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均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锥形束CT和多层螺旋CT对寰枢椎成像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差异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比较锥形束CT(CBCT)和多层螺旋CT(MSCT)应用于寰枢椎成像的检查剂量和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使用普兰梅卡CBCT扫描仪的30种曝光条件和东芝320排MSCT的15种曝光条件对头颈部体模进行扫描。基于蒙特卡罗算法剂量评价软件PCXMC计算CBCT的有效剂量(E);以剂量长度乘积(DLP)乘以成人颈部特异性转换系数得到MSCT的E值。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用于比较两种成像方式的辐射剂量和主、客观图像质量。采用双盲法对图像的边缘清晰度、对比度、软组织层次、伪影进行5分制主观评分,测量感兴趣区(ROI)的信号与噪声,计算对比信噪比(CNR)。结果 CBCT容积剂量指数、E值分别为2.9 mGy、27.61 μSv,均低于MSCT的8.8 mGy、433.16 μ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5、-5.25,P<0.05);CBCT组的噪声和CNR分别为27.74 HU和3.69,MSCT组为7.84 HU和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9、-5.42,P<0.05);CBCT组的总体图像质量、对比度、伪影评分分别为3.5、3.0、5分,均高于MSCT组2.0、2.0、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2.46、-3.31,P<0.05)。结论寰枢椎CBCT和MSCT扫描均可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与MSCT相比,CBCT寰枢椎扫描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符合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 韩晓楠张均钟志伟吴文娟郭哲许慧吴慧钊
- 关键词:寰枢椎锥形束CT多层螺旋CT图像质量
- 锥形束CT应用于寰枢椎成像的低剂量研究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锥形束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应用于寰枢椎成像的低剂量检查实现方法。方法:使用CBCT对头颈部体模进行扫描,选择3D牙齿成像的齿列扫描程序,扫描容积大小设置为Φ70 mm×50 mm,以5种体型模式、3种分辨率模式、2种剂量模式共30种曝光条件对体模进行扫描。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不同分辨率影像的检查剂量和主、客观图像质量。结果:(1)检查剂量:常规剂量模式的剂量面积乘积(Dose-area product,DAP)值高于超低剂量模式;不同体型之间的DAP值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分辨率之间的DAP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比较150μm分辨率组的DAP值与200μm分辨率组无差别,均高于400μm分辨率组;(2)成像质量客观评价:常规剂量模式的对比度分辨率(CNR)值高于超低剂量模式,超低剂量模式的噪声高于常规剂量模式;不同体型、不同分辨率之间的噪声和CNR值均无统计学差异;(3)成像质量主观评价:不同体型之间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剂量模式、不同分辨率之间的总体图像质量、对比度、清晰度以及噪声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剂量模式、不同分辨率之间的伪影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齿列程序进行寰枢椎成像,最佳扫描序列为低剂量模式200μm分辨率下的S体型,以可接受的噪声水平实现了影像质量与检查剂量的平衡。
- 韩晓楠张均王亚丽钟志伟吴文娟王竹海许慧吴慧钊
- 关键词:寰枢关节
- 羊膜移植治疗兔早期角膜碱烧伤ICAM-1的表达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术在早期角膜碱烧伤治疗中抑制炎症促进角膜上皮愈合的作用机理,并与保存羊膜作比较。方法:以36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并分为新鲜羊膜移植组、保存羊膜移植组和对照组。术后7,14d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角膜表达细胞粘附分子-1穴ICAM-1)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新鲜羊膜移植组角膜炎症反应最轻,白细胞浸润最少熏角膜表达ICAM-1明显低于保存羊膜组。结论:羊膜移植可通过降低角膜组织ICAM-1的表达水平来抑制炎症反应,且这一作用新鲜羊膜要明显优于保存羊膜。
- 张勐赵平江新利张均
- 关键词:羊膜移植角膜碱烧伤ICAM-1基因表达组织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