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萍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7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量计
  • 4篇大气密度
  • 3篇大气成分
  • 2篇地磁
  • 2篇地磁扰动
  • 2篇准直器
  • 2篇自然大气
  • 2篇污染
  • 2篇管壳
  • 2篇航天
  • 2篇航天器
  • 2篇飞船
  • 2篇磁扰
  • 1篇地磁暴
  • 1篇电流
  • 1篇电路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器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探测器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13篇唐萍
  • 8篇秦国泰
  • 7篇陈华姣
  • 6篇何玉梅
  • 5篇朱光武
  • 5篇李永平
  • 5篇李永平
  • 3篇谭倩倩
  • 2篇曾宏
  • 2篇李佳
  • 2篇吴阳
  • 1篇张龙
  • 1篇李佳
  • 1篇郭小庭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技...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载人航天
  • 1篇2008年中...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宽量程微电流对数检测电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量程微电流对数检测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10<Sup>-12</Sup>A~10<Sup>-6</Sup>A微弱电流的对数快速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依次串联连接的滤波电路、对数变换电路、零点补偿...
李永平何玉梅郭小庭唐萍陈华姣
文献传递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表面污染物质沉积探测数据及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航天器进入空间环境以后,表面和内部材料通过解吸和放气过程会迅速释放出在地面环境和材料加工中所吸附的气体分子和颗粒,再沉积到航天器表面,形成污染物质层。这种现象会对航天器上一些技术分系统(如能源系统、光学遥感系统、温控系统等)产生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携带了微质量计,首次在载人航天轨道上就位监测飞行器表面污染物质沉积及其变化,证实了这种污染现象和污染物质的存在。探测数据分析表明,飞行器表面污染物质沉积量随时间累积增长,在三次交会对接期间尤为显著,同时表面沉积量增长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姿态变换对其影响有待进一步讨论。
唐萍朱光武秦国泰陈华姣李永平
关键词:目标飞行器沉积量
火星尘暴探测
火星尘暴会引起全球规模的尘暴,强度大、周期长,覆盖范围广,火星大气尘埃环境对登陆在其表面的登陆器或漫游器及有效载荷有重要影响,构成了火星着陆器的危险之一。研究火星尘暴,可为建立火星尘埃输运模型、探索火星表面与大气的相互作...
唐萍秦国泰
关键词:火星尘暴
文献传递
空间用四极滤质器及同时获得大气密度和大气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卫星、飞船及深空探测器的空间用四极滤质器以及同时获得航天器运行轨道空间自然大气密度和自然大气成分的方法,其包括:离子源组件、四极杆组件、芯柱组件和传感器管壳;其中离子源组件包括离子源、屏蔽栅、离子注入栅...
李永平何玉梅陈华姣李佳谭倩倩唐萍吴阳
文献传递
地磁扰动期间热层大气N2数密度异常增变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天宫一号轨道大气环境探测器的在轨探测数据,分析了2012年3月和10月地磁扰动期间的热层大气成分数据,对磁暴期间N2异常增变的涨幅、时间、空间特性,低纬地区N2异常增变特点,以及冬夏半球N2异常增变的差异进行探讨,探讨认为:N2数密度的异常增变与地磁扰动及其扰动程度密切相关,增变现象通常出现在夏半球高纬区域上空,磁扰期间所出现的N2数密度异常增变现象与地磁扰动对热层大气加热机理紧密相关.
