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均
-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观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发病小于6h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采用MRA-DWI不匹配方法判断存在半暗带后,行选择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所有再通病例均于1w至10d内复查MR,注意观察对比DWI的变化。结果血管再通患者1w^10d内复查MR,DWI高信号区域明显缩小。结论急性脑梗死DWI动态观察是动脉溶栓治疗一个临床观测指标。
- 金平张均吴章松陈生丁晴赵启媛刘勇徐菲张楚陈慧娟
-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溶栓DWI缺血半暗带
-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分析总结神经内科19例经皮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法、适应症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均经CTA或造影确诊,采用经股动脉入路,应用自膨式支架对颈动脉颅外段狭窄进行治疗。结果 19例手术18例获得成功,颈动脉狭窄得到有效改善,临床缺血症状术后得到明显改善,18例患者共置入颈动脉支架20枚、使用保护伞18个,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左右侧颈内动脉各植入1枚支架。回收的过滤伞中4个发现组织碎片。8例患者出现迷走反射均在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后,经对症处理全部缓解。6~30个月临床中短期随访12例,平均随访22个月。1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7d后死亡;1例患者出现小卒中;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随访12例支架全部开通良好,未出现再狭窄。随访6~30个月,未发现明显脑缺血发作,无B超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病例。1例手术不成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吴章松张均陈生金平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
- 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有151例,异常率为79.9%。其中表现为内耳型30例,占19.9%,脑干型97例,占64.2%,混合型24例,占15.9%。结论:BAEP可作为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辅助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定位价值。
- 徐菲金平吴章松张均
- 关键词:前庭系统眩晕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按抛硬币方法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血塞通、阿司匹林和依达拉奉)和对照组(血塞通和阿司匹林),各为29例,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2.76%,较对照组患者的58.62%相比,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6.5±7.2)分、(26.4±6.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8±7.1)分、(18.3±7.4)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张均
-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
- 血清Hcy水平对脑梗死患者复发与生存状况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梗死患者复发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脑梗死患者,对患者体内Hcy水平进行测定,根据Hcy水平将患者分为高Hcy组(Hcy>15μmol/L)与低Hcy组(Hcy≤15μmol/L),其中高Hcy组52例,低Hcy组64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经头颅CT或MRI检查的健康者11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Hcy水平测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评估脑梗死高Hcy组与低Hcy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统计高Hcy组与低Hcy组脑梗死、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血管事件复发率,以及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的生存率。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Hcy水平为(10.67±3.88)μmol/L,明显低于低Hcy组和高Hcy组患者Hcy水平,低Hcy组患者NIHSS评分为(6.21±2.13)分,明显低于高Hcy组患者的(14.23±3.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Hcy组血管事件复发率为17.18%,明显低于高Hcy组的5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低Hcy组患者出院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18%(59例)、89.06%(57例)、89.06%(57例),明显高于同期高Hcy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血清Hcy的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程度高,脑梗死、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血管事件复发率高,生存状况差。
- 陈慧娟金平吴章松张均刘勇陈然
-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复发
-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分析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进行治疗,B组30例患者给予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B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张均陈生
- 关键词:纳洛酮脑血管病
-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讨论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对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0个动脉瘤分别采用电解及水解可脱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 20个动脉瘤中14个被100%闭塞,4个90%闭塞,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3例在术中出现颈内动脉痉挛。术后DSA随访11例,1例复发,1例弹簧圈轻度移位。结论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是防止动脉瘤再出血的有效办法。
- 金平张均吴章松刘勇陈生权霞良丁晴胡志涛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弹簧圈血管内栓塞
-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观察应用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例发病小于6 h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超选择性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颈内动脉主干闭塞5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0例,大脑前动脉闭塞2例,另3例未见明显责任血管,考虑为穿支动脉闭塞。结果经溶栓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9例,完全再通率为45%,血管部分再通4例,部分再通率为20%,总有效率为65%。未通血管5例,占总数25%。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金平张均吴章松胡志涛
-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溶栓尿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