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二钢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篇等维新息
  • 1篇等维新息模型
  • 1篇地表移动
  • 1篇地表移动观测
  • 1篇地表移动观测...
  • 1篇应用型工程
  • 1篇应用型工程技...
  • 1篇首采面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数据采集系统
  • 1篇数字地球
  • 1篇嵌入式
  • 1篇嵌入式设备
  • 1篇无线
  • 1篇无线业务
  • 1篇煤矿
  • 1篇观测站
  • 1篇GIS技术
  • 1篇GPS技术
  • 1篇采面

机构

  • 5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张二钢
  • 2篇姜楠
  • 1篇李篷
  • 1篇吕伟才
  • 1篇丁胡进

传媒

  • 1篇城市勘测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全球定位系统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探讨测绘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被引量:5
2013年
"数字地球""智慧城市"构想的实施,把人们带入了空间信息时代,从而对测绘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对本科专业GPS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强化实践教学意识,把教学目标从重知识传授转移到重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本文首先对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探讨,进而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参考意见。
吕伟才张二钢
关键词:测绘技术应用型工程数字地球
顾北煤矿1312(1)首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2012年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会引起岩层与地表移动,它是由许多地质采矿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采空区上方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实地观测是获得岩层和地表移动规律的主要手段,所谓观测站,是指在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表或其他研究对象上,按一定要求设置的一系列互相联系的观测点。本文从观测站的资料收集,布设形式,观测线的布设位置,长度,密度以及观测站的设置等处着手,较详细地论述了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要点和步骤。
张二钢姜楠李篷
关键词:观测站
GPS技术在坝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2011年
本文以“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西小湾灰场坝体变形观测”项目为例,结合GPS技术的特点,采用GPS方法进行对坝体变形观测,分析了GPS网坐标系统转换的数学模型以及转换后的质量评价方法。
张二钢丁胡进
关键词:GPS技术
基于移动GIS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移动GIS是在嵌入式系统的基础上集成先进的移动定位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拓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提高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能力为目的的计算机系统。随着嵌入式备计算能力的提高以及移动定位技术与移动...
张二钢
关键词:嵌入式设备数据采集系统无线业务
文献传递
等维新息模型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介绍了等维新息模型的建模过程及其精度评定方法,并以某矿区地表沉降实测值为依据,建立等维新息模型对其沉降趋势进行预测,在对预测值进行残差修正后,经实测结果对比,与沉降趋势相符合,验证了等维新息模型在地表沉降预测应用的可行性。
姜楠张二钢王会涛
关键词:等维新息模型残差沉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