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雪仙

作品数:38 被引量:303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丘陵区
  • 7篇丘陵
  • 7篇护林
  • 7篇防护林
  • 7篇川中丘陵
  • 7篇川中丘陵区
  • 6篇植被
  • 6篇林分
  • 4篇植被类型
  • 4篇生态
  • 4篇土壤
  • 4篇开窗
  • 4篇柏木
  • 3篇低效林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天然林
  • 3篇林分类型
  • 3篇枯落物
  • 3篇官司河流域
  • 3篇柏木林

机构

  • 36篇四川省林业科...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理县林业局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四川建筑职业...
  • 1篇成都市第七中...
  • 1篇阿坝州科学技...
  • 1篇阿坝藏族羌族...
  • 1篇会理县林业局
  • 1篇盐边县林业局
  • 1篇攀枝花市林业...

作者

  • 37篇吴雪仙
  • 21篇龚固堂
  • 20篇陈俊华
  • 19篇朱志芳
  • 18篇慕长龙
  • 14篇郑绍伟
  • 13篇黎燕琼
  • 9篇张发会
  • 4篇陈林武
  • 4篇蔡小虎
  • 3篇牛牧
  • 3篇宫渊波
  • 3篇张利
  • 3篇谢大军
  • 2篇何政伟
  • 2篇彭明超
  • 2篇冯秋红
  • 2篇陈翰林
  • 2篇蔡蕾
  • 2篇潘红丽

