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洽
- 作品数:20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肝胆道镜术中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镜术中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两种改良经皮肝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6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一步造瘘法病人在扩张窦道过程中出血量较大,达200ml,隧终止手术,留置相应粗细引流管压迫止血,1周后再次行窦道扩张无明显出血,行PTCS成功。其余一步造瘘法及二步造瘘法病人出血量较少,无需终止手术,术中术后无需输血。结论:经皮肝胆道镜大出血的发生率较低,扩张窦道时应注意大出血可能,压迫瘘道可有效止血。
- 张新洽刘衍民曾可伟欧阳斌华沪玮王平文辉请
- 关键词:胆道出血鞘管
- 改良的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护理配合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改良的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内胆管结石85例手术配合资料,均使用改良的经皮经肝胆道镜,即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1周后扩张瘘道至14F^16F,经瘘道使用胆道镜碎石取石。[结果]在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器械准备、熟悉手术细节、正确的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 张美仪孙红玲张新洽
-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道镜肝内胆管结石护理配合
- 硬质胆道镜经空肠盲袢治疗复发肝内外胆管结石
- 对于胆肠吻合术后复发结石的处理,仍是胆道外科临床上有待解决的课题。我科近3年来应用硬质胆道镜经空肠盲袢清除肝内外胆道复发结石19例。现总结报道。
- 王平刘衍民孙北望文辉清张新洽
-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硬质胆道镜外科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左肝管与右肝管入路PTOBF取石手术治疗Ⅱa型肝胆管结石的比较研究
- 2024年
- 目的对比左肝管、右肝管入路经皮经肝Ⅰ期胆道造瘘(PTOBF)取石手术治疗Ⅱa型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TOBF取石手术治疗的79例Ⅱa型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41例,年龄(52.9±14.0)岁。根据穿刺路径不同分为左肝管入路组(n=40)和右肝管入路组(n=39)。比较两组的即刻结石取净率、最终结石取净率、术中出血量、取石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腹水、胆道感染等)、反应性胸水、胆道取石手术次数、靶胆管扩张直径等。结果右肝管入路组即刻结石取净率为51.3%(20/39),取石手术次数为(1.9±1.0)次,均优于左肝管入路组的22.5%(9/40)、(2.4±1.0)次,但术后住院时间为5(3,6)d,反应性胸水发生率为23.1%(9/39),高于左肝管入路组的3(2,6)d、2.5%(1/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靶胆管扩张直径、术中出血量、最终结石取净率、取石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TOBF取石手术治疗Ⅱa型肝胆管结石的右肝管入路比左肝管入路的即刻结石取净率更高,取石手术次数更少,但应注意反应性胸水的发生。
- 张新洽龚靖霖王平叶永青范锦明
- 关键词:胆石穿刺路径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ABCB4基因及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对ABCB4基因的影响以及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胆囊切除的胆囊结石患者48例,HBs Ag阳性28例为观察组,HBs Ag阴性20例为对照组。两组胆囊分别做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两组的ABCB4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HBs Ag在胆囊黏膜组织中的表达,观察组阳性率为57.1%,对照组全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c Ag在胆囊黏膜中的表达,观察组阳性率为28.6%,对照组全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CB4基因mRNA表达(0.909±0.059)较低,对照组ABCB4基因mRNA表达(1.149±0.039)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62,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胆囊ABCB4基因的表达下调,可能导致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 张新洽欧阳斌华沪玮曾可伟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胆囊胆固醇结石
- 胆总管Ⅰ期缝合在老年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总结胆总管Ⅰ期缝合在老年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2例年龄70岁以上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其中胆总管Ⅰ期缝合的患者20例,平均住院时间9.5 d,术后轻微胆漏4例。结论老年人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Ⅰ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可靠的,且创伤小,恢复快。
- 欧阳斌刘衍民曾可伟张新洽陈凤玲
- 关键词:老年人胆总管探查腹腔镜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对照被引量:2
- 2014年
- 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直肠癌疾病治疗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应用腹腔镜技术对直肠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 张新洽曾可伟华沪玮
- 关键词:开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 微型胸腔镜下T_2交感神经电切断术治疗手汗症
- 2006年
- 目的探讨微型胸腔镜T2交感神经电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效果。方法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侧卧位,二孔法5mm微镜,3mm微型电钩进入胸腔手术,行T2双侧交感神经电切断术。结果手术时间50~85min,平均(65±5)min,术后手汗消失,双手温暖,住院3~7d,平均4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型胸腔镜T2交感神经电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安全有效。比常规胸腔镜手术伤口更小,创伤更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 刘衍民张新洽曾可伟欧阳斌王平陈光春孙北望文辉清
- 关键词:交感神经切断术手汗症
-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完成38例低位直肠癌的腹腔镜下手术的治疗。结果 38例低位直肠癌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50min,出血量少于20mL,无发生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没有发现肿瘤转移和复发的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曾可伟华沪玮范慧光欧阳斌张新洽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腹腔镜手术
- 迷你腔镜交感神经电切断术治疗手汗症
- 2006年
- 目的探讨应用迷你腔镜和器械以及“二孔法”技术行交感神经切断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方法于腋前线第4肋间和第2肋间分别做5 mm与3 mm微小切口,分别入3 mm或5mm迷你腔镜和2.5 mm勾状电极,行胸2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31例,不留置胸腔引流。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术后出血、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不用止痛剂,手术伤口少且细微。每侧平均手术时间(25±8)min。术后93.5%(29/31)患者手汗完全消失,1例双手汗减少,另1例一侧手汗完全消失,一侧减少。结论应用迷你腔镜器械和“二孔法”技术行胸交感神经切断治疗手汗症安全、可行、有效,而且美容效果显著。
- 刘衍民王平曾可伟孙北望欧阳斌张新洽
- 关键词:手汗症交感神经切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