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珍
- 作品数:16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电影教学与学生素质训练被引量:6
- 2005年
- 感性认知是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发散性思维是学生素质的体现和检验;理性思辨是学生能力升华的标志。基于以上认识,电影课通过科学地、有步骤地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高了电影文化素质。
- 宋桂珍张振宇王克生
- 关键词:感性认知发散性思维理性思辨
- 传通天籁 开启心门——评美国影片《通天塔》
- 2009年
- 《通天塔》凸显出当代社会中人们的孤独与困惑,映现出人们心中的障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影片的创作意图在于呼唤交流、沟通和理解,希望人类能真正建起一座心灵的通天塔,把握血脉,抚平创伤,传通天籁,开启心门。
- 宋桂珍姜慧博
- 关键词:孤独沟通
- 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被引量:3
- 2004年
- 人类社会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社会各行业对人们从事的职业活动需求的变化,职业教育异军突起。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普通高校不再是人们的惟一选择,大批求学者开始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之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作为具有较完备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的新型劳动者,
- 鹿琳宋桂珍
-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文素质人文教育校园文化
- 论丁玲女性文学创作的复合性特点
- 2003年
- 丁玲的女性文学创作带有鲜明的复合性特点:亦女性亦人性,亦个人亦社会,"女性文本"与"政治文本"相互交织、相互包容或并行不悖———这正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语境下女性文学的独特之处。
- 宋桂珍
- 关键词:女性人性
- 在“疯女人”的背后——简论《金锁记》的男权颠覆意识
- 2008年
-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塑造了一个"疯女人"曹七巧的形象,但在这一形象背后体现的是作家鲜明而又深刻的男权颠覆意识。作家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了男权社会的缩影"姜公馆"浓重而又令人窒息的文化氛围,探究了造成曹七巧性格异化的原因,并对男权文化予以嘲讽和鞭挞。
- 宋桂珍
- 关键词:男权颠覆
- 风云莫测中的人性思考——评韩国影片《实尾岛风云》被引量:1
- 2006年
- 《实尾岛风云》在对践踏人权、人性的国家机器予以反思批判的同时,展现了官兵、战友间的情、义、忠,从而表现了人性的良善和感人的悲剧力量。
- 宋桂珍
- 关键词:人权人性悲剧
- 边缘的价值——论达斡尔女作家萨娜的小说艺术
- 2010年
- 萨娜小说中民族题材的作品,得到了评论界的较多关注和充分肯定。而当代题材的作品,评论界给予的研究和关注却比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你的脸上有把刀》中几篇作品的分析,来探求萨娜小说在主题选择、结构情节和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
- 李萍宋桂珍
- 关键词:边缘文化心理平衡内在情感
- 一首清新隽永的田园诗——评沈从文的小说《边城》
- 2002年
- 沈从文小说《边城》在内容上通过一个翠色的悲剧表现了湘西一带古朴的民风民俗,讴歌了普通劳动人民伟大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在艺术上体现出一种清新隽永的田园诗的风格。
- 宋桂珍
- 关键词:隽永人情美人性美田园诗《边城》
- 男性形象与男权颠覆意识——《呐喊》、《彷徨》散论之一被引量:2
- 2005年
- 《呐喊》、《彷徨》塑造了一系列男性形象,不论他们的身份、地位、知识、素养及个性气质如何不同,但他们骨子里已被男权文化所浸染,他们所秉承的都是几千年来男权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以男性独尊的他者眼光傲视女性、评判女性甚至欺压女性、残害女性。对此,鲁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从而体现了自己的男权颠覆意识。
- 宋桂珍鹿琳
- 关键词:男权男权社会男权文化
- 开创武侠电影的新境界——评电影《英雄》
- 2004年
- 电影《英雄》通过赵国刺客无名等由刺秦到放弃刺秦的转变 ,表现了他们胸怀天下、舍生取义的人生境界 ,张扬了天下和平的理想和信念。在艺术表现上 ,追求武功剑术的神韵和境界 ,追求美和美的极致 ,呈现出一种空灵、缥缈、含蓄、妙不可言的艺术意境。
- 宋桂珍
- 关键词:武侠电影《英雄》艺术意境境界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