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况及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孙静曲苏曹作伟李颖郭明马洪刚林琳
-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药敏结果分析女性生殖道疾病临床诊疗工作药敏试验阴道分泌物
- 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诊断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95例小儿感染性疾病患儿经实验室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112例和病毒感染组83例,抽取同期健康体检50例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PCT和CRP的含量以及全血WBC计数。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正常对照组比较,PCT、CRP和WBC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T、CRP和WBC仅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比较PCT、CRP和WB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感染性疾病时,PCT、CRP和WBC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 孙静马洪刚
-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血糖及胰岛素等指标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545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作为观察组,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用罗氏2010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两组儿童空腹血清中的胰岛素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及服用葡萄糖后30、60和120min的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中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用葡萄糖后30、60和120min血糖水平及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葡萄糖耐量试验呈延迟反应及潜在的糖代谢异常,可能是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的原因。
- 马洪刚文江舸孙静
- 关键词:肥胖胰岛素血糖葡萄糖耐量
- 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划分与临床意义的探讨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找出对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划分的更好的标准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取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行革兰染色后油镜镜检。结果综合受检者年龄及细菌、真菌等因素,清洁度共划分为Ⅰ、Ⅱ、Ⅲ、Ⅳ度,其中Ⅱ、Ⅲ、Ⅳ度又有4种详细的划分标准。结论对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划分及结果分析,应综合考虑受检者的年龄、生理、阴道正常菌群、寄生虫、炎症细胞等因素。
- 孙静丛桂敏曲苏曹作伟马洪刚
- 关键词:阴道阴道炎
- 沈阳地区阴道炎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阴道炎是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妇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女性。阴道炎分为感染性阴道炎、刺激性阴道炎和萎缩性阴道炎,其中以感染性阴道炎最常见,占〉90%[1]。常见的阴道炎有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是指子宫内膜分泌物、
- 孙静
- 关键词: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女性健康妊娠
- 单纯性肥胖儿童性腺激素及胰岛素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胰岛素(Ins)水平,为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45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和1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用罗氏2010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中的T、E2、LH、FSH及Ins水平。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中E2、In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T、LH、FSH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肥胖女童E2水平明显高于肥胖男童(P<0.01),T、LH、FSH、Ins水平肥胖男、女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性腺激素、Ins分泌水平相对于正常儿童发生了变化,是肥胖儿童未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性早熟等的危险因素。
- 马洪刚孙静
-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儿童睾酮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胰岛素
- 纳洛酮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观察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纳洛酮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影响。方法采用MTS方法对纳洛酮作用后的DC 2.4细胞进行检测,将纳洛酮从原浓度稀释成10-2、10-3、10-4、10-5、10-6、10-7、10-8、10-9和10-10(mg/ml)不同浓度,并以1640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结果纳洛酮作用DC 2.4细胞的最佳浓度为10-8mg/ml;纳洛酮组与1640培养液比较,对DC 2.4细胞的成熟度没有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对DC的成熟没有明显影响。
- 孙静马洪刚
- 关键词:纳洛酮树突状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功能
-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90例小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包括临床确诊细菌性肺炎85例,病毒性肺炎67例,单纯肺炎支原体肺炎82例,单纯肺炎衣原体肺炎56例,健康体检儿童50例,同时检测血清中的PCT和CRP的含量。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衣原体感染组、正常对照组比较PCT和CR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衣原体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T和CRP仅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比较PCT和CR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T和CRP的检测有助于小儿感染性肺炎的鉴别诊断,动态监测其变化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马洪刚梁凌云孙静
- 关键词:肺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儿童
- 儿童呼吸道感染检测降钙素原、肺炎衣原体抗体IgM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的临床意义观察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观察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肺炎衣原体抗体IgM(CP-IgM)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在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44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同时检测血清中的PCT、CP-IgM和MP-IgM。结果 644例患儿中,CP-IgM阳性53例(8.23%),MP-IgM阳性96例(14.91%),感染肺炎衣原体儿童血清中PCT结果为(0.30±0.15)mg/L,感染肺炎支原体儿童血清中PCT结果为(0.27±0.20)mg/L,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中PCT结果为(6.12±1.87)mg/L,肺炎衣原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PCT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联合检测PCT、CP-IgM和MP-IgM具有临床诊断鉴别意义,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 孙静马洪刚祁百胜
- 关键词:降钙素原肺炎衣原体抗体肺炎支原体抗体儿童
- 新生儿败血症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集0~1个月发热新生儿血液标本置双相血培养瓶于35℃温箱培养,发现有细菌生长即转种适宜培养基,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细菌鉴定板对细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耐药菌株的确定采用NCCLS推荐的方法。结果在新生儿败血症标本分离到的86株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55株,占总数的63.9%;革兰阴性杆菌27株,占31.4%;其他菌株4株,占4.7%;本组分离到的86株细菌中,耐药菌株44株,占51.2%。结论新生儿败血症菌群分布仍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但向革兰阴性杆菌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致新生儿败血症的耐药菌株比例越来越高,建议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及时采集标本送检。
- 孙静王岩于洪涛马洪刚
- 关键词:抗药性细菌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