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梁

作品数:11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甘草
  • 8篇芍药
  • 7篇芍药甘草
  • 5篇配伍
  • 3篇药动学
  • 3篇指纹
  • 3篇指纹图
  • 3篇指纹图谱
  • 3篇芍药甘草汤
  • 3篇甘草汤
  • 3篇HPLC指纹
  • 3篇HPLC指纹...
  • 2篇血清
  • 2篇血清药理
  • 2篇血清药理学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色谱
  • 2篇释放度

机构

  • 11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张梁
  • 9篇徐德生
  • 8篇冯怡
  • 5篇沈岚
  • 4篇林晓
  • 3篇李俊松
  • 3篇陈丽华
  • 2篇汪益涵
  • 1篇王优杰
  • 1篇洪燕龙
  • 1篇冯怡

传媒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药材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第九届全国青...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归属分析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复方大鼠给药后血中移行组分归属。方法:建立芍药甘草复方大鼠给药后血中移行组分HPLC分析方法;分析比较芍药甘草复方、单味药以及各组分给药后所得血浆样品,确认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归属。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检测出18个入血移行成分,其中13个为复方直接入血物质,3个为复方的代谢产物。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稳定,适于芍药甘草血中移行组分分析。血中移行组分的确认及归属是进一步探索复方效应物质的基础。
张梁徐德生冯怡
关键词:芍药甘草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对大鼠胃底环行肌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确定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对大鼠胃底肌条作用的配比关系。方法:以大鼠胃底环行肌条收缩强度为指标,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观察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对乙酰胆碱(ACh)下的离体大鼠胃底环行肌条的影响,由结果分析得出最佳配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确证性实验。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含药血清图谱。结果: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的最佳配比即含芍药苷效应组分、含甘草酸效应组分与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的配比为A3B3C3,含芍药苷效应组分和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均系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在灌胃给予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后120min所采血清的指纹谱中出现一些新的峰。结论: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能抑制大鼠胃底环行肌条的收缩,含芍药苷效应组分、含甘草酸效应组分与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最佳组方配比为1∶1∶2。
陈丽华冯怡徐德生李俊松张梁
关键词:芍药甘草配伍血清药理学
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微丸的制备及性质考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微丸,采用Eudragit RS 100为包衣材料,制备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缓释微丸。方法:采用M in i G latt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包衣微丸,对其包衣工艺及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当聚合物包衣增重6%,增塑剂用量为10%时,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曲线符合Peppas和H iguch i方程。结论:制备的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微丸具备较理想的缓释效果。
陈丽华冯怡徐德生李俊松张梁汪益涵
关键词:微丸释放度
芍药甘草复方配伍物质基础变化研究
为研究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将HPLC和HPLC- MS两种手段应用于研究芍药甘草复方配伍前后体内外物质基础的变化;利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研究配伍前后芍药甘草体内HPLC指纹图谱中各特征峰药动学变化,从药动学的角度,揭复...
张梁
关键词:芍药甘草复方配伍药代动力学HPLC指纹图谱血清药理学
配伍前后芍药特征化学组分体内药动学变化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经典方芍药甘草汤的配伍合理性。方法在建立芍药甘草体内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药动学方法,比较芍药甘草汤和芍药单煎液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大鼠血清中归属于芍药的各特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并对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与芍药单煎液比较,芍药甘草汤的AUC显著增加,ρm ax大多极其显著增加,显示出良好的吸收。结论从药动学角度揭示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沈岚冯怡徐德生林晓张梁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配伍HPLC指纹图谱药动学
基于HPLC-DAD-ESI-MS技术的芍药甘草汤体内外物质基础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采用HPLC-DAD-ESI-MS分析芍药甘草配伍体内外物质基础变化,确认大鼠血中移行组分。方法:以Kor-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带保护柱);以乙腈-0.5%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柱温25℃,以甲醇为去蛋白溶剂,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化后,通过LCQdeca型质谱仪,在m/z100~1000进行扫描,并对特征离子进行2次裂解,获得二级质谱数据。结果:以芍药甘草复方组方前后的体外成分研究为基础,确认了芍药甘草汤体外的主要成分为芍药苷、儿茶素-5-O-葡萄糖苷、白芍苷、甘草苷、甘草酸等,入血移行成分中也发现此类糖苷类物质,另又发现了来源于甘草成分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甘草素葡萄糖醛酸和异甘草酸葡萄糖醛酸。结论: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芍药甘草汤大鼠血中移行组分,并与芍药甘草复方组方前后的成分进行对比,可对复方入血的成分进行推测和确认,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且对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沈岚冯怡徐德生林晓洪燕龙王优杰张梁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芍药甘草汤
温针灸联合TDP照射治疗风寒湿型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局部皮肤红外热像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TDP照射治疗风寒湿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局部皮肤红外热像变化。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TDP照射治疗,两组均每次治疗30 min,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面部疼痛表情量表评分(FRS)、Fairbank病情计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及膝关节单次治疗前后即刻皮肤温度和膝关节疗程前后皮肤温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RS较治疗前降低(P<0.05),Fairbank病情计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单次治疗后即刻皮肤温度与整个疗程结束后皮肤温度均较治疗前回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TDP照射可显著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使膝关节局部皮温回升至正常水平,其疗效优于针刺联合TDP照射,值得临床推广。
张梁周竞郭森王毅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温针灸TDP照射
含甘草酸效应组分微丸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甘草酸效应组分速释微丸,采用Eudragit RS 100与Eudragi RL 1002种包衣材料,制备含甘草酸效应组分缓释微丸。方法:采用Mini Glatt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缓释微丸,对其包衣工艺及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当Eudragit RS 100与Eudragit RL 100的质量比为4∶l,聚合物包衣增重为5%,增塑剂用量为15%时,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曲线符合Pep-pas和Higuchi方程。结论:通过调整Eudragit RS 100与Eudragit RL 100的比例,或提高聚合物包衣增重等手段,能使含甘草酸效应组分缓释微丸具备较理想的缓释效果。
陈丽华冯怡徐德生李俊松张梁汪益涵
关键词:EUDRAGITRSEUDRAGIT微丸释放度
配伍前后芍药特征化学组分体内药动学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经典方芍药甘草汤的配伍合理性。 方法:在建立芍药甘草体内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药动学方法比较芍药甘草汤和芍药单煎液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大鼠血清中归属于芍药的各特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并对药...
沈岚冯怡徐德生张梁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中药配伍化学组分HPLC指纹图谱药动学
文献传递
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谱效关系研究被引量:59
2008年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复方大鼠给药后的解痉活性成分。方法:在建立芍药甘草体内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芍药甘草各效应组分8组不同配比给药后大鼠血清的胃底肌条解痉实验,获得各组抑制率,将药效学信息与各组血清HPLC指纹图谱化学信息进行相关性研究。并采用HPLC-ESI-MS/MS分析芍药甘草效应组分给药后血清样品。结果:谱效相关性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效应组分给药后体内4个色谱峰与药效相关性较大,与药效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大于0.4,分别为0.774,0.678,0.566,0.472,其保留时间分别为8.03,51.7,54.59,72.43 min;经质谱分析,主要为效应组分代谢成分。结论:通过谱效研究直接获得体内活性物质,建立了体内活性物质谱效研究的一种新方法,是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确定的有效手段。
沈岚张梁冯怡徐德生林晓
关键词:芍药甘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