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朝阳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乙醇能消除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对H^+-ATPase复合体的抑制效应
- 1995年
- 本文发现线粒体H^+-ATPase复合体先用0.5μg/ml的DCCD(二环己基碳二亚胺预保温处理,再经12.5%(V/V)乙醇进一步保温处理,则乙醇可完全消除DCCD引起的H^+-ATPase的抑制效应。若H^+-ATPase用DCCD和乙醇同时预保温处理,则DCCD同样消失其抑制作用。用相同浓度的甲醇代替乙醇,则仅可部分的消除DCCD的抑制作用。用相同浓度的DMSO(二甲基亚砜)代替乙醇,则不能消除DCCD的抑制作用。同样浓度的乙醇保温处理经预先用2μg/ml的寡霉素(Oligomycin)处理的H^+-ATPase,并不对寡霉素的抑制作用发生任何影响。表明此浓度的乙醇并未对H^+-ATPase产生解偶联效应。动力学研究表明乙醇对H^+-ATPase水解活力呈现非竞争抑制行为,推测乙醇可能导致H^+-ATPase中的F_1构象的改变,因而影响酶的活性。DPH标记的荧光偏振度,N-[1-P]M标记的荧光强度和内源荧光强度的测定结果显示,乙醇消除DCCD抑制作用的机理,是由于乙醇和DCCD所引起的构象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 李生广林治焕封朝阳邓君鹏
- 关键词:线粒体乙醇腺苷三磷酸酶氢离子
- 竹红菌乙素作猝灭剂研究F_o构象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1998年
- 线粒体F1Fo复合体Fo部分a亚基的色氨酸荧光可被竹红菌乙素(hypocrelinB,HB)猝灭.不同温度下测定SternVolmer图的结果显示,猝灭常数(Ksv)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大,时间衰变荧光的结果显示,荧光寿命随HB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加入不同浓度的HB,F1Fo复合体的吸收峰没有位移.这些实验结果支持动态猝灭机理.HB还具有有效猝灭浓度低,不影响酶的活力;在脂相和水相的分布比率可高达16560∶1;实验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HB可作为理想的疏水相荧光猝灭剂,研究与膜结合的F1Fo复合体中镶嵌于膜脂内Fo的构象变化.
- 李生广封朝阳乐加昌徐霆林治焕
- 关键词:竹红菌乙素荧光猝灭构象
- 线粒体ATP合成酶F<,0>的构象与ATP合成的研究
- 李生广封朝阳
- 关键词:光系统IICP43CP47
- Mg^(2+)对阿霉素引起心肌线粒体F_1F_0变化的保护被引量:3
- 1994年
- 抗肿瘤药物阿霉素(ADM)对心肌线粒体F1_F_0复合体呈现抑制而对F_1-ATPase无抑制,这表明ADM可能是通过膜脂起作用的,适当浓度Mg ̄(2+)能降低ADM对复合体的抑制。经 ̄(31)P-NMR和标记荧光探针NBD-PE,DPH,MC-540以及内源荧光等的测定,结果表明ADM可能首先通过诱导F_1F_0膜脂形成非双层脂结构,继而影响了膜脂的堆积程度和流动性,进而引起F_1F_0复合体酶蛋白构象的改变,最终导致酶活力的降低。Mg ̄(2+)则可能由于与ADM竞争与心磷脂的结合。
- 林治焕李生广曹懋孙陈云俊封朝阳邓君鹏
- 关键词:心肌线粒体阿霉素抗癌药
- Mg^(2+)对猪心线粒体H^+-ATP酶复合体的激活与质子通道的关系
- 1995年
- 选适当的DCCD(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寡霉素浓度,使H^+-ATP酶复合体的正常水解活力不受影响,但由于它们分别的与F_0中c亚基上DCCD结合位点和寡霉素结合位点结合而能明显抑制Mg^(2+)对H^+-ATP酶的激活作用,表明Mg^(2+)对H^(+)-ATP酶的激活与质子通道密切相关,Mg^(2+)的激活要求质子通道结构和功能正常、完整.Hill常数测定显示DCCD和寡霉素不影响亚基间的协同效应,内源荧光,ANS和MC-540标记荧光及DPH标记荧光偏振度,等的测定表明,DCCD和寡霉素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复合体的膜脂物理状态来阻止Mg^(2+)对H^+-ATP酶激活作用的.还就H^+-ATP酶中F_0蛋白对复合体膜脂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 李生广封朝阳邓君鹏林治焕
- 关键词:线粒体腺苷三磷酸酶镁离子
- 利用内源荧光及荧光标记技术研究ATP合成酶的激活与质子通道的关系
- 线粒体ATP合成酶由膜外周可溶性F和嵌在膜内的疏水蛋白F组成。它具有催化ATP合成和ATP水解双重功能。F是ATP合成酶的活性催化部分。单独存在时只具有水解ATP的功能。F含αβγδε等亚基和IF,F为质子通道,由a,b...
- 李生广封朝阳邓君鹏林治焕
- 关键词:合成酶ATP寡霉素内源荧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