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夫
- 作品数:29 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干扰素对上颌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评价2种辅助治疗方案对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生存分析。上颌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患者165例,分为3组:Ⅰ组,单纯手术作为对照组,50例;Ⅱ组:手术+干扰素-α2b治疗组,78例;Ⅲ组:手术+干扰素-α2b+氮烯咪胺治疗组,37例。所有患者AJCC2000分期均为Ⅱ、Ⅲ期。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预后因素筛选,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治疗措施下各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Log-rank法用于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3年总生存率为4%,其中Ⅰ组为3%,Ⅱ组为4.5%,Ⅲ组为5.7%。肿瘤厚度(P<0.001,RR=2.696)、有无破溃(P<0.001,RR=2.068)、淋巴结转移(P<0.001,RR=1.710)和治疗方法(P<0.001,RR=0.395)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2种辅助治疗方法对提高生存率均有显著影响(P均<0.01),但2年后作用逐渐减退。2种辅助治疗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P=0.925)。结论:2种辅助治疗措施对提高生存率的影响在2年内显著,随时间逐渐消失。干扰素-α2b+氮烯咪胺方法效果并不优于单纯使用干扰素-α2b。
- 刘云生张文东杨春惠孙亚夫耿波袁奎封
-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口腔黏膜干扰素-Α2B
- 微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2005年
- 目的探讨微小型钛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微型和小型钛板对198例颌面部骨折施行坚固内固定术,根据骨折部位采取不同入路的切口,并对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等进行探讨.结果19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3个月~6a,患者面形及咬(牙合)关系均获得恢复及改善,疗效满意.结论手术切口隐蔽,符合医学美学要求;微型和小型钛板骨折固定技术操作简单、省时,固定稳定可靠;术后无需颌间固定,即时或早期恢复咀嚼功能;正确的固定技术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唐建民商红国孙亚夫王国相李志刚
- 关键词:微型钛板小型钛板颌面部骨折坚固内固定
- 腭裂病人术后腭咽闭合的X线造影观察
- 1994年
- 对3种不同术式修复的60例腭裂患者进行了咽腔X线造影,指出了3种术式各自的优缺点。作者提出如选择咽后壁瓣手术,术前应行咽腔造影,根据咽侧壁运动情况设计瓣的宽度。
- 孙亚夫王雅娴
- 关键词:腭裂外科手术X线造影X线诊断
- 某医院门诊口腔科器械细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02年
- 赵荣贞孙亚夫张红宋培珍季桂喜
- 关键词:门诊口腔科器械细菌污染
- 微小钛板对颌面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钛接骨板在颌面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型和小型钛板对198例颌面骨骨折进行了坚固内固定,对多种手术切口及人路、复位方法、坚固内固定部位及方式、固定技术技巧、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等进行了讨论,结果术后随访...
- 唐建民孙亚夫商红国王国祥
- 关键词:颌面骨骨折坚固内固定
- 文献传递
- 应用X线行咽腔造影对三种腭裂手术方法的探讨
- 2003年
- 我们对60例患者应用3种不同手术方法行腭裂修复术,并对术后咽腔X线造影摄片并进行测量,进行对比分析,给予评价.现报告如下.
- 孙亚夫王玉玲王国相王雅娴
- 关键词:X线检查腭裂手术方法腭咽环扎术
- 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12例报告
- 2002年
- 孙亚夫李志刚
- 关键词:口腔癌软组织缺损舌瓣手术方法
- 口腔器械污染状况和消毒效果调查被引量:69
- 2004年
- 目的 了解临床常用口腔器械污染状况 ,比较 3种消毒方法的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比较紫外线消毒器、碘酊、乙醇涂擦和蒸汽压力灭菌灭菌效果。结果 4种常规器械细菌检出率最高为口镜 6 10CFU/件 ,HBsAg阳性率 10 6 % ;蒸汽压力灭菌 134℃ 2 0min能彻底灭菌。结论 口腔器械污染严重 ,蒸汽压力灭菌法是目前理想的灭菌方法。
- 孙亚夫赵荣贞王玉玲宋培珍季桂喜王晓晨
- 关键词:口腔器械污染消毒
- 口腔科高速手机三种消毒方法效果比较
- 2002年
- 赵荣贞孙亚夫张红宋培珍
- 关键词:消毒方法
- P^(16)抑制基因在腮腺多形性腺瘤预后判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 P1 6 基因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及在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S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对 P1 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蛋白表达进行定量检测 ,结合肿瘤细胞核形态学参数等相关数据 ,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多形性腺瘤的发生与 P1 6抑制基因密切相关 ,P1 6蛋白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紧密相关 ,与肿瘤生长时间呈负相关 ,P1 6蛋白的低表达、缺失可导致肿瘤的恶性发展 ,使其生物学行为恶化。结论 P1 6 抑制基因与多形性腺瘤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 ,P1 6 蛋白可作为肿瘤分级和区别肿瘤增殖潜能的有效指标。 P1 6 蛋白缺失及低表达者应视为预后较差 。
- 李志刚孙亚夫孙德刚唐建民国娥香王国相刘风军
- 关键词:多形性腺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