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子怡

作品数:17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线粒体
  • 8篇骨骼肌
  • 5篇低氧
  • 3篇低氧诱导
  • 2篇应激
  • 2篇有氧运动
  • 2篇运动性
  • 2篇衰老
  • 2篇内质网
  • 2篇内质网应激
  • 2篇线粒体损伤
  • 2篇小鼠
  • 2篇PGC-1Α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氧化应激
  • 1篇腰背
  • 1篇腰背部
  • 1篇药物

机构

  • 17篇天津体育学院
  • 8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集美大学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篇张子怡
  • 10篇薄海
  • 9篇张勇
  • 2篇姜宁
  • 2篇丁虎
  • 1篇刘涛
  • 1篇王静
  • 1篇吉力立
  • 1篇张竞文
  • 1篇刘慧君
  • 1篇文立
  • 1篇毋江波
  • 1篇张宏帅
  • 1篇牛鑫鑫

传媒

  • 3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湖北体育科技
  • 1篇体育科研
  • 1篇贵州体育科技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10年中...
  • 1篇2017年中...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氧及低氧复合运动对骨骼肌内质网应激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的调控
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低氧及低氧复合运动对骨骼肌骨骼肌内质网应激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C)、低氧对照组(HC)和低氧复合运动...
刘涛张子怡薄海
文献传递
运动调控衰老骨骼肌UPRmt和线粒体自噬互作的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衰老性肌萎缩中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mt)和线粒体自噬构成的线粒体质量控制(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MQC)的损伤密切相关。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线粒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保护机制,其中UPRmt和线粒体自噬分别负责受损线粒体的修复和清除。UPRmt应对未折叠蛋白应激,维持线粒体和细胞蛋白质稳态,延长寿命并调节代谢重构,而线粒体自噬选择性地去除受损严重的线粒体,两者共同维护线粒体稳态。本文总结UPRmt与线粒体自噬的互作、衰老骨骼肌UPRmt与线粒体自噬的变化和运动逆转衰老骨骼肌UPRmt和线粒体自噬的机制,重点总结运动源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调控UPRmt与线粒体自噬互作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并为衰老性肌萎缩进程中线粒体质量控制的维持提供参考。
王艳李佳林王哲汪润姿张子怡薄海张勇
关键词:有氧运动活性氧
低氧和低氧复合运动通过ERS-miR-208b-PGC-1α途径调控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低氧及低氧复合运动对骨骼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C组)、低氧对照组(HC组)和低氧复合运动组(HT组)。低氧干预为常压低氧帐篷,11.3%氧浓度持续暴露6周。运动干预为跑台训练(5°,15 m/min),60 min/d,6 d/周,共6周。低氧暴露结束后即刻处死大鼠,取双下肢股四头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股四头肌羰基化蛋白含量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微小RNA-208b(miR-208b)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总蛋白及磷酸化水平、真核起始因子2α(eIF2α)总蛋白及磷酸化水平、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Ⅳ亚型(COXⅣ)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HC组骨骼肌羰基化蛋白含量、GRP78、p-PERK/PERK和p-eIF2α/eIF2α表达显著升高(P<0.01),GST活性、miR-208b、PGC-1α和COXⅣ表达显著降低(P<0.05~0.01)。与HC组比较,HT组骨骼肌羰基化蛋白含量、p-PERK/PERK和p-eIF2α/eIF2α表达显著降低(P<0.01),GST活性、miR-208b、PGC-1α和COXⅣ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低氧复合运动通过上调抗氧化酶抑制低氧活化的ERS,进而通过miR-208b-PGC-1α通路上调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提高低氧耐受性。
张子怡舒田薄海张勇
关键词:低氧骨骼肌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动态变化与线粒体质量控制:运动的适应与调节被引量:4
2011年
已知线粒体是一种具有高度动态结构的细胞器,在细胞的不同生命时相、生理过程和环境条件下,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质量,具有高度可塑性,各种生理刺激都会调节线粒体的自噬[1]、融合与分裂[2-5]、移动与分布[6]以及合成[7]。
