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龙寿
- 作品数:25 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不同压裂介质影响下绝对应力测值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2
- 2013年
- 为研究不同压裂介质影响下的绝对应力测值,利用大尺寸真三轴模拟水压致裂试验系统,用清水及密度分别为1.1、1.2、1.3、1.4 g/cm3的泥浆介质对400 mm×400 mm×400 mm的花岗岩试样进行了水压致裂室内试验,成功获取了连续的压力-时间曲线。利用6种方法识别压力-时间曲线的闭合压力点,与实加最小水平主应力(h S 5 MPa)对比,得出单切线等4种方法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在考虑试验系统柔度影响前提下,对比了实测和理论重张压力;最后分析了在持续泵压作用下岩石裂缝延伸的压力。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1.1、1.2 g/cm3的泥浆介质对压力特征参数的取值影响较小,误差不超过1 MPa,但密度为1.3、1.4 g/cm3的泥浆介质对特征参数值影响很大。试验结果对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技术在不同压裂介质影响下的适用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周龙寿丁立丰郭啟良
- 关键词:水压致裂
- 褶皱冲断带时空演化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9年
- 利用库仑临界锥角理论和沙箱物理模拟进行褶皱冲断带的研究时,通常忽略了楔形体介质的内聚力.岩石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岩石内聚力通常在几到几十兆帕范围内变化.楔形体介质强度的变化是否会影响褶皱冲断带的时空演化?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立了岩石内聚力分别是10MPa、20MPa和50MPa的3个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型包含了楔形体介质的弹塑性材料非线性和底部滑脱带的接触非线性.该模型考虑了不同介质强度、底部滑脱带摩擦、重力和边界构造加载的影响,更为符合实际.计算结果表明,岩石内聚力为10MPa时,楔形体内的断坡首先在楔形体近端产生,从近端依次向远端发展;岩石内聚力是20MPa时,断坡开始在楔形体近端产生,随后在远端也开始形成,最后由两端向中间汇聚;岩石内聚力是50MPa时,断坡先从楔形体远端形成,从远端向近端依次发展.我们还讨论了底部滑脱层倾角对褶皱冲断带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底部滑脱面倾角易产生由近端向远端演化的样式,中等滑脱面倾角易产生两端向中间演化的样式,较高滑脱面倾角易产生由远端向近端演化的样式.我们得到了三种不同的褶皱冲断带时空演化的模式,其结果可以用来解释青藏高原东北缘依次向北东方向发展的海原-六盘山断层、天景山断层、烟筒山断层系统的时空演化.
- 周龙寿周龙寿胡才博孟秋胡才博石耀霖
- 关键词:弹塑性模型褶皱冲断带青藏高原东北缘
- 一种地质探测设备用托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探测设备用托架,包括底板,所述滑板与导向槽的左壁之间通过调节装置连接,且安装板与底板之间设有止动装置。然后锤击防滑块,将固定杆插入地面固定,通过安装口,将勘探设备固定在滑板上,勘探设备的工作部位伸...
- 周龙寿
- 文献传递
- 原地应力测量水压致裂法和套芯解除法技术规范
-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水压致裂法和套芯解除法进行原地应力测量的技术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下工程中获取原地应力资料的场点测量,水压致裂法二维测量用于获知钻孔轴横截面上的平面应力大小和方向;水压致裂法三维测量与套芯解除法用...
- 主要 郭啟良杨树新丁立丰王成虎李兵张彦山王建新包林海周龙寿张策许俊闪胡秀宏
- 钻孔应变台网记录的汶川地震前异常变化被引量:4
- 2008年
- 汶川地震前是否存在观测异常变化?这不仅是地震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的初步分析表明,汶川地震前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观测到异常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汶川地震震中附近100km范围内没有钻孔应变观测点。最接近震中的钻孔应变台是姑咱台,距主震震中140km。
- 邱泽华唐磊阚宝祥宋茉周龙寿
- 关键词:钻孔应变仪震前异常台网地震震中
- 用小波分析方法检验强震“前驱波”
- <正>1974年,金森博雄(Kanamori)首先在距震中近万千米的美国加州帕萨迪纳(Pasadena)地震台长周期地震仪记录中发现,1960年5月22日智利8.3级大地震前15分钟有振荡周期为300~600 s的长周期...
- 周龙寿邱泽华唐磊阚宝祥
- 文献传递
- 用小波方法系统检验强震“前驱波”被引量:17
- 2009年
- 采用山东省泰安台观测精度达10-9量级的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资料,深入分析了2001—2005年MS≥7.5强远震前应变变化,对"前驱波"进行了客观、系统的检验.用高通滤波消除了周期大于128min的固体潮汐影响,然后用回归分析方法消除了气压的干扰.用小波变换方法将2—128min信号分解到6个不同频段进行分析.小波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取出信号中微弱变化信息.根据小波变换提取的类似"前驱波"基本特征,提出了"超限率"方法,并对这种波形是否普遍存在进行了检验.该方法将单位时间内超过标准差的数据个数定义为单个超限率,类似"前驱波"波形存在时段内的超限率将高于正常时段.据此得出震前30天的超限率时间序列.用直线拟合该序列,最后对直线斜率进行统计分析.用超限率方法分析了所有小波分解的细节部分,得出了超限率时间序列的回归直线斜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分析其正负比.这3项统计数据显示,强远震前15天之内不能普遍检测到"前驱波".
- 周龙寿邱泽华唐磊阚宝祥
- 气压短周期变化对地壳应变的影响
- 本文介绍根据频段的不同,大气压力变化可分为由日、月引力和太阳热辐射产生的潮汐变化和非潮汐频段的短周期气压变化。本文深入分析了2002^2005年山东省泰安台钻孔体应变与气压分钟值观测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和小波分解,得出...
- Zhou Longshou周龙寿Qiu Zehua邱泽华Tang Lei唐磊
- 关键词:地壳应力气压系数计算方法
- 用小波分析方法检验强震“前驱波”被引量:4
- 2008年
- 1974年,金森博雄(Kanamon)首先在距震中近万千米的美国加州帕萨迪纳(Pasadena)地震台长周期地震仪记录中发现,1960年5月22日智利8.3级大地震前15分钟有振荡周期为300-600S的长周期波,称为“前驱波”。此后,一些地震工作者对“前驱波”展开了研究与讨论。各种讨论“前驱波”的文献给出了震前多种观测仪器记录的“前驱波”图像。归纳起来,一般系指震前周期为几十秒到几十分钟的地壳波动,
- 周龙寿邱泽华唐磊阚宝祥
- 关键词:前驱波长周期地震仪强震地震工作者地震前
- 用中国钻孔应变台网资料检验大震“前驱波”被引量:9
- 2009年
- 利用中国钻孔应变台网的13个台站观测精度达10^-10-10^-8量级TJ式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资料,深入分析2004年12月23日澳大利亚麦阔里岛MS8.0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S8.9大震前应变变化,对这两次地震"前驱波"进行了客观地检验。用高通滤波消除了周期大于128 min的固体潮汐影响,用回归分析方法消除了气压干扰。用小波变换方法将2-128 min信号分解到6个不同频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提取出信号中微弱变化信息。根据小波变换提取的类似"前驱波"基本特征,提出"超限率"分析方法检验小波分解的细节部分。对所有细节部分的超限率时间序列的回归直线斜率进行统计,得出了平均值和标准差,分析了正负比。这3项统计数据显示,大震前15 d之内不能普遍检测到"前驱波"。
- 周龙寿邱泽华唐磊阚宝祥
- 关键词:小波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