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莉

作品数:85 被引量:453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栓塞
  • 25篇动脉
  • 24篇肿瘤
  • 24篇消融
  • 21篇血管
  • 17篇射频
  • 17篇射频消融
  • 15篇肾动脉
  • 13篇消融术
  • 12篇导管
  • 12篇消融治疗
  • 11篇细胞
  • 11篇化疗
  • 11篇肝肿瘤
  • 10篇导管消融
  • 10篇动脉化疗
  • 10篇动脉化疗栓塞
  • 10篇静脉
  • 10篇化疗栓塞
  • 9篇动脉狭窄

机构

  • 8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核工业集...
  • 1篇华北油田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83篇宋莉
  • 73篇邹英华
  • 60篇佟小强
  • 50篇王健
  • 40篇杨敏
  • 19篇吕永兴
  • 17篇关海涛
  • 17篇吕天石
  • 16篇王超
  • 11篇牛国晨
  • 10篇闫子光
  • 5篇张碧辉
  • 4篇谢晟
  • 3篇张重明
  • 3篇肖江喜
  • 3篇张水生
  • 3篇范田园
  • 3篇杜端明
  • 2篇卢晓静
  • 2篇尹玥

传媒

  • 36篇中国介入影像...
  • 13篇介入放射学杂...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肝癌电子杂志
  • 1篇第八届中国介...
  • 1篇第十届中国介...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选择动脉栓塞技术在急性出血疾病中应用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5
2008年
超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是诊断和治疗急性出血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疗效高等优点。本文回顾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技术在各类出血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并对栓塞材料及操作技术等作一简要评述。
邹英华宋莉
关键词:超选择动脉栓塞出血
CT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被引量:3
2015年
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影像引导方法包括超声、CT、MRI、DSA等。超声引导是最为常用的方法。DSA透视下引导方法用于已经接受经动脉碘化油栓塞的肿瘤,尤其是那些具有旋转扫描再成像功能的DSA机。MRI引导因其特殊的设备要求在我国很少使用。
佟小强吕天石宋莉邹英华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CT引导肝癌MRI引导超声引导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向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贴壁培养获取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情况。通过血管内皮诱导培养基对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在诱导的第2、6、10、14...
王承恩杨敏李渊刘绘绘梁赜隐尹玥佟小强宋莉牛国晨闫子光张碧辉邹英华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内皮细胞
文献传递
血管腔内技术在腹腔脏器急性动脉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技术在腹腔脏器急性动脉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9例次急性消化道或腹腔急性出血的患者行腹腔动脉造影检查,对其中阳性且无治疗禁忌的40例次置入弹簧圈、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放置覆膜支架等方式行腔内止血治疗。通过术后造影、症状、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止血是否成功。结果 47例次(47/159,29.56%)造影阳性;外科术后出血77例次,造影阳性率37.66%(29/77),非外科术后消化道出血82例次,造影阳性率21.95%(18/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阳性患者共进行40例次介入治疗,其中置入弹簧圈33例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4例次,置入覆膜支架3例次,腔内止血成功率为100%(40/40)。结论血管腔内技术是治疗腹腔脏器急性动脉出血的可靠手段。
闫子光王健佟小强宋莉杨敏牛国晨张碧辉邹英华
关键词:胃肠出血血管造影术介入治疗
TIPS序贯TACE、靶向和/或免疫治疗BCLC D期原发性肝细胞癌伴严重门静脉高压并发症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 观察TIPS序贯TACE、靶向和/或免疫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D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伴严重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BCLC D期HCC伴严重门静脉高压并发症患者,均首先接受TIPS,之后序贯接受TACE、靶向和/或免疫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预后。结果 20例TIPS均获成功,18例术中以弹簧圈或联合组织胶栓塞曲张静脉。TIPS前门体压力梯度为(32.25±4.51)mmHg,术后(18.05±7.54)mmHg,较术前降低(P<0.01),门静脉高压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个月功能状态(P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1);17例肿瘤分期下降,其中14例降至BCLC C期、2例降至BCLC B期、1例降至BCLC A期。后续11例接受靶向治疗,接受TACE联合靶向治疗、TACE联合靶向及免疫治疗、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各3例。随访0~26个月,期间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难治性腹腔积液均明显改善;未出现肝性脑病或分流道再狭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术后3、6、12和24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61%、35%和4%。结论 TIPS序贯TACE、靶向和/或免疫治疗BCLC D期原发性HCC伴严重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安全、有效。
武思彤吕天石曹守金刘泽川姚航范思源谢勇关海涛宋莉佟小强邹英华王健
关键词:门体分流术免疫治疗
