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可满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细胞
  • 5篇内皮
  • 5篇内皮细胞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脂蛋白
  • 4篇克隆
  • 3篇蛋白
  • 3篇低密度脂蛋白
  • 3篇血管生成
  • 3篇基因
  • 2篇蛋白质结构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血管生成素
  • 2篇血管生成素-...
  • 2篇人血
  • 2篇人血管
  • 2篇人血管生成素

机构

  • 4篇武警医学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篇张可满
  • 7篇陈保生
  • 6篇曾武威
  • 3篇牟心红
  • 3篇呼文亮
  • 3篇张坚
  • 3篇薛红
  • 2篇吴钢
  • 2篇刘英杰
  • 2篇薛红
  • 1篇吕新跃
  • 1篇陈小义
  • 1篇吴刚
  • 1篇吴刚
  • 1篇韩景田
  • 1篇宋月英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鸭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cDNA和蛋白质的结构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为获得不易感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北京鸭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的cDNA和蛋白质序列 ,分析其结构特点 .以从北京鸭肝脏m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一链为模板 ,应用SMART RACE技术 ,获得了北京鸭LCAT的cDNA序列 ,推导出其蛋白质氨基酸序列 ,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该蛋白的一级、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 .北京鸭LCATcDNA (在GenBank中的注册号为AF32 4 887)全长 195 3bp ,其中开放阅读框架 135 6bp ,编码 4 5 1个氨基酸 ,包括一个由 2 3个氨基酸构成的疏水性信号肽和一个由 4 2 8个氨基酸组成的成熟蛋白 .该成熟蛋白比人LCAT在C端多 12个氨基酸 ,其与鸡、人、家兔的同源性依次为 98%、83%和 82 % .与其它种属LCAT蛋白序列的比较结果表明 ,北京鸭LCAT蛋白质序列虽然在长度上和结构上与其它种属有一定的差异 。
曾武威张坚陈保生吴钢张可满薛红
关键词:北京鸭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CDNA蛋白质结构
差异显示法证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胸腺素β_4的高表达被引量:4
2000年
克隆、分离在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基因的差异表达对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 ,用改进的差异显示 -多聚酶链技术分离、克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培养的内皮细胞有差异表达的基因 ,用Northern印迹法证实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发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出现一个上调节的cDNA片段 ,长 2 83bp ,其序列与人胸腺素 β4基因有 10 0 %的同源性 ,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Northern印迹分析证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胸腺素β4升调了 3倍。从而提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胸腺素 β4的高表达 ,进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改进的差异显示 -多聚酶链技术具有便捷、特异性高。
张可满陈保生薛红吴刚曾武威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胸腺素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功能基因组学和DNA阵列技术
2001年
张可满陈保生
关键词:微阵列生物信息动脉粥样硬化功能基因组学
应用差异显示法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2000年
目的 克隆、分离血管内皮细胞在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作用下差异表达的基因 ,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系 (ECV30 4)在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诱导下 ,用改进的差异显示 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分析表达水平明显差异的cDNA。对差异显示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比较。用NorthernBlot证实差异显示基因片段。结果 LDL诱导ECV30 4细胞出现一些上调和下调表达的cDNA。已知的上调表达基因包括 10 0 0 0蛋白、FGFR1原癌基因伴随蛋白、rTSβ蛋白、FK5 0 6结合蛋白、细胞间粘附分子 1;下调表达的基因有fb19、Apobec 1结合蛋白 1、RBP2。不同的上调或下调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在 70 %~ 2 0 0 %之间不等。结论 用差异显示 PCR方法证实LDL可诱导ECV30 4细胞许多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高水平LDL作用于内皮细胞可引起炎性反应 ,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发生。
张可满陈保生吴纲薛红曾武威
关键词:LDL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新基因OLRG-1的克隆及组织分布被引量:4
2000年
用改进的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技术,从血管内皮细胞中获得了一个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差异表达的cDNA 片段。以此片段为探针,从人主动脉cDNA 文库中筛选了一个新的全长cDNA 。其核苷酸总长4137bp, 编码642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Northern 印迹分析证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后,该基因表达减低了3 倍,基因定名为OLRG-1。OLRG-1 为一多组织表达的基因,与人NS1-BP 基因高度同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通过降低OLRG-1 的表达,影响mRNA 前体的剪接成熟,调控基因的表达。
张可满陈保生薛红吴钢曾武威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人血管生成素-1的天然反义RNA,Gna-1的克隆及鉴定
2001年
用差异显示-PCR方法,从血管内皮细胞中获得一新的cDNA片段,以该片段为探针,从人主动脉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长2198bp的CDNA克隆,经DNA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发现该序列中含有与血管生成素-1FD编码区及3’端部分非翻译区完全互补的碱基,推测该克隆为体内血管生成素-1的天然反义RNA,命名为Gna-1,它不编码蛋白质.RT-PCR方法证实,Gna-1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ECV304中有转录,推测Gna-1可能具有调控血管生成素-1的作用,参与血管再造过程.
