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长有

作品数:136 被引量:64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2篇细胞
  • 31篇细胞因子
  • 25篇T细胞
  • 23篇外周
  • 23篇免疫
  • 22篇亚群
  • 22篇外周血
  • 17篇表型
  • 16篇IFN-Γ
  • 15篇细胞亚群
  • 14篇人外周血
  • 13篇特异
  • 13篇免疫应答
  • 12篇疫苗
  • 12篇特异性
  • 12篇NK细胞
  • 12篇IL-12
  • 9篇杀伤
  • 9篇小鼠
  • 9篇抗原

机构

  • 134篇中山大学
  • 7篇广州医学院
  • 6篇广州市胸科医...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美国国立卫生...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市恺泰生...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教育部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电...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作者

  • 134篇吴长有
  • 33篇杨滨燕
  • 25篇李丽
  • 14篇范艳莹
  • 12篇黄俊
  • 11篇张燕楠
  • 10篇付笑迎
  • 10篇刘昀
  • 10篇王慧
  • 9篇李琴
  • 9篇乔丹
  • 8篇沈二霞
  • 6篇劳穗华
  • 5篇朱兆玲
  • 5篇杨利桃
  • 5篇黄俊琪
  • 5篇彭辉
  • 5篇马瑞
  • 4篇杨培增
  • 4篇刘杰

