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英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茬口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0年
- 六年试验结果得出,玉米、小麦、大豆产量均轮作高于连作,其中,豆茬玉米六年平均产量5615.90kg/hm~2,连作玉米为4909.42kg/hm~2,二者之间达到1%极显著差异。麦茬麦六年平均产量1876.35kg/hm~2,豆茬麦为1540.78kg/hm~2,连作麦是1419.37kg/hm~2,三者之间达到1%极显著差异水平。麦茬豆六年平均产量 1613.63kg/hm~2,油菜茬大豆 1574.64kg/hm~2,连作大豆为 1428.06kg/hm~2。三者之间亦达到5%差异显著水平。
- 田秀萍高广联张天英邱泳宁肖桂才丁宏伟
- 关键词:轮作连作农作物
- 春小麦杂种一代与亲本主要性状的相关性以及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3
- 1996年
- 应用春小麦亲本和杂种一代的调查数据,估算了亲本与F_1的相关系数,所调查的7个性状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准。并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春小麦主要性状与主穗粒重之间的关联度,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千粒重>株高>主穗穗长>主穗粒数>主穗小穗数>抽穗期。试验结果为春小麦的高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何元龙张天英
- 关键词:春小麦杂种一代亲本灰色关联分析
- 春小麦F_1代优势表现的研究被引量:4
- 1997年
- 利用10年551个组合7个性状的调查资料估算了F1代的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结果表明,F1组合间的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有着较大的差异,变异系数较大。各性状间的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也有较大差异,其中主穗粒重和千粒重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较高。正反交组合F1各性状的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虽然有差异,但经t值测验差异不显著。共同亲本与不同亲本杂交,其F1的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显然不一样,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 何元龙韩文英张天英郑玉龙
- 关键词:春小麦杂种优势超亲优势
- 春小麦不同粒位籽粒结实率与粒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利用龙麦26和垦大4号两个小麦品种,调查了不同粒位结实率和粒重的情况.结果表明,小穗中结实率最高的小花为每小穗的最基部小花,结实率最高的小穗在每穗的中下部;小穗中最重的粒位为每小穗基部的第1粒位或第2粒位。粒重最高的小穗在每穗的中下部。
- 何元龙韩文英张天英
- 关键词:春小麦结实率粒重
- 春小麦杂种早代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类型的初步分析
- 1998年
- 本文利用 11年 591个 F1组合和 8个 F2 组合的资料 ,分析了 F1组合及 F2 单株的表现类型。结果表明 ,F1超亲组合的双亲差值要小于 F1中间型组合的双亲差值 ,即双亲差值小时 F1容易出现超亲现象。 F1组合的千粒重、主穗粒数和主穗粒重容易出现超亲类型 ,有利于产量性状的选择。当 F2 双亲差值较小时 ,出现超亲单株的比率较大 ,二者呈极显著负相关 ,后代容易选择出超亲类型单株来。
- 何元龙韩文英杜增杰张天英郑玉龙
- 关键词:春小麦杂种农艺性状
- 春小麦旗叶面积早世代遗传的初步研究
- 1991年
- 作者于1987~1988年调查了春小麦旗叶面积早世代的遗传表现。经初步分析认为:春小麦 F_1组合的旗叶面积与双亲旗叶面积的平均值有密切的关系,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准。F_1组合有明显的倾大亲现象,杂种优势也很明显。F_2组合的旗叶面积呈连续性变异,并分离出大量的超亲单株,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旗叶面积的遗传力值较高,平均为55.57%,在早世代选择有较好的选择效果。旗叶面积与F_1、F_2的株高、主穗长、主穗粒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试验的结果为春小麦的高产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何元龙张天英
- 关键词:春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