张可满陈保生吴刚薛红曾武威张坚白玲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1反义RNACDNA文库克隆内皮细胞
树鼩载脂蛋白E的cDNA和蛋白质结构分析
2002年
以从树肝脏mRNA逆转录得到的Ⅰ链cDNA为模板 ,运用SMARTRACEPCR技术 ,扩增得到树载脂蛋白E(apoE)cDNA序列 ,并推导出apoE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包PCGENE对氨基酸序列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表明 ,树apoEcDNA序列 (作为新基因已被GenBank接收 ,登录号为AF 30 3830 )由 1138bp构成 ,其中 5′非翻译区 6 4bp ,3′非翻译区 135bp ,939bp组成一个完整开放阅读框架 ,与人apoEcDNA的同源性为 86 % .编码 313个氨基酸组成的apoE前体 ,包含 18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和 2 95个氨基酸组成的成熟蛋白 .与人apoE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78% .树apoE与人及其它种属动物apoE在氨基酸组成上相近 ,但比人apoE少4个氨基酸 ,比动脉粥样硬化易感动物家兔apoE多 2个氨基酸 .经Garnier法预测 ,树apoE蛋白二级结构与人apoE相似 ,螺旋构象 (helical) 6 9 9% ,伸展构象 (extended) 16 6 % ,转角构象 (turn)6 0 % ,无规则卷曲 (coil) 7 6 % .
张坚曾武威陈保生吴钢张文成张可满
关键词:载脂蛋白ECDNA蛋白质结构
血管生成过程的分子调节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策略被引量:1
2003年
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早期阶段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分化、增殖、迁移,融合成初期血管网络,主要指胚胎期的血管生成;后期阶段包括血管芽生、分支,形成小血管,血管支持细胞(平滑肌细胞,周质细胞)分泌、充实在新生血管周围,成熟血管形成,主要指出生后在原有血管基础上的血管发芽.血管生成是由于细胞-细胞、细胞-基质、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对血管生成调控机制的研究和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牟心红张可满呼文亮
关键词:分子调节抗血管生成药物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新生血管
人血管生成素-1基因cDNA的克隆及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克隆人血管生成素 - 1基因 ,并分析其结构特征 ,为研究生理及病理性血管生成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人胎盘组织总RNA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扩增逆转录产物 ,经克隆及序列测定获得人血管生成素 - 1cD NA ;用计算机软件分析基因序列及编码蛋白质结构。结果 获得高质量的胎盘组织总RNA。RT -PCR扩增出一 1 5kb的cD NA片段 ,将PCR产物的阳性克隆测序 ,显示含 15 34bp的插入片段 ,可编码 5 0 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与小鼠的血管生成素 - 1氨基酸高度同源。编码的氨基酸中含 3个功能结构域。结论 为从基因及蛋白质水平研究人血管生成素 - 1与生理。
张可满宋月英呼文亮牟心红刘英杰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1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肿瘤
人ANG2基因的克隆,表达,抗体的开发和研究
张可满吕新跃呼文亮刘英杰陈小义牟心红韩景田
以往的研究提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内皮细胞的迁移、增值和新血管样结构形成起重要作用。最近,对血管生成分子机理的研究发现了一类新的特异作用于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Angiopoietins(Angs)。该蛋白家族包括Ang1、...
关键词:
关键词:抗体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