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驰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列地尔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方法经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95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组50例,常规治疗组45例,对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超声改善不明显的患者连续给予第二疗程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颈总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动脉斑块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扩张颈动脉血管具有靶向治疗作用。
- 何跃王苏邢建丽张春驰刘莹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
-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现状被引量:6
- 2008年
- 帕金森病(PD)是人类常见的变性疾病之一,据报道,国外PD在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5%,目前美国患病人数有100万,我国的患病人数已超过200万^[1,2],PD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是终身性疾病,故PD的处理在医疗实践中具有重要性和挑战性,本文对目前治疗观点以及对减轻疾病的前景进行综述。
- 何跃刘莹张春驰王苏
- 关键词:帕金森病变性疾病
- 纳络酮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1年
- 急性脑梗死(ACI)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提高ACI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课题。我们于2009年1月—2010年6月应用纳络酮联合灯盏花素治疗ACI,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张春驰贺昕董艳娟
- 关键词:纳络酮灯盏花素
-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被引量:2
- 2015年
-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神经变性疾病,初期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甚至部分患者发展为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 disease dementia,PDD)。本文对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处理原则作一综述。1 PD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最初人们认为,PD患者仅累及运动功能,至19世纪Jean-Martin Charcot发现,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变,20世纪60年代开始,PDD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有关PD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报道逐渐增多。
- 董艳娟张春驰李慧莉
- 关键词: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
- 加巴喷丁联合低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低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老年DPNP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n=35),分别接受2周加巴喷丁单药(单药组)或加巴喷丁联合低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联合组),加巴喷丁100 mg/日起始并逐渐增量,羟考酮剂量固定为10 mg/q 12小时。治疗前、治疗后第8及15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副作用。结果:共62例完成2周研究(单药组30例,联合组32例,基线VAS评分无差异,联合组第8及第15日疼痛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第8日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第8日的加巴喷丁日均剂量无显著性差异,但第15日时单药组显著高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的便秘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3)。结论:加巴喷丁单药或联合低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可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的DPNP,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药,但要注意防治便秘。
- 张春驰李小梅董艳娟何跃
- 关键词:加巴喷丁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 四分法画钟测验对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四分法画钟测验(CDT)对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识别作用.方法 选择VD患者97例,健康对照组56人.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四分法CDT和临床痴呆量表(CDR)测定.VD患者根据CDR结果又分为轻度VD组(67例)和中度VD组(30例)两个亚组.结果 VD组MMSE和CDT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4.67,9.71; P<0.01).轻度VD组、中度VD组与对照组比较,3组CD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69.4,P<0.01),且轻度VD组与中度VD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U=7.52,P<0.01).CDT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679,P<0.01).CDT对轻中度VD的敏感性为83.5%,特异性为94.6%,联合应用MMSE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有明显提升,分别为92.7%,96.4%,敏感性与单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813,8.638;P<0.01).结论 四分法CDT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筛查有一定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定血管性痴呆的严重程度;将CDT与MMSE联合应用有益于轻中度VD的诊断.
- 董艳娟李占逍张春驰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画钟测验
- 阿片耐受与慢性癌痛的阿片类药物治疗被引量:28
- 2012年
- 阿片耐受是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个客观现象,主要表现为随着阿片累计剂量和给药次数的增加和持续服药时间的延长,需要持续增加阿片类药物剂量才能实现同等镇痛效果。对这一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2010年美国《NCCN成人癌痛指南》引入阿片耐受的概念,使这一概念受到国内肿瘤专家的普遍关注。阿片耐受的形成机制复杂,主要是阿片受体表达和活化过程出现变化。理解阿片耐受有助于全面了解阿片类药物,合理选择起始剂量和药物,但应注意与阿片剂量不足和阿片所致的痛觉敏化相鉴别。
- 李小梅董艳娟李慧莉张春驰王苏刘端祺
- 关键词:阿片耐受慢性癌痛阿片
- 老年糖尿病并发耳源性脑脓肿误诊1例
- 2007年
- 张春驰王苏
- 关键词:脑脓肿糖尿病
- 阿片耐受与慢性癌痛的阿片类药物治疗
- 阿片耐受是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个客观现象,主要表现为无疾病进展情况下,随着阿片累计剂量和给药次数的增加和持续服药时间的延长,需要持续增加阿片类药物剂量才能实现同等镇痛效果。对这一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201...
- 李小梅董艳娟李慧莉张春驰王苏刘端祺
- 文献传递
- 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TIA患者121例,随机分为2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组)61例与未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60例,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并对比分析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双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Vm)的改善,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2.13%、98.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6.67%、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MCA、ACA、VA、B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颈总动脉内径、血流速度、斑块面积无显著改善,治疗组治疗后颈总动脉内径、血流速度显著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斑块面积亦无显著改善。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显著提高TIA患者MCA、ACA、VA、BA血液流速及临床疗效。
- 张春驰董艳娟何跃贺昕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前列地尔注射液经颅多普勒超声脑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