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岩 作品数:14 被引量:185 H指数:9 供职机构: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雾霾参数对绝缘表面等值盐密的影响 被引量:23 2016年 雾霾环境中的输变电设备外绝缘积污规律有其特殊性,为了研究雾霾持续时间与雾霾成分对外绝缘积污的影响,用硅橡胶试片与XP-70绝缘子进行模拟积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片在雾霾环境中的积污速率快且难以达到饱和,悬浮颗粒物的沉降对积污起主要作用;绝缘子在雾霾环境中的积污速率较快且迅速达到饱和,悬浮颗粒物的扩散与粘附对积污起主要作用。此外,增加雾电导率以及霾成分中含有的可溶且能电离的物质有利于积污的增加。通过预涂高岭土与不预涂高岭土的绝缘子对比积污试验,发现雾霾时绝缘子表面的初始灰密对绝缘子等值盐密的增长有微弱影响。 刘长义 王黎明 刘动 赵晨龙 张楚岩 卢明关键词:雾霾 等值盐密 高海拔特高压线路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特性 被引量:18 2011年 为给高海拔地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设计提供依据,在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海拔2 100 m)进行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的研究。选择瓷、玻璃和复合绝缘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这三类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得出如下结论: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电压明显高于瓷和玻璃绝缘子,采用复合绝缘子可以达到有效地缩短特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长度和节约建设成本的目的。 张福增 李锐海 王国利 张楚岩关键词:特高压 绝缘子 污闪特性 导线表面污秽对正极性单电晕点可听噪声频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深入研究在正极性电压下导线表面污秽对可听噪声频谱特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搭建了基于电晕笼的单电晕点可听噪声测量实验平台。分别测量了单电晕点表面附着氯化钠、高岭土、碳粉等不同种污秽下的可听噪声频谱特性,并且对不同表面状态下单电晕点在不同电压下的可听噪声频谱进行了长期的统计。结果表明:随电压增加,干净单电晕点的可听噪声不同频率分量的变化有较大差异。相对于干净导线,污秽对单电晕点噪声频率<1 k Hz分量的影响较小,对噪声频率>1 k Hz分量影响较大。对噪声高频分量的影响主要由于电子及离子在高场强下,运动速度较快,所含的能量较大,从而引起其周围空气强烈震动,产生高频噪声。 怡勇 张楚岩 王元九 王黎明关键词:可听噪声 频谱特性 人工污秽 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加压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30 2013年 为比较恒压升降法和均匀升压法对绝缘子污闪试验结果的影响,并补充和完善高海拔地区绝缘子外绝缘特性的研究内容,在实际高海拔条件下完成了大量的人工污秽闪络试验。试品包括3种不同型号的大吨位瓷绝缘子(XWP-300、XHP2-300以及XZP-300)及2种不同伞裙结构的长串复合绝缘子,分别在交、直流电压采用均匀升压法和恒压升降法2种加压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2种电压下,利用均匀升压法得到的绝缘子污闪电压普遍高于恒压升降法的结果;交流电压下,瓷绝缘子在均匀升压法下得到的污闪电压结果比恒压升降法所得结果平均高出约11%,而复合绝缘子在不同加压方式下的污闪电压受盐密的影响与其伞形结构有关;直流电压下,2种加压方式下所得试验结果之间没有统一的规律,因此不易进行简单的相互修正计算;造成2种加压方式下所得试验结果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试验过程中绝缘子的表面状态及放电特性不同。上述结论可为不同研究单位所得试验结果间的对比以及复合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标准的确立提供参考。 张楚岩 张福增 李锐海 马仪 王黎明 关志成关键词:人工污秽试验 复合绝缘子 污闪电压 伞形结构 多串并联绝缘子交直流污闪特性 被引量:6 2014年 特高压等级线路中为满足机械特性的需要而应用到多串并联形式的绝缘子串。为此,分别在交流和直流电压下通过人工污秽试验研究了多串并联绝缘子的污闪特性,试验中分别采用了2联、3联、4联以及6联的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多串并联绝缘子的污闪电压比单串低,其原因除了绝缘子并联串数的增加导致其污闪概率的升高外,还受到并联串间放电产生的电离空气的影响。并联数<4时,多串并联绝缘子的污闪电压比单串降低约4%;并联数≥4时,污闪电压降低超过10%。建议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多串并联的形式时,将瓷绝缘子的片数在原基础上增加8%,复合绝缘子的串长增加5%。研究结论可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外绝缘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张楚岩 王黎明 周军 张军广 赵晨龙 关志成关键词:人工污秽试验 污闪电压 特高压输电 瓷绝缘子 表面涂层导线正极性电晕起始电压的计算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人工划痕磨损及防覆冰需要,会在导线表面喷涂RTV涂料或防冰涂层等憎水性涂料,同时涂层导线的起晕电压会有较大的提高,涂层对降低导线电晕强度有明显的效果。为了分析电晕笼中导线表面涂层对正极性起晕电压的影响,首先采用模拟电荷法,建立了多层模拟电荷电晕笼涂层导线电场的计算模型,分析了电晕笼涂层导线的电场分布。然后,在经典正极性起晕电压判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光电离模型且考虑光子辐射波长的涂层导线正极性起晕电压起始判据。