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江华

作品数:31 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锆石
  • 9篇地质
  • 9篇阿拉善地块
  • 7篇地质意义
  • 6篇杂岩
  • 5篇变质
  • 4篇定年
  • 4篇多金属
  • 4篇造山带
  • 4篇山带
  • 4篇年代学
  • 4篇龙首山
  • 4篇成矿
  • 3篇多金属矿
  • 3篇岩群
  • 3篇岩体
  • 3篇山岩
  • 3篇深熔作用
  • 3篇锡多金属
  • 3篇龙首山岩群

机构

  • 29篇中国地质科学...
  • 10篇桂林理工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广西区域地质...

作者

  • 31篇宫江华
  • 16篇张建新
  • 14篇于胜尧
  • 14篇王宗起
  • 10篇覃小锋
  • 6篇王东升
  • 4篇马收先
  • 4篇李云帅
  • 3篇赵国英
  • 3篇杨文
  • 3篇詹俊彦
  • 2篇冯毅
  • 2篇石浩
  • 1篇孙德有
  • 1篇张英利
  • 1篇李怀坤
  • 1篇戴塔根
  • 1篇侯可军
  • 1篇宋炯
  • 1篇文件生

传媒

  • 7篇岩石矿物学杂...
  • 5篇岩石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矿产与地质
  • 2篇第五届构造地...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南方金属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阿拉善地块~2.5Ga TTG岩石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2
2012年
阿拉善地块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但其是否存在太古代变质基底却存在争议.本文首次报道西阿拉善地块的北大山地区存在新太古代岩石,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些岩石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具有典型TTG片麻岩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该岩石的岩浆锆石核的年龄为2522±30Ma,变质重结晶边的年龄为2496±11Ma,近一致的岩浆结晶年龄和变质年龄表明它们属于同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代表了北大山地区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早期的岩浆-变质事件;锆石Hf同位素结果显示,εHf(t)值主要集中在0.4~4.9之间,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集中于2.7~3.0Ga之间,说明TTG片麻岩的主要源区为形成于中-新太古代(2.7~3.0Ga)的地壳物质,并在新太古代末期发生再造.这些资料显示西阿拉善地块的新太古代TTG片麻岩与广泛分布于华北克拉通的同时代TTG岩石特征一致,它们经历了类似的中-新太古代地壳生长和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最早期的构造热事件.
宫江华张建新于胜尧李怀坤侯可军
关键词:TTGLA-ICP-MSHF同位素阿拉善地块
阿拉善地块南缘龙首山东段“龙首山岩群”的再厘定——来自碎屑锆石U-Pb定年的证据
宫江华张建新于胜尧
文献传递
敦煌地块及邻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壳演化及构造意义
张建新宫江华于胜尧
桂北宝坛地区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的类型:来自尖晶石的指示
2018年
江南造山带西段宝坛地区广泛发育镁铁-超镁铁质岩,由于其构造位置的重要性成为Rodinia相关研究的热点,构造环境争议较大。宝坛下如龙、大坡岭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侵入四堡群,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岩、蛇纹石化橄辉岩和角闪石岩组成,个别岩体有辉长岩,未见火山熔岩相出现,不同于蛇绿岩、科马提质熔岩。杂岩体富含角闪石,有辉砷镍矿出现,显示出富流体特征。岩体尖晶石相对富Fe、Cr、Ti贫Al,在尖晶石成因化学成分图解中,多数样品落入阿拉斯加型杂岩体区域附近,表明宝坛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与阿拉斯加杂岩体具有相似特征,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环境。
张航王宗起覃小锋宫江华傅振洋田伟伦
关键词:江南造山带尖晶石