传媒

  • 32篇免疫学杂志
  • 25篇中国免疫学杂...
  • 17篇细胞与分子免...
  • 7篇热带医学杂志
  • 6篇国际免疫学杂...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现代免疫学
  • 2篇生命科学
  • 2篇癌症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2004年慢...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16篇2011
  • 17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22篇2006
  • 15篇2005
  • 5篇2004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ARS-CoV S DNA疫苗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
目的小鼠经SARS-CoV S DNA疫苗免疫后,探讨其特异性效应/记忆性T细胞的特征。方法SARS-CoV S DNA疫苗经皮下免疫BALB/c小鼠后,获取引流淋巴结、脾脏及肺脏组织,制备单个细胞悬液。体外经SARS-...
黄俊马瑞吴长有
关键词:SARSDNA疫苗T细胞免疫应答
文献传递
SARS-CoV S DNA疫苗T细胞的特征及SARS-CoV S蛋白表位的研究
研究背景SARS传播速度快,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是近几十年来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SARS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尚无特效治疗性药物,尚无有效的疫苗问世。
吴长有
文献传递
人肠道正常粘膜组织与外周血中记忆性IL-22^+T淋巴细胞频率及表型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人肠道正常粘膜组织与外周血中IL-22+T淋巴细胞的频率及其表型特征。方法分离人肠道正常粘膜与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anti-CD3+anti-CD28刺激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IL-22的产生及其与IFN-γ、IL-17的关系,分析IL-22+T淋巴细胞CD45RO,CD62L,CCR7,CCR6,CCR10,CCR4等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与anti-CD3+anti-CD28刺激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产生少量的IL-22(0.6%;0.57%)相比,肠道粘膜CD4+T细胞产生大约3.15%的IL-22,CD8+T淋巴细胞产生4%左右的IL-22。此外,肠道粘膜CD4+和CD8+T细胞中存在一群产生IL-22并独立于Th1、Th17,Tc1、Tc17的细胞亚群。肠道粘膜IL-22+T细胞表达较高比例的CD45RO,其中部分细胞表达CCR7,而较少表达CD62L。进一步研究表明,肠道粘膜CD4+IL-22+和CD8+IL-22+T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CCR10(55.3%;73.9%),部分细胞表达CCR6或CCR4。结论人肠道正常粘膜组织中IL-22主要由效应型或中央型记忆T细胞产生,部分IL-22+T细胞独立于Th1、Th17,Tc1、Tc17细胞亚群。
王慧刘昀付笑迎兰平何晓生吴长有
关键词:IL-22T淋巴细胞表型特征
人记忆性CD4+T细胞高表达转录因子T-bet参与调控细胞因子IFN-γ的快速产生
余思菲张燕楠杨滨燕吴长有
关键词:T-BET细胞因子
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mAb抑制由IL-23诱导PBMCIFN-γ的产生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3(IL-23)诱导正常人PBMC IFN-γ的产生,细胞亚群和调节因素。方法:正常人PBMC在不同条件下与IL-23进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L-23诱导PBMC IFN-γ表达的细胞亚群。结果:IL-23呈剂量依赖性诱导PBMC IFN-γ产生,并可与IL-2协同诱导IFN-γ的产生。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IL-23诱导高表达CD56+NK细胞产生IFN-γ,对CD4+和CD8+T细胞无明显作用。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受体β1mAb(IL-12Rβ1)抑制IL-23诱导IFN-γ产生。结论:IL-23可直接作用于CD3-CD56+NK细胞,诱导产生IFN-γ。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mAb抑制IL-23诱导IFN-γ产生,提示可以用于由IL-23引起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范艳莹吴长有
关键词:IL-23IFN-ΓTH2细胞因子MAB
CD4T细胞功能亚群和自身免疫病
吴长有
结核性胸液中NK细胞的亚群及表型功能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液(PFC)中NK细胞的亚群分布及表型功能特征。方法以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对照,利用多种标记抗体进行表面和细胞内细胞毒效应分子染色,再利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结核性胸水中NK细胞亚群的异质性和生物学特征。结果 NK细胞可以分为CD56+CD16-、CD56+CD16+和CD56-CD16+三个亚群,与PBMC中的NK细胞相比,PFC中CD56+CD16-NK细胞亚群明显增加,而CD56+CD16+NK细胞亚群比例明显下降;结核性胸液中CD56+CD16-及CD56+CD16+NK细胞亚群表达较低水平的颗粒酶B,CD107a/b的比例在结核性胸液中3个NK细胞亚群中均有增加(P<0.05)。结核性胸液中NK细胞表达高水平表面抑制性受体NKG2A及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活化分子CD69及CD25在结核性胸水中NK细胞上的表达均有所增加(P<0.05)。结论结核性胸液中的NK细胞比例与PBMC相比发生变化,结核性胸液中的NK细胞表达低水平杀伤分子颗粒酶B但表达高水平活化分子CD69,提示NK细胞在结核感染中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付笑迎李丽李琴乔丹劳穗华杨滨燕吴长有
关键词:NK细胞结核性胸膜炎颗粒酶B
Th1细胞的分化、多样性、记忆细胞的形成及对疫苗研究的意义被引量:7
2006年
李丽吴长有
关键词:TH1细胞疫苗多样性IFN-Γ细胞内感染
应用合成的SARS病毒S蛋白重叠肽筛选B细胞表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筛选SARS病毒S蛋白的B细胞表位。方法使用SARS-CoV S 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获得SARS病毒S蛋白的免疫血清。人工合成包含169条部分氨基酸序列重叠的SARS-CoV S蛋白的多肽库。将多肽片段包被ELISA板,利用免疫小鼠血清,通过抗体结合试验来筛选SARS病毒S蛋白的线性B细胞表位。并将筛选结果与使用B细胞表位分析软件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重叠肽合成法筛选到SARS-CoV蛋白两条多肽片段S335-352和S442-458,能与免疫动物血清特异性结合,与使用Bcipep数据库预测B细胞表位的结果相一致。结论鉴定了两个新的SARS病毒S蛋白B细胞表位。
黄俊吴长有
关键词:S蛋白B细胞表位
登革病毒感染与信号转导被引量:3
2007年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主要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与亚热带,迄今仍未能清晰地阐明其致病机制。细胞信号转导与人类疾病的关联是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对揭示疾病发生的本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DV的各组成成分与信号转导的关联、DV感染引起细胞凋亡与信号转导的研究、DV相关受体与信号转导等方面加以综述,从一新的角度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
廖红舞黄俊琪吴长有
关键词:登革病毒信号转导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