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晓蕾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地应力
  • 2篇地应力测量
  • 2篇应力
  • 2篇应力测量
  • 2篇有限元
  • 2篇反分析
  • 2篇初始地应力
  • 1篇大型地下洞室
  • 1篇大型地下洞室...
  • 1篇弹塑性损伤
  • 1篇弹塑性损伤模...
  • 1篇导坑
  • 1篇地下洞室
  • 1篇地下洞室群
  • 1篇洞室
  • 1篇洞室群
  • 1篇支护
  • 1篇支护优化
  • 1篇施工工法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4篇山东建筑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城市建设...

作者

  • 5篇岳晓蕾
  • 2篇史向荣
  • 2篇朱冬梅
  • 1篇郑学芬
  • 1篇李术才
  • 1篇王前
  • 1篇王汉鹏
  • 1篇李晓静
  • 1篇陈启辉
  • 1篇葛雁平
  • 1篇张岩

传媒

  • 1篇铁道建筑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元多方程地应力反演与工程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在分析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区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实测地应力的基础上,借助有限元计算工具MATLAB,对各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各测点的实测值与回归值之间的数值关系,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求出最优回归系数,从而获得初始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首次考虑了各应力分量之间的联系与相互独立性,得到了更合理的应力场分布。结果显示实测点处地应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经过回归得到的地应力场是合理的。
岳晓蕾李术才陈启辉葛雁平
关键词:地应力测量初始地应力反分析有限元
不同施工工法对浅埋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我国部分高速公路建设在山地丘陵地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会遇到大量隧道工程,而有些隧道受到地形、线形规划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需要修建小净距隧道,而围岩稳定性对于施工尤为重要。本文以某浅埋小净距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分析方法,研究隧道出口段分别采用交叉中隔壁法(CRD工法)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对围岩变形和力学特性的稳定性影响,将不同施工方法开挖引起的隧道围岩变形和塑性区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RD工法引起的围岩扰动相对较小,这将为比较选择更为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提供较好的科学依据。
岳晓蕾李晓静张岩朱冬梅
关键词:CRD工法双侧壁导坑法数值模拟
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支护弹塑性损伤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正在设计施工的某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地质条件复杂,其开挖支护方案对围岩稳定性非常重要,因此,对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研究非常必要。为更真实地模拟岩体的力学特性,研究施工过程中岩体的损伤破坏,根据不可逆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弹塑性损伤模型和损伤演化方程,并编制了三维弹塑性损伤有限元程序D-FEM,具有模拟开挖与支护、计算速度快、群组功能等特点。建立大型地下洞室群三维数值模型,将通过实测地应力反演的应力作为初始地应力。采用D-FEM模拟了不同支护方案洞室群的施工过程,通过分析洞室围岩的应力、位移和破损区,支护方案2的支护效果最好,建议采用此方案。考虑岩体损伤演化后与FLAC3D塑性区相比,洞室群边墙中部的破损区显著增加,因此,程序可应用于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分析。
岳晓蕾王汉鹏郑学芬史向荣
关键词:弹塑性损伤模型地下洞室群支护优化
小课时《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小学时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采取由立体到平面的教学思路,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史向荣王前朱冬梅岳晓蕾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大岗山地应力反演与工程应用研究
本文首先对地应力场的基本分布规律以及工程地应力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归纳与总结,在系统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岩体初始地应力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新方法,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主...
岳晓蕾
关键词:地应力测量初始地应力反分析有限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