李永平朱光武秦国泰陈华姣何玉梅唐萍李佳谭倩倩
关键词:大气成分地磁暴大气密度
不同高度和不同地磁扰动期间热层大气密度模式值与探测值的显著差异被引量:13
2014年
热层大气密度是空间大气环境的重要参数,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开发了多种大气模式,但其误差普遍较大,尤其在磁暴期间偏差值甚至超过100%.本文利用中国星载大气密度探测器和CHAMP卫星加速度计在轨获得的连续探测数据,针对近10年(2003--2014)中多次强磁暴事件和多次中等强度扰动事件,即2003年11月、2004年7月和2005年8~9月多次强磁暴事件(Kp值均达到9),2006年4月、2012年4月的两次中等强度磁暴事件(Kp值分别达到7和6),分析和比对不同强度磁扰事件期间不同高度全球大气密度就位探测值与模式值(NRLMSISE00)之间的差别.在2005年8月24日强磁扰事件中,560km高度中国卫星就位探测值上涨幅度约2~3倍,扰动区中的增变比高达5.7倍,375km高度CHAMP卫星就位探测值上涨幅度约0.8倍,扰动区中增变比达4.0倍,期间大气密度模式值不仅没有出现明显的涨落,更没有出现强烈的区域扰动;在2003年11月和2004年7月的强磁扰事件中,CHAMP卫星就位探测值均有显著涨变和强烈扰动变化,而模式值无明显扰动变化;在中等强度磁扰事件中,高度560km附近就位探测值在北、南半球高纬地区显著上涨,远高于模式值,高度350km附近就位探测值在地球阴影区域显著上涨,上涨幅度也大于模式值.分析结果表明现有大气模式对地磁扰动(尤其是强磁暴事件)期间全球热层大气密度的响应并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改善.
李永平朱光武秦国泰唐萍何玉梅
关键词:地磁扰动大气密度大气模式大气探测
航天器表面污染物质沉积变化和控制因子评估被引量:3
2015年
航天器进入空间环境以后,空间环境分子污染和颗粒污染形成了航天器表面污染层,从而对航天器的各技术分系统产生不同的负面影响.介绍了中外中轨道航天器表面污染物质沉积变化在轨探测结果,并对污染物质沉积量变化和控制因子做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污染物质沉积量在航天器入轨初期的1~2年内受航天器自身出气物质量、放气速率、表面温度及所处的气流方向等因子所控制.初期沉积量大,正是受到航天器入轨后自身出气量大、放气速率较高的控制,同时迎风面比背风面沉积量大.入轨后期表面沉积量长期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降变或缓慢涨落,而且具有全向性特征,因此探讨了具有全向性影响能力的控制因子相关特性,其中高能粒子通量和太阳紫外辐射通量变化可能是主要控制因子.
唐萍朱光武秦国泰李永平何玉梅
航天器表面诱导环境和监测
航天器被发射入轨后,进入了真空状态的空间环境中,其表面和内部材料的吸附气体分子和颗粒会解吸逸出;同时航天器在轨运行时,会有调轨调姿动作,当这些推力器点火工作时会排放出气体和颗粒;再加上空间环境诸多因素,如:太阳紫外辐射,...
秦国泰曾宏唐萍李永平陈华姣
文献传递
航天器表面沉积污染物质质量探测被引量:2
2014年
航天器被发射入轨后,其表面和内部材料吸附的气体分子和颗粒会解吸逸出;同时航天器在轨运行时,会有调轨调姿动作,当这些推力器点火工作时会排放出气体和颗粒;再加上空间环境诸多因素,如:太阳紫外辐射、原子氧、高能粒子和空间碎片等与航天器表面相互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剥蚀、溅射所产生的气体分子和颗粒.它们会在航天器表面附近形成气体和颗粒云团,并被称为航天器表面诱导环境.诱导环境中一些有害气氛通过输运和扩散到航天器敏感表面,并被吸附和黏着形成随时间增长的累积污染层,使航天器上相关的技术分系统性能衰减,效率下降,严重者甚至失灵,影响到航天器在轨有效工作寿命和品质.本文介绍了微质量计应用于航天器表面诱导环境沉积质量监测技术,论述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所研制的星载微质量计的探测原理、基本性能和地面验证校准情况,推出了中轨道高度航天器表面污染物质沉积质量及其变化在轨探测数据初步结果.
唐萍侯建文朱光武秦国泰李永平陈华姣
空间用四极滤质器及同时获得大气密度和大气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卫星、飞船及深空探测器的空间用四极滤质器以及同时获得航天器运行轨道空间自然大气密度和自然大气成分的方法,其包括:离子源组件、四极杆组件、芯柱组件和传感器管壳;其中离子源组件包括离子源、屏蔽栅、离子注入栅...
李永平何玉梅陈华姣李佳谭倩倩唐萍吴阳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