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亮

作品数:26 被引量:125H指数:8
供职机构: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库蚊
  • 6篇杀虫
  • 6篇杀虫剂
  • 5篇抗药
  • 5篇抗药性
  • 5篇抗药性研究
  • 4篇三带喙库蚊
  • 3篇淡色库蚊
  • 3篇市售
  • 3篇防制
  • 3篇LC50
  • 3篇常用杀虫剂
  • 2篇毒性
  • 2篇伊蚊
  • 2篇诱蚊诱卵器
  • 2篇志贺菌
  • 2篇中毒
  • 2篇杀虫气雾剂
  • 2篇蚊虫
  • 2篇蚊类

机构

  • 26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宝鸡市疾病预...
  • 1篇西安市疾病预...
  • 1篇汉中市疾病预...

作者

  • 26篇孙亮
  • 13篇孙养信
  • 7篇佘建军
  • 6篇安翠红
  • 6篇吕文
  • 5篇刘东立
  • 5篇岳永杰
  • 4篇石一
  • 4篇阮春来
  • 3篇马国柱
  • 3篇关蓉晖
  • 3篇刘长宏
  • 3篇张铮
  • 3篇李文涓
  • 2篇张晓玲
  • 2篇吕永杰
  • 2篇郭美丽
  • 2篇陈宝宝
  • 2篇王安礼
  • 2篇史伟

