键词:古籍数字化
- 训诂诠释兼综:古典生机与时代理解
- 2017年
- 重视训诂诠释兼综古典生机与时代理解的语义之功,是训诂学新示观念文化功能的时代问题。经学为核心的中国诠释学向世人阅读经典而理解义理供示了观念文化帮助。诠释学以"传、章句、义疏、正义、集注"为诠释文体,以经学家为诠释主体,以"章句训诂"与"义理发挥"为诠释方法及其活动,创造而建树了与异域文化解释学相异其趣的文哲语义的生成形态,古典的《周易》系辞传和《春秋》三家传的"传"体诠释学、中古的汉唐时期"章句训诂"诠释学、近古宋明以来"义理发挥"诠释学,向世代阅读与理解供示了语义思辨的文哲指南。经典原理新机焕发与现代思想理论开新,吁求中国诠释学的现代与时新建,从"本体诠释学"推至"中国本体诠释学",兼综而会通,等义而可比,是可理据的进向。
- 张玉梅陆建猷
- 论字象与修辞——以《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札记》为例被引量:5
- 2020年
- 文章运用陈望道先生关于文辞、语辞的广义修辞观,结合"字象与诗象融合"的观点,以《文心雕龙》和《〈文心雕龙〉札记》为研究对象,展开字象与修辞融通关系的拓展性思考。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审美视角的取象造字修辞。以"文""章"等字例切入,探源汉字创制之初的字象修辞及其审美效果;二、创作视角的取象用字修辞。讨论在写作阶段取象用字的修辞现象,包括汉字形、音、义的复杂性诸问题;三、中庸思想决定的取象双形修辞及字象修辞整体。以"丽""雔""马"等字为例,并探析字象修辞亦应遵循中庸之道。考察结论:汉语"字象"这个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与"广义修辞"概念原本融通,自有其文字学动因与生成肌理,对它的考察也可以丰富和扩展汉语诗文鉴赏与写作的审美维度。
- 张玉梅
- 关键词:《文心雕龙》
- 职业汉语教学与ZHC测试之关系初探
- 2009年
- 本文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出发点,认为职业汉语(ZHC)课程与ZHC的关系为:课程与ZHC的宗旨和目标基本一致;ZHC可以有效督促课程的教学;课程内容、方法与ZHC的精神是一致的;课程补充和提升了ZHC;实战成绩分析一定程度上说明了ZHC测试的公平性。
- 张玉梅
- 关键词:汉语汉字
- 美国SC理论的借鉴与重构:“中式SC教改”实践被引量:2
- 2021年
- 借鉴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SC教改的经验,以"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通识课程为实践视角的本科生教改,提倡重构"中式SC教改":将"老三中心"(IC)与"新三中心"(SC)结合,做新的界定、新的理解、新的认识。在发挥"以教材为中心"人文引领作用的同时,给学生配套以"科学"的"训练";在"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的同时,突出实践环节上的"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形成双中心积极互动;动态完善不拘于某种固定教室的常态互动机制。"中式SC教改"不区分专业课和通识课,提倡小班研讨课,建议形成"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三方立体沟通的互动模式。
- 张玉梅
- 关键词:通识教育
- 《世说笺本》的训诂特点及文献价值
- 2016年
- 哈佛所藏《世说笺本》1826年日本刻本和哈佛、韩国所藏《世说新语补》1586年刊本是配套的训诂书,前者为笺注本,后者为被笺本。从文本内容看,《世说新语补》和《世说笺本》均具有较好的文学价值。《世说笺本》不仅有与传统训诂一致之处,如以释词为核心,也注重解释单字,也解释句意、段意、语法、修辞、文体等。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个性,即两用史注之法。征引训释成果时,除了采纳中国学者旧注之外,也精采日本学者的训释成说,显示出其作为日籍著述的域外特点。打破了传统训诂不引文学评点的惯例,在其广征史籍、中日、传统小学文献的同时,也精简录入并注解文学评点,甚至自身也加入文学评注。
- 张玉梅
- 关键词:文学史价值
- 王筠六书相兼及其古文字验证
- 兼书作为一种现象,始载于《说文》;兼书现象由唐末林罕首倡为兼书说;兼书说到有清王筠而大备,本文即以王筠六书体系为例考察兼书说之根由。穷尽式考察《说文释例》和《文字蒙求》所有例字,归纳出王筠四书体系包括正例、变例,总计40...
- 张玉梅
- 文献传递
- 训诂与诠释的同异——兼论《教要序论》释词与近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融异被引量:1
- 2017年
- 传统训诂与古代诠释学之同:训诂与诠释是近义词,传统训诂与古代诠释学学科定位相似,二者发展阶段相类。两门学科之异:训诂与诠释内涵有异,两门学科的内容、任务、方法有异。明清时期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的《教要序论》是中西方语言文化融异的代表作,它所代表的圣经诠释学与传统训诂学在解释词意方面的融合之处有:1.二者均释行文中的重点词、疑难词。2.二者均释外来词。3.二者均释专有名词或词组。融异之处有:1.训诂常用义界,《教要序论》喜用定义。2.诠释不用"因形释义"之法。3.训诂"重意",诠释"重理"。结论:1.圣经诠释学与传统训诂学相融的一个客观原因是它们的基本任务都是解释经典,二者天然有着近似的使命。一个主观原因是传教士采用了利玛窦"合儒"策略。2.相异的客观原因:圣经诠释学属于外来文化、后来文化,语言载体是拉丁文等西文,这使它无法直接套用汉语汉字的"因形释义"等方法。主观原因是圣经诠释学选用定义法以使自己概念清晰、逻辑缜密,具有征信力,以说服中国人皈依其教。3.训诂学的内容很丰富,西方诠释学"就是",或者"相当于"中国训诂学的说法失之片面,不够科学。一点启示:当今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应该借鉴西来文化的传播经验。
- 张玉梅申雨喆朴秀智
- 关键词:训诂解释词语
- 现代汉语高频字取象溯源:指事字取象的稳定性及其应用价值
- 2018年
- 本文主要讨论了48个高频指事字的造字取象及其实用价值。这48个高频字取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下)》的"表1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用字总表"的前606字(它们的累加频率为80%)。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这些汉字在取象和六书上存在保留、转移、讹变等不同现象。本文利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对这类现象进行了详细梳理,进而得出结论:指事字的取象主流具有绝对的稳定性,常常使用物形法、意形法、借形法等取象法,简化字也有意回归古文字的取象和简体,只有少数字的取象尚无定论或者模糊了。对汉字取象的溯源有助于汉字的教学实践,减少书写错误,更能避免曲解传统文化。
- 张玉梅沈涛
- 关键词:指事字取象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