传媒

  • 20篇四川林业科技
  • 4篇生态学报
  • 2篇林业科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四种柏木林分类型的水文效应被引量:24
2011年
四川盆地丘陵区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该区大面积柏木纯林林分结构不合理、天然更新不良、林分稳定性差、产品产量和水土保持功能低,急需进行结构调整。通过群落样地调查和坡面径流场观测,对比分析了四川盆地4种柏木林分类型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1)4种林分类型林冠截留量与降水量呈幂函数关系;林冠截留率随雨量级的增大而减小,对次降雨的最大截留量为栎柏混交林(9.5 mm)>桤柏混交林(9.2 mm)>松柏混交林(8.8 mm)>柏木纯林(8.5 mm)。(2)4种林分类型之间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存在极显著差异;枯落物总存储量变化范围为4.06—7.62 t/hm2,枯落物总持水量排序为栎柏混交林(17.07 t/hm2)>桤柏混交林(13.26 t/hm2)>松柏混交林(8.89 t/hm2)>柏木纯林(7.57 t/hm2)。(3)4种林分0—40 cm土层非毛管孔隙度变化范围为4.21%—6.94%,土壤最大持水量排序为栎柏混交林(1820.83±124.80)t/hm2>松柏混交林(1686.85±76.15)t/hm2>桤柏混交林(1644.45±119.84)t/hm2>柏木纯林(1574.14±119.89)t/hm2;4种林分类型雨季产沙量变化范围在534.2—1467.9 kg/hm2之间。综合分析表明,栎柏混交林是4种柏木林分类型中水土保持效果最优的;因此,该区柏木纯林的结构调整应以促进栎柏混交林的演替为目标。
龚固堂陈俊华黎燕琼张健朱志芳郑绍伟吴雪仙
关键词:林分类型水文效应林冠截留枯落物产沙量
基于格网和物元模型的防护林质量评价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2006年度平通河流域ETM+卫星图片,结合该区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林相图、1∶5万和1∶10万地形图,卫星图片解译后,将矢量文件转换成格网,选取林分结构因子、生产力因子和功能因子,采用物元分析法对每个格网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表明:(1)平通河流域薪炭林面积占很大优势,面积为32 785.4 hm2,占总面积的42.45%;其次是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前者为18 441.86 hm2,占总面积的23.88%;后者为12 047.44 hm2,占总面积的15.60%。经济林面积较小,面积为4 217.3 hm2,仅占总面积的5.46%。(2)平通河流域防护林质量总体评价较差,以中等级所占比例最大(62.75%),其次是良好等级(21.21%);处于差等级的所占比例也占到13.96%;处于优等级的只占1.24%。
陈俊华朱志芳龚固堂王石英吴雪仙何政伟
关键词:格网物元模型防护林评价指标及方法
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灌草生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川中丘陵区地处长江上游。该区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构成部分。灌草层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截持径流、保水保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长江上游川中丘陵区主要林分类型——桤柏混交林以及由桤柏混交发展而来的柏木纯林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研究了20a~70a的人工柏木林下灌草层生物多样性,为该区域和类似区域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保育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刘宗成周晓波黎燕琼龚固堂陈俊华郑绍伟吴雪仙朱志芳慕长龙
关键词:植被结构生物多样性
风景林研究概述被引量:6
2014年
风景林作为特种用途林的一个亚林种,是满足人们生态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风景林的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动态等的分析,探讨了风景林的研究方向和前景,提出开展相关研究,对推动建设景色优美、健康稳定的风景林和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蔡小虎马吉才吴雪仙谢大军何建社张利
关键词:生态旅游
川中丘陵区低效防护林“开窗补阔”改造模式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
以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松柏混交林三种川中丘陵区典型低效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开窗补阔改造,分别种植窄冠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c.l Zhaiguan)、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
陈俊华龚固堂吴雪仙朱志芳慕长龙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低效防护林施肥正交实验
文献传递
一种天然林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森林质量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林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天然林的质量评价指标设置指标评价等级和等级分值;将质量评价指标以及指标评价等级对应的面积和天然林总面积的比值作为第一隶属度;计算质量评价指标的...
蔡蕾冯秋红潘红丽徐峥静茹李旭华文智猷唐小强张利吴雪仙朱欣伟徐舟王盼刘建霞陈玥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8
2011年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在保持土、调节气候、维持自然平衡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近年来,随着全球极端气温的不断出现,自然栖息地的侵占和人为隔离(片断化)等,导致生物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日益退化和丧失的威胁。本文基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几个层次总结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内涵;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以及被引入用来测度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热力学单位熵等测度指标,总结了目前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测度指数;介绍了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等当前国内外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以为今后本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黎燕琼郑绍伟龚固堂陈俊华朱志芳吴雪仙慕长龙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3种林分凋落物量及其N、P归还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对广元低山暴雨区湿地松(Pinus eliottiiEngelm)纯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纯林、湿地松与刺槐混交林(mixed stands ofPinus eliottii and Robinia pseudoacacia)3种人工林凋落物量与养分归还的研究表明,3种林分的年凋落量范围在3 609.6 kg.hm-2.a-1到4 917.6 kg.hm-2.a-1,除刺槐林外,湿地松林和混交林均以叶的凋落量占优势,分别占各自总凋落量的87.45%、55%。湿地松纯林凋落量1 a中出现3次峰值(5月、7月、11月或12月),刺槐纯林出现两次峰值(7月、11月或12月),混交林与刺槐纯林相似。3种林分N、P的年归还量均以刺槐林最大,湿地松纯林最小,这与凋落物总量的大小排序相反。通过凋落物各组分的养分归还中,落叶的归还量占主体。3种林分相比,湿地松林和混交林的凋落总量明显高于刺槐林,但养分归还量却有所不同,刺槐林和混交林明显高于湿地松林,这说明阔叶林有良好维持地力的能力,针阔混交比针叶纯林更能改善土壤肥力。
吴雪仙陈林武向成华张发会慕长龙
关键词:凋落物凋落物量养分归还
广元市碗厂沟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氮素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对广元市碗厂沟湿地松、刺槐混交林3种林型的氮素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土壤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剖面特征随着土层的加深含量逐渐减少,硝态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3种林型虽然各氮素上下层的差异较大,但都表现为刺槐林>混交林>湿地松林>。3种林型的氮素在不同深度时间上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一年中全氮以3月含量最高,6最低;水解氮是6月含量最高,12月最低;铵态氮以12月最高,9月最低;硝态氮在一年中变化复杂,且各林型变化不一。3种林型相比较,全氮、水解性氮、按态氮总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刺槐林>混交林>湿地松林;各林分硝态氮总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混交林>刺槐林>湿地松林。
吴雪仙陈林武宫渊波
关键词:林分类型土壤氮素
绵阳官司河流域3种不同林分枯落物层储量及持水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对绵阳官司流域不同林分枯落物储量及持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林分枯落物的储量顺序为松柏混交林(8.09t.hm-2)>马尾松林(7.77 t.hm-2)>柏木纯林(3.07 t.hm-2),持水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柏木纯(3 709 g.kg-1)>松柏混交林(3 392 g.kg-1)>马尾松林(312 2 g.kg-1),虽然林分不同,但在持水过程中均表现出相似性,即1 h前吸水量最大,并在2 h^4 h间达到较稳定的状态。各林分地表枯落物对降雨有效拦蓄量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林>松柏混林>柏木纯林。
吴雪仙张发会龚固堂慕长龙
关键词:枯落物储量持水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