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银
- 作品数:50 被引量:40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胸腹水脑脊液中结核杆菌的检测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为临床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结核杆菌的检测寻找一个敏感、快速、可靠的实验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直接涂片、血清抗体检测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 )方法 ,对 85份结核患者和 13 1份非结核患者脑脊液和胸腹水标本中结核杆菌和抗结合抗体进行分析 ,其中胸水 67份 ,腹水 2 1份 ,脑脊液 12 8份。 结果 临床治疗性确诊的 85例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患者的胸腹水脑脊液标本 ,FQ -PCR检测出 5 3例结核杆菌检出阳性(FQ -PCR) ,阳性率为 62 .4% ,13 1例非结核患者均为阴性 ;85例结核患者胸腹水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 11例阳性 ,阳性率仅为 13 .0 % ,13 1例非结核性标本中 ,结核抗体检出 3 6例阳性 ,假阳性率达 2 7.4%。 结论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较 ,具有快速、灵敏、高特异性等优点 ,并能克服一般聚合酶链反应假阳性多的缺点。
- 周辉龚志军钟白云段友斌唐发清唐银
- 关键词:FQ-PCR结核杆菌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
- 临床厌氧菌感染的病原学探讨
- 1994年
- 临床厌氧菌感染的病原学探讨解放军第一六九医院陆秀荣,李本连,唐银,何学贤,黄金元厌氧菌感染为正常菌群所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日益受到重视(1)。我们采集疑有厌氧菌感染者的标本421份进行培养,以探讨其病原学诊断问题。1材料与方法1.1培养基改良GAM羊血...
- 陆秀荣李本连唐银何学贤黄金元
- 关键词:厌氧菌病原学试管法
- 溴化乙啶-端粒重复扩增法检测端粒酶活性被引量:3
- 1999年
-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适合于临床需要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我们以溴化乙啶染色来显示PCR产物的电泳结果, 并将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本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 37 °C的延伸温度, PCR循环数为40 次, 样品所含蛋白浓度为075 g/L。实验结果表明本法特异性好(90% )、灵敏度高(87% )、时间短、费用低、易操作、无放射性危害,便于广泛开展。
- 伍勇陈正炎唐银
- 关键词:端粒酶溴化乙啶聚合酶链反应肿瘤
- 诊断原发性肝癌多因素判别公式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建立原发性肝癌 (PHC)多因素判别公式 ,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测定 48例对照组患者 ,44例PHC患者血清七项生化指标。利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Bayes多因素两类判别分析 ,建立一般和逐步判别方程各两个。结果 :一般判别方程诊断符合率 86 .96 % ,灵敏度 77.2 7% ,特异性 95 .83%。逐步判别方程诊断符合率 84.78% ,灵敏度 79.5 5 % ,特异性 89.5 9%。结论 :通过加强对肝病患者的监测 ,定期检查患者各项指标 ,利用判别公式 ,可以达到准确诊断PHC的目的。
- 易斌罗建清唐银黄宇丹
- 关键词:肝肿瘤
- 全文增补中
- 益气解毒颗粒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益气解毒颗粒抑制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分子机制。 方法 将鼻咽癌细胞系HNE1接种至BABL/c裸小鼠 ,待移植瘤生长至一定大小 (约 1cm× 1cm× 1cm) ,灌喂益气解毒颗粒药液 (按人口服药量换算鼠的给药量 ) ,一个疗程 ( 3 0d)后处死裸鼠 ,解剖获取肿瘤组织 ,测量瘤体体积大小 ,称量瘤体重量。取 10 0mg瘤体组织 ,提取总RNA后逆转录标记成cDNA探针 ,与 5 88个基因的AtlasTMHumanCancercDNAArray杂交 ,灰度扫描杂交信号及统计分析差异。 结果 益气解毒颗粒药液能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灌喂中药组瘤体积和重量分别为 ( 0 .2 0 7± 0 .0 2 3 )cm3 和 ( 0 .13 2± 0 .0 2 1)g ,对照组为 ( 1.3 42± 0 .2 98)cm3 和 ( 1.0 17± 0 .0 15 )g(P <0 .0 5 ) ,抑制率为 84.5 8%。HumanCancercDNAArray分析发现 ,益气解毒颗粒组有STK1、MAPK1、CDK1等 19个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核转录因子、DNA修复相关基因表达下调。有Caspase、TNFR -1、FADD等与细胞凋亡、角化蛋白死亡受体相关基因表达上调 ,部分基因表达与未用药组组织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 结论 益气解毒颗粒抑制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形成 ,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内重要的核转录因子、细胞分裂增殖、细胞周期、DNA修复和?