张子怡张勇
关键词:线粒体生理过程生理刺激
一次大强度运动对青年男性淋巴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目的一次大强度运动对青年男性淋巴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及其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24名青年男性(19.52±0.79岁)进行一次性大强度运动(负重5 km跑),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0 h、3 h、12 h、24 h测定淋巴细...
张子怡王天添薄海张勇
关键词:淋巴细胞线粒体DNA氧化应激
文献传递
NLRP3炎症小体在低氧诱导骨骼肌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NLRP3炎症小体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由识别蛋白NOD样受体NLR、衔接蛋白ASC和效应蛋白caspase-1共同组成。识别蛋白NLR感知应激源后聚集为NLRP3寡聚体,通过ASC募集并激活caspase...
张子怡张勇
关键词:低氧骨骼肌线粒体PGC-1Α
文献传递
复方中药制剂对女性赛艇运动员运动性月经失调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制剂对运动性月经失调的女性赛艇运动员生殖激素指标和能量代谢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8名17~22岁天津市赛艇队患有运动性月经失调的女性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正常训练期间,服用复方中药制剂两个月经周期。观察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FSH(促卵泡生成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P(孕酮)、T(睾酮)、C(皮质醇)、leptin(瘦素)和TT3(三碘甲腺原氨酸)的变化。结果与服药前相比,卵泡期GnRH、FSH显著提高(p<0.05);与服药前相比,黄体期LH、C、leptin均发生明显提高,呈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与服药前相比,卵泡期C值下降,黄体期FSH、P值下降。结论复方中药制剂可以提高运动性月经失调的女性赛艇运动员的生殖激素水平和能量代谢水平,这对于调节机体能量分配,恢复运动员疲劳,提高身体机能有一定的效果。
聂军良张子怡
关键词:运动性月经失调复方中药制剂
运动与健康:从运动健康效应评价到运动模拟药物开发被引量:6
2014年
规律性耐力运动对收缩器官(骨骼肌)及远隔器官(心脏、脑、肝脏、脂肪等)均有健康促进效应。在骨骼肌中,运动通过调控PPARδ、AMPK、SIRT1及PGC-1α等一系列信号通路促进骨骼肌重塑。此外,收缩的骨骼肌合成"运动因子"(如IL-6、BDNF、Irisin等)并以内分泌方式释放入血,扩散并作用于远隔器官,是运动防治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途径。上述信号通路及"运动因子"成为开发"运动模拟"药物的靶向。本综述中,我们讨论了运动促进健康的生物学靶位及"运动模拟"药物开发的研究进展。
薄海姜宁张子怡吉力立张勇
关键词:骨骼肌信号通路运动模拟
体育项目对健康大学生肺通气功能影响的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使用CHESTGRAPH HI-101肺功能仪,对体育学院随机选出的172名健康大学生的肺通气机能(肺容量、肺通气量和呼吸流速指标)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显示:体育专业男生的VC和MVV好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体育专业女生VC、FVC和FEV1均好于非体育专业女生;与游泳组男生相比,篮球组男生VC较好,但MVV较差;对于篮球组男生来说,训练年限与VC、ERV和FVC呈现显著性正相关,与MVV呈现显著性负相关;而对于游泳组男生来说,训练年限与肺通气功能指标未呈现显著性相关.结论:1)长期的体育运动影响健康大学生肺通气功能;2)体育项目和训练年限是影响健康大学生肺通气功能的2个重要因素.
王静毋江波张子怡张宏帅牛鑫鑫
关键词:体育项目肺通气
高强度间歇运动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2024年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而运动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非药物干预方式,目前已经有很多证据表明运动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并且不同的运动方式作用不要。因此本研究探讨了高强度间歇运动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并关注线粒体乳酸化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通过综述的方法论述了高强度间歇运动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症状,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乳酸化有关。这一研究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对运动治疗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董晓佳张子怡
关键词:抑郁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