桂北一洞锡多金属矿床LA-MC-ICP-MS锡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桂北一洞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西段的宝坛地区,一般认为其成因上与平英复式岩体具有密切关系。但由于缺乏直接的成矿年龄数据,其形成年龄主要是通过平英复式岩体的成岩年龄间接确定的,因此其成矿年龄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利用锡石微区原位LA-MC-ICP-MS U-Pb测年方法,对采自一洞锡多金属矿床韧性剪切带内矿体的锡石样品进行测年分析,获得锡石的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为(829.0±15.0)Ma(MSWD=31),该年龄值与笔者获得的平英复式岩体中含锡元素最高的第四期次(含)电气石中细粒黑云母(二长-)碱长花岗岩(Pt3ξγT^4)的形成年龄[(831.1±7.1)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锡多金属矿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平英复式岩体的第四次岩浆作用,而后期的构造活动使锡多金属元素从源岩中运移出来,并在韧性剪切带中富集成矿。
冯毅覃小锋覃小锋王宗起马收先宫江华
关键词:成矿年龄
湘西古丈烂泥田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古丈县烂泥田锰矿位于震旦系下统湘锰组下段黑色岩系中,成矿受武陵陆隆边缘拗陷之半局限盆地控制,形成于古陆边缘近岸的海湾深湖中,矿石富含有机碳和藻类生物化石.研究表明,菌藻类生物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矿床属化学-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欧阳黎明戴塔根宫江华
关键词:锰矿地质特征微生物成矿沉积矿床
桂东南新地-安平地区辉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桂东南新地-安平地区的辉长岩体主要沿着岑溪-梧州深大断裂带两侧分布,与早古生代地层或震旦纪地层呈侵入接触关系,并被白垩纪地层覆盖。岩相学研究表明,其主体岩性以角闪辉长岩和紫苏角闪辉长岩为主,还有少量的含长辉石岩、辉长闪长岩和辉绿(玢)岩。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角闪辉长岩的形成年龄为249.1±2.8 Ma(MSWD=0.44),相当于早三叠世。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这些辉长岩体具有较低MgO(2.13%-3.59%)和较高Fe2O3T(16.42%-33.53%)、P2O5(0.58%-1.18%)和TiO2(1.52%-2.31%)的特征;岩体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Ba、Rb和U),而Nb-Ta、Zr-Hf和Ti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显示出与俯冲带有关的岛弧岩浆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可能形成于与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大陆弧)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认为,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结合带(称之为钦-杭结合带)西南段有古生代洋盆的存在,该洋盆一直延续至中三叠世的印支运动才最终闭合,本区广泛发育的大陆弧型辉长岩应为该洋盆发生俯冲-消减作用的地质记录。
赵国英覃小锋王宗起宫江华杨文朱安汉石浩詹俊彦
关键词:辉长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桂东南
西阿拉善地块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组成、性质、年代格架及归属
位于华北克拉通最西端的阿拉善地块,南邻北祁连造山带,西北接塔里木板块,北部为中亚造山带,大地构造位置独特。由于沙漠遍布,地质条件恶劣,加之基岩露头较少,阿拉善地块是中国研究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阿拉善地块都被认为...
宫江华
关键词:早前寒武纪
文献传递
熊耳山西段银多金属矿床控矿规律及深边部找矿预测
熊耳山西段位于河南省洛宁县境内,与卢氏县接壤,是华北板块南缘熊耳山金银铅锌钼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复杂的构造演化运动及多期岩浆活动,使本区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区内已知大中型银铅锌矿床众多,如沙沟-...
宫江华
关键词:银多金属矿地质构造成矿预测
文献传递
对超基性—基性岩中锆石成因、来源及其U-Pb年龄的探讨——以江南造山带西段为例被引量:4
2020年
对超基性—基性岩中锆石成因及其来源的解释直接关系到岩石成岩时代的准确厘定。江南造山带西段(包括桂北、黔东和湘西地区)的新元古代变质地层中分布有大量的超基性—基性火山岩和侵入岩,过去的研究认为它们都形成于新元古代,是四堡造山阶段和造山后裂谷阶段的产物。对前人近年发表相关岩石的锆石U-Pb测年数据的分析,结合笔者等对该地区多件基性岩中锆石的LA-ICP-MS测年结果,发现部分超基性—基性岩中普遍存在少量古生代,甚至中、新生代的年轻锆石。通过锆石形态及阴极发光特征分析,认为这些年轻锆石并不能一概用后期热液改造或挑样过程中混入来解释。本文抛砖引玉,旨在引起国内同行对超基性—基性岩真实成岩年龄解释的探讨。如果以往对这些超基性—基性岩中锆石成因及成岩时代的解释存在问题,将区域上多期岩浆热事件混为一谈,那么对江南造山带西段的构造演化历史需要重新解读。
宫江华王宗起王东升覃小锋
关键词:锆石U-PB测年江南造山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