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蓉 作品数:13 被引量:44 H指数:5 供职机构: 襄樊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力衰竭患者脑钠素水平与6min步行试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6min步行试验的相关性,进一步说明BNP测定对心衰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择106例住院心衰患者及6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当日采集血标本以备血浆BNP、血糖、血脂等检查,并于当日完成6min步行试验。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BNP水平。血浆BNP水平与6min步行距离的相关性采用SPSS for Windows V10.0软件包分析。结果: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与6min步行距离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04,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判断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与6min步行试验相比,具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汤永谦 张海蓉 王艳 陶红 沈青山 刘文卫 成蓓关键词:心力衰竭 脑钠素 心脏停跳体外循环(CPB)直视术血清肌钙蛋白I的变化 2003年 孙伯良 彭金荣 张海蓉 马军柏关键词:血清 肌钙蛋白I 体外循环 IL-18表达水平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江华 程正江 张海蓉 孙伯良 曹红 曾平凡 林峰 该课题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用意大利SEAC全自动ALISEⅠ型酶标仪、美国ABBOTT的 AXSYM及IMX自动免疫分析仪、Roche Lightcycler荧光定量PCR分析仪、ABBOTT公司Aeroset型全自动...关键词:关键词:IL-18 HBV 细胞因子网络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研究及其在肝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06年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疾病有明显的相关性,已成为人们研究疾病相关基因的焦点。现描述HLA基因多态性在肝病中的研究进展,从而为肝病的预防、判断预后及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江华 张海蓉关键词:HLA抗原 多态现象 肝疾病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18与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 -18)与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并研究血清中IL -18的表达水平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法测得乙型肝炎患者与常规体检乙肝三系结果后将其分为3 组: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大三阳组),HBsAg、HBeAb、HBcAb阳性组(小三阳组),常规体检中单独表面抗体阳性组。用ELISA法测血清中IL- 18、IL- 4、IL- 12、γ干扰素(IFN -γ)水平;生化分析仪测ALT、AST、TBIL、γGT浓度;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结果 乙肝患者IL -18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大三阳组水平最高,IL -18 与HBV DNA、HBeAg滴度、ALT、TBIL呈正相关,与rGT无相关性;IL- 18与IL- 4、IL- 12、IFN -γ均呈正相关;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中ALT与HBV DNA无相关性(P>0.01)。结论 HBV导致的肝脏损害是免疫应答引起的,在此过程中IL- 18 以网络形式发挥着双刃剑般平衡抗病毒与炎性损伤的作用。 江华 程正江 张海蓉 孙伯良 曾平凡 曹红关键词:IL-18 细胞因子水平 乙型肝炎患者 ALT TBIL Γ-GT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8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状态,了解病毒的核酸载量同细胞因子IL-18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法(MEIA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人结果后将之分为3组,HBsAg、HBeAg、HBcAb阳性组(A组:大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组(B组:小三阳),正常体检中表面抗体阳性组(C: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8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应用SPSS11.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乙型肝炎患者IL-1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A组水平最高;IL-18与HBVDNA呈正相关。结论IL-18表达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和病毒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江华 沈丹 曹红 张海蓉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IL-18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影响 被引量:6 2010年 探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和胰岛素抵抗的不同影响。将48例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M组)和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MP组)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测定受试者空腹血清抵抗素、血糖(FBS)、血脂、胰岛素(FINS),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MP组FBS、FINS、HOMA-IR、抵抗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M组抵抗素水平没有明显改变(P>0.05),BMI、FINS、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能有效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 邓晨昕 高凌 张海蓉关键词:糖尿病 抵抗素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体外循环温度对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马军柏 聂荣华 吴富常 张海蓉 孙宗全 该课题属心脏外科临床理论研究领域。课题以补体细胞因子和细胞粘附分子为指标,来阐明全身性炎症反应程度具有成熟的理论基础。检测指标具有全面性,代表性和先进性。该课题涉及的各种温度体外循环均有临床应用,具有成熟的技术保障。适用...关键词: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术后炎症 全身性炎症 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T2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ELISA方法检测72例T2DM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FDR)和68例健康对照者(NC)血清hsC-RP、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等。结果FDR组血清hsC-RP水平较NC组升高(P<0.01);血清hsC-RP水平与FIns(=0.286,P<0.05)、BM(I=0.250,P<0.05)、LDL-C(=0.302,P<0.05)、TC(=0.267,P<0.05)相关。结论hsC-RP升高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预测因子。 张海蓉 邓晨昕 江华关键词:糖尿病 C反应蛋白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18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的结果分为:A组,HBsAg、HBeAg、HBcAb阳性;B组,HBsAg、HBeAb、HBcAb阳性;对照组,单独HBsAb阳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血清IL-18水平,常规方法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 谷氨酰转移酶(GGT)浓度。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以A组水平最高,IL-18与ALT、TBil呈正相关,与GGT无相关性。结论 IL-18可能参与了病毒性肝炎肝脏的炎性损伤过程。 江华 程正江 张海蓉 曹红关键词:乙型肝炎患者 外周血 HBCAB阳性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微粒子酶免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