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伟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电极
  • 1篇修饰
  • 1篇修饰电极
  • 1篇氧化锌
  • 1篇生物传感
  • 1篇生物传感器
  • 1篇去除率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色素
  • 1篇细胞色素C
  • 1篇化学修饰
  • 1篇化学修饰电极
  • 1篇过氧化氢
  • 1篇过氧化氢生物...
  • 1篇感器
  • 1篇CD(II)
  • 1篇传感
  • 1篇传感器
  • 1篇CD

机构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张洪伟
  • 2篇邓子峰
  • 1篇焦玉珠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合成纳米锰钾矿去除废水中Cd(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合成纳米锰钾矿去除模拟废水中Cd(Ⅱ),研究不同去除反应条件对废水中镉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纳米锰钾矿对水溶液中Cd2+的去除平衡时间约为2h;在Cd2+质量浓度为50mg·L-1、溶液初始pH=6.50、反应温度25℃、处理剂粒径96~120μm、每升模拟废水中投加2g合成纳米锰钾矿时,平衡后Cd2+去除率为90.6%.当Cd2+质量浓度不高于300 mg·L-1时,吸附等温线近似符合Langmuir模型,合成纳米锰钾矿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20.5mg·g-1.纳米锰钾矿对于Cd2+的去除是表面配位吸附、静电吸附、离子交换三种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邓子峰张洪伟陆俊君徐劼
关键词:CD(II)去除率
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锌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被引量:6
2009年
在铟锡氧化物(ITO)导电玻璃上,通过物理气相沉积纳米氧化锌制备了Nano-ZnO/ITO,并采用浸渍法将细胞色素C(Cyt.c)直接修饰于Nano-ZnO膜上,制得了Cyt.c修饰电极(Cyt.c/Nano-ZnO/ITO/CME),构建了基于直接电子传递的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Nano-ZnO的X射线衍射光谱表明Nano-ZnO膜为多晶六边形纤维锌矿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明Nano-ZnO膜为多孔纳米材料,微粒直径在50~100nm,且堆积形成多孔Nano-ZnO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为360nm,室温禁带宽度3.37eV。交流阻抗、紫外可见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法证明了吸附在Nano-ZnO上的Cyt.c保持了生物催化活性,并实现了在Nano-ZnO上的直接电子传递。H2O2生物传感器(Cyt.c/Nano-ZnO/ITO/CME)的线性范围5×10-5~5×10-3mol/L;灵敏度7.2×10-3A.cm-2.mol/L,检出限4×10-5mol/L;响应时间约3s。
邓子峰张洪伟焦玉珠
关键词:氧化锌细胞色素C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化学修饰电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