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絮凝
  • 3篇絮凝剂
  • 2篇絮凝剂产生菌
  • 2篇生活污水
  • 2篇水处理
  • 2篇污水
  • 2篇废水
  • 1篇电凝聚
  • 1篇需氧量
  • 1篇氧量
  • 1篇三次采油
  • 1篇生物强化
  • 1篇生物絮凝
  • 1篇生物絮凝剂
  • 1篇生物絮凝剂产...
  • 1篇丝状菌
  • 1篇培养基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强化
  • 1篇微生物絮凝

机构

  • 5篇东北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篇崔丽
  • 4篇胡筱敏
  • 1篇付忠田
  • 1篇尚进
  • 1篇张贤光
  • 1篇朱茂森
  • 1篇陈思
  • 1篇王业
  • 1篇李健佳

传媒

  • 3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辽宁省环境科...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基优化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利用单因子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对实验室保藏的产絮凝剂菌种C3的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C3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C3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3菌产MBFC3的最适培养基为:蔗糖1.0g,(NH4)2SO40.24g,FeSO40.10g,KH2PO40.40g,MgSO40.01g,NaCl0.02g,蒸馏水100mL,pH值自然。在此培养条件下,C3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C3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到99.1%。实验中还发现,培养基中(NH4)2SO4和NaCl的用量是影响MBFC3絮凝效果的显著因素。
崔丽王业胡筱敏陈思李健佳
关键词:环境生物学微生物絮凝剂培养基
混凝方法去除藻类的研究进展
本文针对湖泊、水库污染控制及给水处理中研究较热的混凝除藻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常用的药剂及除藻工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璇王永志崔丽冯宇
关键词:给水处理除藻工艺
文献传递
产絮凝剂微生物强化处理生活污水被引量:2
2007年
将产絮凝剂微生物引入活性污泥中,研究产絮凝剂微生物强化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进行了产絮凝剂微生物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培养基的驯化,并以COD去除率、污泥指数、活性污泥絮凝性为指标考查了产絮凝剂微生物对活性污泥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COD去除率、污泥指数和活性污泥絮凝性都得到了提高,表明产絮凝剂微生物可以通过降解和絮凝作用显著提高活性污泥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崔丽胡筱敏张贤光王业
关键词:生物强化生活污水
多功能混合菌剂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从菜园土壤及药材土壤土样中分离选育出以丝状菌为主的6株COD高效降解菌,与实验室保藏的2株絮凝剂产生菌构建混合菌剂,使菌剂同时具有降解污染物以及增强活性污泥沉降性和絮凝性的功能。以COD去除率、污泥指数和活性污泥絮凝性为指标,研究了混合菌剂各菌种接种量的配比。结果表明,该菌剂添加于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可以使COD去除率从86.5%提高到94.5%,污泥指数从124下降到59.0,活性污泥絮凝性从0.358增加到0.530。研究表明,该多功能混合菌剂添加于活性污泥系统可以显著增强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崔丽张贤光胡筱敏
关键词:废水处理丝状菌絮凝剂产生菌生活污水
混凝-电凝聚技术处理三次采油废水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为了使三次采油废水的CODCr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在保留油田现有工艺处理效果的基础上,在自制反应槽中使用电凝聚技术并投加无机混凝剂对三次采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分别调整反应时间、混凝剂投加量、电流密度、温度和pH值等进行条件筛选实验。每次反应结束后从反应槽中取适量处理水,真空抽滤后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Cr。用钢做电极,以硫酸铝为混凝剂,当极板间距为1cm,pH值为7.00,混凝剂投加量为300mg/L,搅拌速度为100r/min,电流密度为12.5A/m2,40℃水浴加热反应20min时,CODCr去除率达到66.7%,出水CODCr值为84.1mg/L,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研究表明混凝-电凝聚技术能够有效处理三次采油废水,反应时间、混凝剂投加量、电流密度和pH值等因素对混凝-电凝聚技术的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
朱茂森尚进胡筱敏崔丽付忠田
关键词:环境工程混凝电凝聚化学需氧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