肾动静脉瘘的腔内治疗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估腔内治疗肾动静脉瘘(RAV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接受腔内治疗的RAVF患者资料。结果对13例RAVF患者行腔内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13/13),栓塞病变动脉共23条,治疗应用弹簧圈共78个。腔内治疗对RAVF患者血尿的有效率为100%(11/11),腰部疼痛有效率为85.71%(6/7),高血压有效率为100%(3/3)。RAVF患者术前血肌酐平均值[(94.50±29.82)μmol/L]与术后血肌酐平均值[(94.25±28.85)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仅3例出现低热,2例患侧腰部不适。术后平均随访(37.23±16.78)个月。2例失访,余11例患者均无复发症状。结论腔内治疗对RAVF患者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
牛国晨杨敏宋莉佟小强闫子光邹英华
关键词:动静脉瘘腔内治疗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总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总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接受DCB治疗的股总动脉病变患者。结果11例中,股总动脉闭塞7例,重度狭窄4例;9例为原发病变引发狭窄,2例为支架内再狭窄;股总动脉病变累及股浅动脉5例,单纯股总动脉病变6例。5例接受减容联合药物球囊、6例接受单纯药物球囊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30天内无死亡。有效随访10例,随访12个月,累积一期通畅率为85.75%,均未行靶病变重建,2例发生截肢;术后12个月Rutherford分级及踝肱指数(AB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DCB治疗股总动脉病变短期疗效好,安全性高。
姚子平杨敏宋莉邹英华
关键词:股动脉外周血管疾病血管成型术球囊
肾功能正常患者肾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栓子保护装置的作用
2007年
目的研究肾功能正常时栓子保护装置(EPD)在肾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4例肾动脉狭窄(共26支肾动脉)接受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血清肌酐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随机分为两组:EPD组(n=12,共13支肾动脉)和非EPD组(n=12,共13支肾动脉)。所有患者于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6个月检测血清肌酐值,分别于组内手术前后及组间进行比较。结果EPD组: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6个月的血清肌酐平均值分别为(99.18±18.26)μmol/L、(101.73±12.65)μmol/L、(96.82±15.81)μmol/L,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EPD组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6个月的血清肌酐平均值分别为(100.18±19.81)μmol/L、(107.36±29.49)μmol/L、(127.64±88.05)μmol/L,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1、6个月的血清肌酐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血清肌酐水平正常患者接受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时,是否应用肾动脉栓子保护装置对术后血清肌酐无明显影响。
佟小强杨敏殷明王健宋莉王超吕永兴孙宏亮邹英华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肾功能远端保护装置
肝细胞癌伴严重门静脉高压并发症行TIPS治疗的安全性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TIPS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D期肝细胞癌(HCC)伴严重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4例BCLC D期HCC伴严重门静脉高压并发症患者,观察TIPS及其后随访资料,分析TIPS技术成功率、门静脉压力梯度(PPG)变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缓解率、BCLD情况、并发症及死亡率等,评估其疗效。结果TIPS技术成功率100%。TIPS前、后PPG分别为(32.13±6.93)mmHg及(18.75±5.05)mmHg,TIPS后PPG降低(t=12.604,P<0.001)。TIPS后次日,1例因支架内癌栓及血栓致支架急性闭塞,予补充性植入1枚覆膜支架后血流恢复;TIPS后2周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缓解率100%,未见相关并发症及死亡。TIPS前及1个月后患者体力状况(PS)评分分别为3.08±0.28及1.97±1.01;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别为7.50±1.79及5.71±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73、5.033,P均<0.001)。TIPS后1个月,HCC BCLC C期15例、B期4例、A期3例,与TIPS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5,P<0.001);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TIPS后3个月2例发生Ⅲ级肝性脑病,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支架分流道通畅率及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缓解率均为100%。结论TIPS治疗BCLC D期HCC伴严重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安全、有效。
姚航吕天石武思彤范思源刘泽川江晴贵康永关海涛宋莉佟小强邹英华王健
关键词:肝肿瘤
经肱动脉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技术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总结经肱动脉途径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及方法、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月8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均经术前影像学评价后决定采用经肱动脉途径肾动脉支架置入,支架置入时,根据患者体型大小分别使用猪尾导管及长鞘定位技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血压以及肾功能变化。结果8例患者全部为单侧肾动脉狭窄,均成功实施经肱动脉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其中,7例采用长鞘定位技术,1例体型较大者采用猪尾导管定位技术。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经过6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对于传统股动脉入路困难或无法经股动脉操作的情况,经肱动脉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替代方法。
王健邹英华宋莉杨敏王超吕永兴佟小强
关键词:肾动脉肱动脉支架置入血管造影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