- 唐发清龚志军周辉田道法吴尚辉梁湘辉唐银
- 关键词:鼻咽癌基因表达益气解毒颗粒
- 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现状及机制研究进展
-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广谱、强效抗菌剂,对淋球菌有极强的抗菌活性,故自问世以来,便一直用于治疗元并发症淋病,对淋病的有效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近年来,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导致临床上...
- 邹明祥唐银刘文恩
- 关键词:淋球菌氟喹诺酮类药物细菌耐药监测耐药机制分子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尿中香草扁桃酸含量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建立测定尿中的香草扁桃酸 (VM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Nova PakC18柱为分析柱 ,流速是 0 9ml·min-1,流动相为 40mmol·L-1NaH2 PO4 液 (内含Na2 EDTA和辛基磺酸钠各为 5 0mg·L-1,pH3.0 ) ,采用电化学检测器和利用内标法测定了 30例正常人 2 4h尿中的VMA含量。结果 :当VMA浓度为 5~ 2 0 0 μmol·L-1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VMA的平均回收率为 99 1% ,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 5 8% ,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 7 7% ,最低检出量是 5 3 2μg。标本量为 10 0 μl时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 2 8μmol·L-1;正常人 2 4h尿中VMA含量为 (18 13± 6 17) μmol。结论 :该方法能准确测定尿中VMA含量 ,适合临床常规应用。
- 曾立明唐银沈阗
- 关键词:HPLC香草扁桃酸尿检测
- 1912例孕妇TORCH感染情况的调查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为了解长沙地区孕妇TORCH(TOX、CMV、HSVⅠ、HSVⅡ及RUV )感染情况及规律。 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对 2 0 0 1年 7月~ 2 0 0 3年 11月期间来湘雅医院产前检查的 1912例孕妇进行TORCH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分析。 结果 TOX、CMV、HSVⅠ、HSVⅡ及RU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6.86%、2 .46%、3 .2 9%、7.3 7%及 3 .61% ;每年 11月~次年 1月和 2~ 4月份分别为TOX和CMV感染的相对高发期 ,HSVⅠ、HSVⅡ及RUV的感染无明显的季节差异 ;TOX和HSVⅡ为长沙地区孕妇TORCH感染首犯。 结论 妊娠妇女对TORCH一类存在一定的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应对其进行适当的预防性的治疗 ,并可以考虑把早妊期尽量避开TORCH感染相对高发期 ,以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 龚志军周辉梁湘辉彭思红邓红丽唐银
- 关键词:孕妇TORCH
- 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0年
- 伍勇唐银蒋志强陈正炎
- 关键词:膀胱肿瘤端粒酶细胞学
- 狼疮肾炎患者的sHLA-Ⅰ类分子定量检测及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 2001年
- 目的 :定量检测狼疮肾炎 (LN)患者的sHLA -Ⅰ类分子水平 ,并对其变化的可能机制从分子水平作初步探讨。方法 :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浆的sHLA -Ⅰ类分子水平 ;RT -PCR检测PBMCHLA -Ⅰ类分子α链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2 3例LN患者的血浆sHLA -Ⅰ类分子水平为 (96 1.40± 32 4.2 4) μg/L ,LN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增高 (P <0 .0 1) ;LN患者PBMCHLA -Ⅰ类分子α3 结构域 -C末端及变位剪接片段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1,P <0 .0 5 )。结论 :LN患者血浆的sHLA -Ⅰ类分子水平明显增高 ,增高的可能机制之一是PBMCHLA -Ⅰ类分子α链变位剪接 ,使得 39KD的sHLA
- 钟白云查国章唐银余平
-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