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兴俊
- 作品数:33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舰船人员胆囊结石与膳食构成的关系被引量:1
- 2003年
- 高百春苑同业杨云波庄兴俊丁苏青刘凯
- 关键词:舰船人员胆囊结石膳食构成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肝癌效果,为我们治疗肝癌开辟一个新的途径。方法采用爱申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HIFUNIT-9000型),B超体表定位,确定高频超声聚焦达到设计肿瘤治疗部位。按如下参数治疗:(声强=1...
- 高百春庄兴俊叶勇张新于海明罗明
- 关键词:肝癌
-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凝集素标记免疫组织化学
- 目的:探测凝集素与外阴鳞状上皮癌细胞结合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 技术,用8种凝集素对外阴鳞状上皮癌细胞凝集素受体进行研究。结果:扁豆凝集素(LCA)和荆豆凝集素 (UEA-1)与癌细胞膜结合强度较正常外阴表...
- 庄兴俊高志田常德安
- 关键词:外阴肿瘤免疫化学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治疗45例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TACE)对中、晚期肝癌进行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5例分为A、B组,A组23例先行TACE后再行HIFU治疗(治疗剂量20s,40s,8次,1次/周,总疗程3~4周;B组22例单纯行HIFU治疗,治疗剂量同A组。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结果A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7例,CR+PR 82.6%;B组CR 0例,PR13例,CR+PR 5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P=0.03)。肝脏急性不良反应A组1级3例,2级1例,无3、4级不良反应。B组1级2例,无2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HIFU联合TACE能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
- 庄兴俊欧娟娟高云姝高百春顾军
- 关键词:肝癌高强度聚焦超声肝动脉介入化疗
- 超声显像对血精病因性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03年
- 薛洪大高百春李又林庄兴俊
- 关键词:超声显像血精CT穿刺活检
- 外阴营养不良、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凝集素标记免疫组化分析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硬化苔藓型表皮细胞和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等细胞膜结构与凝集素受体结合表达特征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慢性外阴营养不良表皮增生型、苔藓硬化型及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 3种状态下的细胞进行了 8种凝集素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分析、比较。结果 :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表皮各层细胞细胞膜与刀豆凝集素 (ConA)、扁豆凝集素 (LCA)、花生凝集素 (PNA)、蓖麻凝集素 (RCA 1)和大豆凝集素 (SBA)结合强度弱 ,其表皮细胞细胞核膜与ConA、PNA和麦胚凝集素 (WGA)有中等强度结合。外阴营养不良硬化苔藓型表皮各层细胞细胞膜与ConA、RCA 1、SBA和WGA结合强度弱 ,而与LCA不结合 ,其 12例中的 8例与荆豆凝集素 (UEA 1)发生较弱的结合。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癌细胞与 8种凝集素均结合 ,其 12例中的 7例其癌细胞膜与双花扁豆凝集素 (DBA)弱结合 ,癌细胞膜与UEA 1强结合 ,但癌巢中央细胞团不与UEA 1结合 ,癌细胞细胞核膜与ConA、LCA、RCA 1呈强结合。结论 :凝集素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和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新的指标。具有恶变潜能的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 ,两者细胞核膜凝集素标记有相似之处 ,提示在外阴组织的癌变过?
- 庄兴俊高志田曹嫒常德安
- 关键词:外阴疾病外阴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外阴营养不良鳞状上皮细胞癌
- 影像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3年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影像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术(PMW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2年10月解放军第401医院肿瘤科行微波消融术的62例PHC患者,观察肿瘤完全消融率、术后血清AFP、3年局部复发率、3年总体存活率及并发症。结果全组共进行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术95次,消融肿瘤病灶180枚,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9.4%,术后血清AF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2)、3年局部复发率6.1%(11/180),62例患者的3年总体存活率79%(49/62),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2%(2/62)。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效、安全的方式。
- 王凯田玉芹张海文庄兴俊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术疗效
- 胰头癌的外科手术综合治疗1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外科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外科治疗的143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手术治疗组(27例)、姑息性手术组(88例)、手术切除组(28例)。结果本组外科治疗胰头癌143例,随访率97.4%(140/143),中位生存时间11.3个月,1、3及5年术后生存率分别49.1%、10.3%、4.3%。其中,外科手术治疗的胰头癌患者的根治性切除率为24.1%(28/116),手术切除组1、3及5年术后生存率(85.7%、42.9%、17.9%,中位生存时间25.5个月)较非手术治疗组(0、0、0,中位生存时间6.6个月)或姑息性手术组(37.5%、0、0,中位生存时间8.3个月)明显提高(P<0.01),但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升高(P<0.05)。三组围手术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减黄组与术前未减黄组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1、3、5年生存率方面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胰头癌的重要手段,尤其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愈胰头癌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联合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切除术、半肝切除的胰十二指肠扩大切除术提高了胰头癌的根治性切除率、临床治愈的机会以及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刁同进赵晓东陈新庄兴俊袁伟升
- 关键词:胰头癌
- 半乳糖糖基转移酶反义核酸对卵巢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机理探讨
- 2008年
-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人工合成α1,4半乳糖糖基转移酶(α1,4 Gal-T)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转入卵巢癌细胞株(COC1)中。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红细胞三糖基神经酰胺(Gb3)、Bc l-2和Bax蛋白表达及COC1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及无义核酸组比较,反义核酸组COC1细胞Gb3、Bc l-2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升高,COC1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0.01)。提示α1,4 Gal-T基因反义核酸能够诱导COC1凋亡,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Bc l-2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有关。
- 郑刚庄兴俊张积仁
- 关键词:卵巢肿瘤凋亡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放疗治疗35例胰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强聚焦超声(HIFU)热疗联合局部放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35例胰腺癌患者采用常规分割照射(每次1.8~2.0Gy,每周5次),放射治疗剂量为70~72Gy,平均每例患者接受3次HIFU治疗,对其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患者的临床受益反应(CBR),并用化学免疫分析法检测消化道癌相关抗原(CA19-9)和癌胚抗原(CEA)浓度。结果35例胰腺癌患者中共20例临床受益,CBR率达57.14%。治疗前后CA19-9、CEA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HIFU热疗联合局部放疗能控制肿瘤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对肿瘤标志CA19-9、CEA有明显下调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 庄兴俊欧娟娟高云姝高百春顾军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局部放疗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