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花 作品数:6 被引量:1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型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HO8910靶向治疗系统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活性的体外研究 研究背景:目前,卵巢癌仍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低于30%。临床上一线治疗卵巢癌的“金标准”是满意的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给予紫杉醇+卡铂方案联合化疗,尽管初次化疗反应良好,但绝大多数患者易复发,且复发性卵巢... 廖花关键词:融合蛋白 卵巢癌 生物学活性 靶向治疗 文献传递 靶向融合肽TAT-OSBP-MKK6(E)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靶向融合肽﹛转录反式激活因子(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TAT)-卵巢癌特异性结合肽(ovarian cancer specii c binding peptide,OSBP)-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6突变体(E)[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6 mutant(E),MKK6(E)]﹜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卵巢癌HO8910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实验组[给予TAT-OSBP-MKK6(E)腹腔注射]、阴性对照组(给予TAT-OSBP腹腔注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0.9%Na Cl溶液腹腔注射),比较3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速度、体积和裸鼠体质量;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的凋亡情况、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以及p38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滞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和裸鼠体质量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而p38蛋白的表达水平则相反(P均<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AI、PCNA阳性表达率及p38蛋白的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靶向融合肽TAT-OSBP-MKK6(E)可抑制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PCNA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袁金 康佳丽 廖花 钟嘉莉 王小霞关键词:卵巢肿瘤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TAT-OSBP-MKK6(E)抑制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TAT-OSBP-MKK6(E)对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生长、侵袭及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18只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TAT-OSBP-MKK6(E)]、阴性对照组[TAT-OSBP-MKK6(E)+SB202190]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6只,细胞接种法建立人卵巢癌腹腔移植瘤模型,每2天测量腹围。4周后解剖裸鼠,观察裸鼠成瘤情况,测定腹水量,统计肿瘤播散器官数及瘤结节数,称量瘤体重量并计算抑瘤率。采用HE染色分析移植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p38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裸鼠腹围增长明显滞后(P<0.05),腹水量明显减少(P<0.05),肿瘤播散器官数、瘤结节数及瘤体重量均明显减少(P均<0.05),抑瘤率达70.99%。实验组的AI为(20.44±1.20)%,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的(4.94±0.24)%和空白对照组的(4.00±0.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1.2%,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的81.4%和空白对照组的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3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40±0.01,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的0.22±0.01和空白对照组的0.2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T-OSBP-MKK6(E)能显著抑制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 袁金 康佳丽 廖花 王小霞 帅蓉 邓翠关键词: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 人卵巢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短肽的原核表达及靶向性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的方式制备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特异性结合短肽(ovarian cancer specific binding peptide 1,OSBP-1)和氨基酸顺序重排的短肽(scrambled peptide,OSBP-S),探讨其对卵巢癌HO8910细胞的靶向特异性。方法构建pGEX-6P-3/OSBP-1与pGEX-6P-3/OSBP-S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进行GST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无误后,进行融合蛋白的酶切及小分子肽Tricine-SDS-PAGE电泳鉴定,N端进行FITC标记。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和竞争性结合实验分析OSBP-1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的靶向性,以及这种靶向性是否与特定的氨基酸顺序有关;通过亲和性试验研究OSBP-1与其他卵巢癌细胞、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的亲和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GEX-6P-3/OSBP-1与pGEX-6P-3/OSBP-S原核表达载体;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显示,出现单一的GST-OSBP-1和GST-OSBP-S蛋白条带;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证明,融合蛋白能被GST单克隆抗体识别;小分子肽Tricine-SDS-PAGE表明,成功获得OSBP-1和OSBP-S;标记后的FITC-OSBP-1与FITC-OSBP-S经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质谱分析,纯度均>95%。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显示,FITC-OSBP-1对HO8910细胞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能进入细胞内显示很强的绿色荧光,但其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仅个别细胞显示绿光荧光,而FITC-OSBP-S与HO8910细胞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均显示很弱的绿色荧光。另外,随着FITC-OSBP-1浓度的增加,HO8910细胞的荧光强度增强;竞争性结合实验显示,FITC-OSBP-1与HO8910细胞的结合能力随着OSBP-1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t intensity,MFI)递减,分别为0.140±0.002 1、0.062±0.001 5、0.027±0.002 0和0.009±0.00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111,P<0.001),而加入不同浓度OSBP-S的MFI无明显变化,分别为0.142±0.004 2、0.142±0.005 7、0.139±0.002 5和0.138±0.001 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74 钟嘉莉 康佳丽 廖花 刘启才 周聪 王小霞关键词:特异性结合短肽 卵巢肿瘤 原核表达 靶向性 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ras及rab作用因子1(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定位,并探讨其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IN1蛋白在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及卵巢癌细胞株OVCAR3、SKOV3和HO8910中的表达水平及定位;检测其在17例卵巢正常组织和91例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卵巢癌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OVCAR3、SKOV3和HO8910中的相对表达量(0.3641±0.0614、0.6454±0.0835和0.7925±0.1491)高于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0.0679±0.0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分布于卵巢癌细胞胞浆中。RIN1蛋白在37例良性卵巢肿瘤、1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及44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456±0.1870、0.5587±0.2138和0.7236±0.2232,均高于其在17例卵巢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1284±0.0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IN1蛋白的表达随卵巢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RIN1蛋白表达随卵巢癌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的演进而增加。结论 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中高表达且定位于胞浆中;RIN1蛋白高表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并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 蒋文燕 康佳丽 王小霞 钟嘉莉 廖花关键词:卵巢肿瘤 免疫印迹法 新型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HO8910靶向输送系统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构建新型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靶向输送系统TAT-OSBP-EGFP,并对其靶向输送特性和体外活性进行研究鉴定。方法采用PGEX-6P-3质粒分别构建TAT-EGFP、OSBP-EGFP和TAT-OSBP-EGFP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和GST SefinoseTMResin柱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0、1、5、10μmol/L)TAT-EGFP、OSBP-EGFP和TAT-OSBP-EGFP融合蛋白处理HO8910细胞2h后的细胞穿膜率,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3种融合蛋白对HO8910的输送特性(以人结肠癌Lo Vo细胞作对比),CCK-8法检测0、1、5、10、15、40、60、80、100μmol/L TAT-OSBP-EGFP处理HO8910细胞2h后的细胞活性。结果成功构建TAT-OSBP-EGFP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可溶性融合蛋白。与TAT-EGFP相比,当浓度为10μmol/L时,TAT-OSBP-EGFP处理后HO8910细胞的穿膜率无明显升高(P>0.05);但当浓度为1、5μmol/L时,TAT-OSBP-EGFP处理后HO8910细胞的穿膜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TAT-OSBP-EGFP蛋白处理,HO8910细胞内荧光强度高于Lo Vo细胞;经TAT-EGFP蛋白处理,HO8910细胞内绿色荧光强度与Lo Vo细胞相似;经OSBP-EGFP蛋白处理,两种细胞内未见明显的绿色荧光。不同浓度TAT-OSBP-EGEP对HO8910细胞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成功构建针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的靶向输送系统,为下一步肿瘤靶向药物输送载体的构建并发挥肿瘤的靶向杀灭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廖花 康佳丽 蒋文燕 王小霞 钟嘉莉 周聪关键词:卵巢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