传媒

  • 9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中华卫生杀虫...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中市三带喙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了解汉中市三带喙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方法用区分剂量法进行抗性检测;测定常用药物对三带喙库蚊的LC50。结果三带喙库蚊对敌敌畏、溴氰菊酯均已达到高抗水平,对氯菊酯达到中抗水平,对氯氰菊酯、DDT较为敏感;DDT、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双硫磷、残杀威对三带喙库蚊的LC50分别为0.221、9.212、0.006、0.026、0.008、0.003、1.747、12.079mg/L。结论灭蚊工作避免使用敌敌畏和溴氰菊酯,应注重综合防治。
孙养信岳永杰郭逢春孙亮安翠红
关键词:三带喙库蚊杀虫剂抗药性LC50
3种抗凝血灭鼠剂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比较杀鼠迷、溴鼠灵和敌鼠钠盐3种毒饵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单笼饲养有选择给饵法测定3种毒饵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计算摄食系数和实验室校正死亡率;选择定边县一养鸡场、西安市南郊2个疗养院作为灭鼠现场,用粉迹法测定鼠密度,采取一次性投饵,计算3种毒饵的现场校正灭鼠率。结果杀鼠迷、溴鼠灵、敌鼠钠盐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61、0.24和0.51,分别达到A级、B级和A级,实验室校正死亡率均为100%,达到A级;现场校正灭鼠率为91.34%、80.94%和88.39%,分别达到A级、B级和B级。结论3种抗凝血灭鼠剂均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但杀鼠迷毒饵灭鼠效果优于其他2种。
孙亮范锁平佘建军阮春来安翠红岳永杰
关键词:杀鼠迷敌鼠钠盐适口性灭鼠效果抗凝血灭鼠剂
咸阳市三带喙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咸阳市三带喙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方法用半数致死量法测定三带喙库蚊幼虫对8种杀虫剂的LC50,并与省内其他地区及实验室品系进行比较。结果 DDT、敌敌畏、氯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双硫磷、残杀威对咸阳市三带喙库蚊的LC50分别为0.227、51.682、0.056、0.033、0.0150、.004、19.550、18.906 mg/L。与近期测试最低值地区相比,抗性倍数为1.16~11.73,敌敌畏、氯菊酯、氯氰菊酯、双硫磷、残杀威对咸阳市三带喙库蚊的LC50均为最高水平。结论咸阳市三带喙库蚊对常用杀虫剂均产生抗药性,该地区三带喙库蚊防治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孳生地治理为主,化学治理宜采用复配杀虫剂。
孙养信吕文孙亮
关键词:三带喙库蚊杀虫剂抗药性LC50
农村寄宿制学校宋内志贺菌菌痢暴发及全基因组溯源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对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感染性腹泻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及分子溯源分析,为科学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感染性腹泻事件开展现场调查,描述疫情三间分布,分析流行特征。采集病例肛拭子标本、剩余食物、环境及水源标本,进行病原分离鉴定。选择代表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全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单核苷酸多态(SNP)分析,预测毒力基因谱及耐药基因谱。结果 2017年8—9月报告的3起疫情共发病282例,以发热、腹泻为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症状不明显,均为学生群体,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肛拭宋内志贺菌检出率为62.22%(56/90),肛拭ipa H基因检测阳性率为69.70%(46/66),环境样本阳性率为12.31%(8/65);PFGE,全基因组MLST,SNP分析表明,3起疫情代表菌株不同源。毒力基因预测共有12种毒力基因。耐药基因预测有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的耐药基因。结论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宋内志贺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暴发之间无直接关联,病原菌毒力基因谱与国内常见宋内志贺菌特征一致,存在多重耐药基因。
刘东立张义马国柱曹磊石一李文涓刘长宏史伟王舒张铮宁少奇孙亮关蓉晖张同军刘峰
关键词:痢疾疾病暴发流行
诱蚊诱卵器和光催化捕杀蚊蝇器在蚊虫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白纹伊蚊分布边界地区的蚊类种群及生态习性;评价诱蚊诱卵器和光催化捕杀蚊蝇器在蚊虫现场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7-9月在3个调查点选择6种不同生境,布放诱蚊诱卵器以诱获白纹伊蚊成虫及卵;布放光催化捕杀蚊蝇器捕获各种成蚊。结果宝鸡、韩城市发现白纹伊蚊分布。诱蚊诱卵器调查平均诱蚊诱卵指数(MOI)为17.92;白纹伊蚊繁殖高峰期在8月,以山地林地MOI最高,为33.20。光催化捕杀蚊蝇器在黄陵、宝鸡、韩城市共捕获成蚊925只,分属5属8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构成比为76.11%。淡色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在各种环境均有分布,三带喙库蚊在养殖耕种区分布较多。结论白纹伊蚊分布边界与历史资料一致。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为上述地区主要蚊种。诱蚊诱卵器和光催化捕杀蚊蝇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孙养信李旭龙佘建军孙亮
关键词:诱蚊诱卵器白纹伊蚊蚊类种群
咸阳市淡色库蚊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及防制对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咸阳市淡色库蚊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淡色库蚊幼虫对5种杀虫剂的24h死亡率。结果咸阳市淡色库蚊对DDT、敌敌畏、氯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均达到高抗以上,24h死亡率分别为23.45%、14.02%、28.77%和25.00%;对氯氰菊酯的抗性达到中抗以上,24h死亡率为58.63%。结论咸阳市淡色库蚊对5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今后在这些地区进行蚊虫防治时应考虑换用其他种类的杀虫剂。
孙亮吕文孙养信
关键词:淡色库蚊抗药性
陕西省白纹伊蚊分布边界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调查白纹伊蚊在陕西省分布的西北边界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结果白纹伊蚊在宝鸡、韩城市广泛分布于各类生态环境,在陇县、铜川市主要分布于废旧轮胎堆放处等特殊场所,宜君、黄陵、宜川等县未发现白纹伊蚊。该蚊活动高峰宝鸡市在8月,韩城市在9月。温度可能是决定白纹伊蚊分布北界稳定的限制气候因子。结论白纹伊蚊在陕西省分布的西部边界到宝鸡市,北部边界到陇县、铜川市(王益区)、韩城市连线地带。白纹伊蚊监测采用帐诱法和诱蚊诱卵器法可获得可靠结果,诱蚊灯法不适宜作为白纹伊蚊监测,本调查也为蚊虫防制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孙养信佘建军孙亮阮春来
关键词:白纹伊蚊影响因素
西安市市售8种卫生杀虫气雾剂对家蝇的灭效观察
2004年
目的 作者采用玻璃柜喷雾法 ,对市售 8种卫生杀虫气雾剂杀灭家蝇的效果进行了测试 ,结果KT50在 0 .4 5分钟~ 1.2 4分钟之间 ,2 4小时死亡率均为 10 0 %。其中金博杀虫气雾剂、“彩虹”轰炸机杀虫气雾剂、枪王杀虫剂的击倒速度明显高于其它卫生杀虫气雾剂。
孙亮郭美丽
关键词:家蝇杀灭效果
雾化消毒机对物体表面喷雾消毒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研究某二氧化氯雾化消毒机对密闭空间内物体表面消毒的最佳作用浓度、时间及其消毒效果。方法 以布片和金属片为载体,研究二氧化氯300、400和500 mg/L时,3个不同作用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实验室杀菌效果;模拟现场试验研究二氧化氯300和400 mg/L喷雾消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现场试验选择密闭空间内物体表面样本30组,用二氧化氯400 mg/L喷雾消毒效果,计算杀灭对数值。结果 二氧化氯400 mg/L对布片载体(喷雾消毒15 min,密闭作用10 min)、金属载体(喷雾消毒25 min,密闭作用1 h)上3种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3.00。模拟现场试验中,二氧化氯400 mg/L喷雾消毒15 min,密闭作用10 min, 3次试验的杀灭对数值>3.00,在同样的条件下,现场试验中30个不同试验位点的杀灭对数值>1.0。结论 该雾化消毒机使用二氧化氯400 mg/L,喷雾消毒25 min,关机后密闭作用1 h,对密闭空间内物体表面可达到标准要求的消毒效果。
蒋丽娟孙亮张晓玲陈宝宝
关键词:二氧化氯
陕西省市售肉与肉制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与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对陕西省市售生肉类(猪、牛、禽、羊肉)与非包装熟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分布趋势监测分析,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加强食品生产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PM)和HACCP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监测点内农贸市场、超市、餐馆等市售生肉与非包装熟肉制品,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下称单增李斯特)、O157:H7出血性大肠杆菌(下称O157)及弯曲菌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结果:从采集的1175份四类生肉样品中,分离出目标致病菌633株,最高检出率79.02%,最低检出率32.12%,平均检出率53.87%。544份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样品中,分离出目标致病菌86株,检出率15.81%。二者均以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高,沙门菌次之。检出的237株沙门菌经血清学鉴定,分属9个血清群或亚群、32个血清型,并检出陕西省未曾报道过的新血清群或血清型。结论:通过连续7年对陕西市售生肉类与非包装熟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主动监测,肉与肉制品的卫生状况堪忧,是导致食源性疾病或食物中毒的高危食品,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测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王安礼马国柱李雪梅刘长宏岳永杰石一孙亮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食品污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