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美英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链霉菌
  • 2篇抗生素
  • 2篇红树
  • 2篇S-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植物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秋茄
  • 1篇菌株
  • 1篇菌株鉴定
  • 1篇抗菌
  • 1篇抗真菌
  • 1篇抗真菌抗生素
  • 1篇活性
  • 1篇几丁质
  • 1篇几丁质酶
  • 1篇根际
  • 1篇海岸
  • 1篇海泥
  • 1篇海洋放线菌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作者

  • 6篇郑志成
  • 6篇周美英

传媒

  • 4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海洋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S-111-9的研究被引量:19
1993年
抗生素S-1119是由分离自厦门地区红树根际海泥的一株暂定名为厦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xiahaiensis Zhou)所产生的,对该菌发酵液含有的抗生素进行了提取、纯化、理化性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快原子轰击质谱、核磁共雄谱及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它是一种碱性水深性氨基环醇类抗生素,其分子量是614。分子式为C_(27)H_(64)N_2O_5,但与已知的氨基环醇类抗生素比较,在某些理化性质及波谱特征上均有不同。
郑志成周美英
关键词:抗生素纯化
海洋链霉菌产生几丁质酶的研究被引量:13
1992年
从闽南地区潮间带红树林根际海泥中分离到能产生几丁质酶(Chitinase)的放线菌(Actinomyces)300余株,研究了各种诱导物、碳氮源及培养条件对链霉菌S-128(Streptomyces sp.S-128)菌株几丁质酶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几丁质酶的合成能被多种几丁质所诱导,是一种诱导酶,添加氮源尤其是有机氢源能促进酶的合成,而碳源却没有这种作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2.O%脱矿质几丁质和1.5%玉米浆,在28℃发酵5d,发酵液的几丁质酶活性可达290u/ml,该酶对几丁质的水解反应显出较宽的pH范围(pH3~8)和较好的pH稳定性,最适pH5.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该酶的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增高,并以65℃的酶活性最高。
郑志成周美英姚炳新
关键词:几丁质酶几丁质
红树植物秋茄根际链霉菌(Streptomyces)146产生的几丁质酶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报道分离自厦门集美红树植物秋茄根际的链霉菌146菌株(Streptomycessp.146)产生几丁质酶(Chitinase)的条件及该酶的一些性质。结果表明,有机氮源能促进几丁质酶的合成,该菌在添加1.5%玉米浆或2.0%麸皮的诱导培养基中发酵的酶活性较高。产酶适宜培养基初始pH 为7.0,适宜温度30℃,发酵5~6d 酶活性达到高峰。该酶能被多种几丁质所诱导,是一种诱导酶,它对几丁质水解活性pH 范围为3~8.5,最适pH 为5.5,在pH 为4~7.5范围内较稳定。该酶在30~60℃之间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高,而且酶稳定.
郑志成周美英
关键词:红树植物秋茄根际链霉菌
海洋放线菌S-216菌株鉴定及其抗真菌抗生素合成条件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海洋放线菌S-216系从厦门杏林湾海泥中分离获得,根据该菌株在高氏合成一号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列入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黄色类群;其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微白黄链霉菌(S.albidoflavus)相似,但又有明显区别;该菌全细胞水解液中含l-二氨基庚二酸、甘氮酸、丙氨酸、无门冬氨酸.菌体含有特征性半乳糖、葡萄糖和核糖,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75.2mol.该菌株能产生专一性较强的抗真菌抗生素,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新型隐球酵母(Cryp-tococcusneoformans)、烟曲霉(Aspergilusfumigatus)等十多种真菌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细菌无效;能产生几丁质酶.故认为是微白黄链霉菌一新变种,定名为微白黄链霉菌海洋变种(S.albiboflavusVar.marina,)在发酵培养基A.接种量10%,发酵时间96h,为合成抗生素最佳条件.
周美英郑志成
关键词:海洋放线菌抗真菌抗生素
闽南地区海岸潮间带链霉菌的分布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报道福建南部厦门、龙海、泉州和东山等地湖间带海泥中链霉菌(Streptomyces)的分布及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地区海泥链霉菌的平均含菌量为2.1×10~4个/g(干泥);共包括12个类群,以烬灰、金色和灰红紫类群分布最广,菌株比率最高,青色、蓝色类群分布较窄,比率也低;具有抗菌性能的拮抗性菌株数占34.8%,以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最广,比率最高,抗变形杆菌的居次,抗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比率最低,不少菌株还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海泥链霉菌的类群数、总菌量和拮抗性菌株比率有随环境盐度的不同呈规律性变化;其他生境对链霉菌类群和总菌量的变化也有较大的影响,但对拮抗性菌株比率无显著差异,此外,生息在潮间带海泥的链霉菌都具有较高的耐盐性,拮抗性菌株比非拮抗性菌株更为明显。
周美英郑志成姚炳新
关键词:海岸潮间带海泥链霉菌抗菌
红树林根际放线菌的组成及生物活性被引量:23
1989年
讨论红树林根际放线菌的数量、组成及其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的规律。结果表明,放线菌的数量与海滩潮区、红树生长龄及生长密茂程度有关。高潮滩区及生长密茂的红树根际放线菌数量比中潮滩区、幼苗及生长稀疏多,红树植物及其根际与放线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岸边菜园上相比,虽然红树根际放线菌的数量较少,但组成却比较复杂,有6个属,链霉菌有 12个类群,并具有产生抗生素、固氮酶、几丁质酶、α-淀粉酶抑制剂、胃及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菌株。表明红树林根际放线菌有可能成为新的有效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
郑志成周美英姚炳新
关键词:生物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