同时,在实验室搭建了电晕笼涂层导线起晕电压测量平台,对不同直径的干净导线及涂层导线正极性起晕电压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计算值相比较,二者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表明,涂层导线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起晕电压显著提高;随着涂层介电常数的增加,起晕电压略微下降。 怡勇 张楚岩 陈正颖 王黎明关键词:电晕笼 光电离 高海拔地区直流特高压大尺寸复合外绝缘污闪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2012年 在实际高海拔条件下,通过大量的人工污秽试验分别对大尺寸的特高压直流悬式复合绝缘子以及±800kV支柱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两种特高压直流绝缘子的污闪特性曲线,人工污秽试验涉及的加压方式包括均匀升压法和恒压升降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均匀升压法所得悬式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电压普遍高于利用恒压升降法得到的结果;恒压升降法试验中支柱复合绝缘子的最大泄漏电流随着污秽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达到最大泄漏电流的时长随污秽度的增加而逐渐缩短;通过紫外成像仪对大尺寸支柱复合绝缘子染污沿面放电过程的观测表明顶端一节绝缘子的局部放电最为严重;支柱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电压与串长符合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安装离地高度对支柱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电压影响不大。本文的工作丰富了高海拔地区直流特高压绝缘子外绝缘特性的研究,其结果可为高海拔地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 张楚岩 张福增 陈昌龙 王国利 李锐海 马仪 王黎明 关志成关键词:特高压直流 人工污秽试验 大尺寸 悬式复合绝缘子 污闪特性 换流站支柱绝缘子在高海拔地区的污秽外绝缘特性 被引量:15 2012年 支柱绝缘子作为换流站必不可少的绝缘配件,研究其外绝缘性能有重要意义。为此,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换流站支柱绝缘子的污秽外绝缘特性研究工作,并结合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面临的特有技术问题,在实际高海拔地区对特高压直流全尺寸支柱绝缘子试品进行了人工污秽试验研究。试验分别得到了瓷和复合2种材质的换流站支柱绝缘子在不同污秽度条件下的50%污耐受电压曲线,并与相同污秽度条件下的污雨闪电压进行了对比,最后将该试验结果与不同单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直径及伞形结构对支柱瓷绝缘子的污闪特性有明显影响;支柱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与串长近似呈线性关系;支柱绝缘子的污雨闪电压高于其相同污秽条件下的污闪电压,因此支柱绝缘子的外绝缘设计应以污闪电压为主。 张楚岩 关志成 张福增 王黎明关键词:支柱绝缘子 污闪特性 高海拔地区 外绝缘 人工污秽试验 特高压交流复合绝缘子伞裙结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8 2009年 以750kV超高压交流、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为背景,介绍了线路悬式复合绝缘子伞裙结构的优化设计。在对14种不同伞裙结构的复合绝缘子试品进行人工污秽闪络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得到的对复合绝缘子伞裙积污特性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优化选择了悬式复合绝缘子的伞裙结构,以使它们具有较优的综合性能。人工污秽试验及计算机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使用优化后的伞裙结构,可使线路悬式复合绝缘子同时具有较高的污闪电压、较优的积污特性以及较好的工程应用经济性。研究结果可为750kV超高压交流、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外绝缘的设计和绝缘子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王黎明 张楚岩 任贵清 薄学微 关志成关键词:特高压 复合绝缘子 伞裙结构 优化设计 人工污秽试验 空间颗粒物在直流输电线路下的运动特性 被引量:6 2017年 空气中颗粒物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直流输电线路的电晕电流及地面合成场强。研究空间颗粒物的运动特性,不仅可加深空间颗粒物影响电晕特性的认知,同时对工程应用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已有输电线路场强分布仿真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颗粒物在输电线路下方空间中带电运动的模型假设,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计算,获得了不同颗粒物在线路下方空间的运动特性,以及电压、粒径、初始位置、相对介电常数等因素对颗粒物运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颗粒物的粒径相对于其自身的相对介电常数来说,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不仅运动轨迹、运动时间受到粒径的影响较大,而且运动速度变化过程受粒径的影响也大于相对介电常数的影响;纳米级小颗粒物以及几百微米级的大颗粒物相对于微米级颗粒物更难以被导线吸附。该工作可为进一步的仿真计算工作以及新时期下直流输电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王黎明 王元九 张楚岩 怡勇关键词:直流输电线路 运动特性 相对介电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