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繁鹏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地压
  • 4篇冲击地压
  • 3篇工作面
  • 2篇深部
  • 2篇瓦斯
  • 2篇煤层
  • 2篇煤层群
  • 2篇近距离煤层
  • 2篇近距离煤层群
  • 2篇孤岛工作面
  • 1篇底板
  • 1篇地压防治
  • 1篇支护
  • 1篇支护方法
  • 1篇深部开采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钻孔爆破
  • 1篇开滦矿区
  • 1篇控制机
  • 1篇控制机理

机构

  • 5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开滦(集团)...

作者

  • 6篇孔繁鹏
  • 4篇潘立友
  • 3篇陈理强
  • 2篇张若祥
  • 1篇刘先贵
  • 1篇许兆喜
  • 1篇刘占春
  • 1篇张普田
  • 1篇姬超文
  • 1篇张瑞玺
  • 1篇蒋金泉
  • 1篇谷孟平
  • 1篇梁和平
  • 1篇章之燕

传媒

  • 2篇煤炭学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科技资讯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缺陷法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针对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事故频发的问题,通过在孤岛工作面高应力区域采用缺陷法防治冲击地压的技术,在孤岛工作面采用人为缺陷体转移应力场,在应力场转移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持续、缓慢的释放,并且能够形成卸压保护区,降低冲击地压危险性。采取卸压巷、爆破钻孔、大直径钻孔等人为缺陷技术方法,能够有效起到应力向工作面深部转移、能量释放的效果,并采用主动应力监测技术进行了效果检验。观测结果表明:通过缺陷体预先卸压,应力得到了有效降低与转移,工作面未出现应力积聚的现象。
潘立友张若祥孔繁鹏
关键词: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
深部不规则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我国建井较早的矿井逐渐进入深部开采,由于老矿井的以前的开采布局不合理、断层的影响、回收煤柱等影响形成了不规则孤岛工作面;部分井田新建矿井的煤层埋藏较深,新建矿井前期为了保护地面建筑物等原因,为防止地面沉陷采取的条带开采结...
孔繁鹏
关键词:冲击地压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开滦矿区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缺陷法防治技术研究
张瑞玺潘立友姬超文刘先贵张普田蒋金泉章之燕梁和平谷孟平刘占春许兆喜陈理强孔繁鹏
该课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现场试验研究,对开滦矿区深部开采的冲击地压的成因、类型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对高应力煤层的应力场和动压能量释放规律进行了合理预测,确定了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划分方法和巷道合理位置及支...
关键词:
关键词:冲击地压防治钻孔爆破支护方法
构造型近距离煤层群底板瓦斯抽放巷控制机理与应用被引量:13
2011年
针对构造型近距离煤层群的地质条件,建立了构造区底板瓦斯抽放巷屈曲破坏的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当巷道顶底板所受轴向压力大于0.8倍使梁达到屈曲的最小轴向压力时,变形明显增大;顶底板变形破坏导致两帮出现压缩破坏;巷道围岩破坏的发展与支承压力转移程度密切相关。结合力学分析、理论研究和矿井巷道围岩与开采环境条件,提出了底煤层开采动压产生裂隙导通上煤层瓦斯通道的底板瓦斯抽放巷控制机理与支护新技术,确定近距离煤层群两工作面巷道的相对距离为35 m,达到了近距离煤层群巷道掘进与工作面开采的瓦斯立体抽采的要求,既控制了瓦斯浓度,实现了安全开采,又保证了民用瓦斯用量。
潘立友张若祥黄寿卿陈理强孔繁鹏
关键词:近距离煤层群瓦斯底板
深部工作面构造区域冲击地压缺陷技术研究
2012年
围绕深部工作面构造区域冲击危险性问题,对工作面地质条件和开采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根据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受力状况,建立了相对应的力学分析模型,分析得出了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的破坏准则。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在工作面建立了以缺陷技术为主的冲击地压防治方案,为安全开采提供了帮助。
石俊生孔繁鹏
关键词:深部冲击地压
近距离煤层群高瓦斯工作面瓦斯立体抽放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16
2012年
针对近距离煤层群高瓦斯工作面的地质和开采条件,建立了高瓦斯工作面巷道掘进期间和工作面推采期间的瓦斯立体抽放巷模型。巷道掘进期间采用预掘内错底板低位巷或内错顶板高位巷并布置穿层钻孔或布置随掘进的瓦斯抽放钻场进行瓦斯的立体抽放;工作面推采期间采用内错顶板高位巷穿层钻孔和工作面巷道顺层钻孔预抽瓦斯的立体抽放技术。以瓦斯立体抽放模型为基础,结合矿井实际地质条件、矿井巷道围岩与开采环境条件和技术工艺条件,进行了瓦斯立体抽放的实地实验和应用,确定瓦斯抽放巷的垂距和内错距离为15 m、高位巷钻场间距100 m、顺层钻孔间距2 m等参数;并进行了保护层瓦斯的预抽。通过瓦斯立体抽放实现了巷道掘进与工作面开采的瓦斯抽放要求,既控制了本煤层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实现了安全开采,又释放了上部煤层的瓦斯。
潘立友黄寿卿陈理强孔繁鹏
关键词:煤层群瓦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