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海霞

周海霞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脂肪酶
  • 1篇单胞菌
  • 1篇盾叶薯蓣
  • 1篇驯化
  • 1篇脂肪酶产生菌
  • 1篇植物
  • 1篇生物能
  • 1篇生物质能源
  • 1篇薯蓣
  • 1篇酸性磷酸酶
  • 1篇能源植物
  • 1篇酯化
  • 1篇酯化反应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磷酸酶
  • 1篇麻风树
  • 1篇假单胞菌
  • 1篇PSEUDO...
  • 1篇产生菌

机构

  • 4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周海霞
  • 4篇袁丽红
  • 2篇欧阳平凯
  • 1篇于潇
  • 1篇陆玉婷
  • 1篇黄晶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脂肪酶假单胞菌的分离培养及最佳产酶条件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以麻疯树油为唯一碳源,从以粉碎的麻疯树种子处理过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脂肪酶活性较高的茵株,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实验观察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发酵工艺对产酶的影响,摇瓶发酵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产酶培养基的组成是(%,w/v):橄榄油2,酵母膏0.5,(NH_4)_2SO_40.5,MgCl_2·6H_2O 0.5,最适产酶温度为30℃,最佳产酶pH为6.5,转速180r/min,发酵培养36h酶活达到最高,为14.17U/mL。本研究为以麻疯树油为原料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周海霞袁丽红欧阳平凯
关键词:脂肪酶假单胞菌
盾叶薯蓣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薯蓣皂苷元合成被引量:4
2008年
研究了盾叶薯蓣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薯蓣皂苷元合成、蔗糖和磷酸盐的吸收利用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与薯蓣皂苷元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数生长期细胞最大比生长速率μm为0.19 d-1;倍增时间为3.68 d;薯蓣皂苷元的形成与细胞的生长相关,培养6 d时薯蓣皂苷元质量分数和产量分别为0.20%和25.93 mg/L;蔗糖利用率达到95.65%,磷酸盐吸收率达到最大,为90.36%。盾叶薯蓣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动态变化规律与薯蓣皂苷元的动态合成规律基本一致。此外,研究还发现在相同供磷水平下,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低与薯蓣皂苷元合成能力呈正相关;而在不同供磷水平下,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低与薯蓣皂苷元合成能力没有相关性。
袁丽红周海霞于潇欧阳平凯
关键词:盾叶薯蓣细胞生长酸性磷酸酶
能源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被引量:5
2008年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大热点。本文通过对能源植物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综述,简单介绍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技术,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能源植物的特点及我国国情提出一些建议。
周海霞袁丽红
关键词:生物能能源植物生物质能源
利用麻风树油驯化筛选高活性脂肪酶产生菌及其催化酯化反应被引量:1
2009年
以1株分解麻风树油的脂肪酶产生菌Pseudomonas sp.LP-1为出发菌株,通过麻疯树油定向驯化筛选获得1株酶活较高且产酶稳定的菌株P.sp.X-2-45,其水解酶活为29.79U/m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288%。对P.sp.X-2-45生长与产酶特征、对植物油脂水解能力及在有机相中催化脂肪酸和有机醇间的酯化反应研究发现,该菌株生长速率和产酶速率明显加快,培养30h时生物量和酶活达到最大,稳定期延长,培养过程中脂肪酶在培养基中的稳定性提高。以麻疯树油诱导合成的P.sp.X-2-45脂肪酶对麻疯树油的水解能力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78%,说明采用麻风树油定向驯化可提高脂肪酶对相应底物的水解能力。X-2-45脂肪酶可以催化月桂酸与正丁醇、正辛醇、月桂醇和丙三醇之间,棕榈酸、硬脂酸与甲醇、正辛醇、月桂醇和丙三醇之间,油酸与甲醇、正丁醇、正辛醇、月桂醇和丙三醇之间发生酯化反应。
袁丽红黄晶陆玉婷周海霞
关键词:PSEUDOMONAS脂肪酶驯化酯化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