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衍发
- 作品数:68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戾家”与“行家”观念演进之考述——明代艺术观念关于艺术创作主体特征的辨识被引量:1
- 2015年
- "戾家画"作为元代文人画的代名词,与技艺精熟的专门职业的"行家画"截然相对,这对对立范畴在元初已经形成。明代则从形式风格和气韵方面探讨文人画,由此衍生出"士气"与"作家"、"利家"或"隶家"与"行家"以及"逸家"与"作家"等相关提法。从其称呼变化及观念演进中,可以发现由元而明文人画发展之轨迹。但在明代艺术观念中,戏剧领域的"戾家"与"行家"观念之别不仅正好与绘画领域之意味相反,且与贬抑"行家"、推重"戾家"的绘画艺术观念也正好相反。这种观念之别源于绘画与戏剧艺术不同的风格好尚、不同的艺术性质和功用,也与文人追求自我和表现个性的审美观念和心理有关,彰显了艺术家向往自由、表现自我的时代个性。
- 吴衍发
- 关键词:元代文人画行家绘画艺术戏剧艺术艺术观念
- 晚明艺术慰藉和补偿功用观念考辨
- 2017年
- 晚明时期徐渭等诸多文人士子追求艺术创作,以求取艺术慰藉、获得心灵补偿的方式,成为此时期极为普遍的艺术现象。这种现象是晚明政治混乱、官场腐败、商品经济繁荣以及阳明心学哲学思潮等综合影响下的必然结果,而晚明大多数文人特有的人生际遇,使得这种现象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更为凸显。艺术创作成为徐渭等诸多晚明文人的"发愤之所作",成为他们情感生命的表现形式和重要寄托。晚明文人对艺术慰藉和补偿功能的探讨,加深了人们对于艺术内在功能的观念认知,丰富了我国古代艺术理论的内涵,对推动艺术繁荣发展有重要意义。
- 吴衍发
- 关键词:晚明文人
- 论晚明审美观念中的文人情怀被引量:10
- 2015年
- 在晚明政治腐朽、经济繁荣、思想解放的特定语境下,晚明文人的审美观念发生重大变异,其审美情感始终逡行于雅与俗之间,大众审美趣味渐成主流,社会审美转向感官享乐,文人们在关注当下社会和世俗生活的同时,亦保留了文人所特有高雅情致和趣味。特定时代语境下文人的审美情怀可概括为富有时代色彩的隐逸超脱之情,彰显时代特色的闲适逸趣之情,标举君子情怀的风雅高洁之情,饱含时代审美趣味的世俗之情等四个方面。与前代相比,晚明文人情怀呈现出世俗化、娱乐化和人性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让晚明文人情怀更具时代性、现实性和现代性,闪耀着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的光辉。
- 吴衍发
- 关键词:文人情怀审美观念晚明
- 彰显艺术特色 构建美的殿堂——谈以美为核心的艺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被引量:3
- 2008年
- 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艺术高职校必须坚持以美为核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是由艺术学校自身特征和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决定的。文章分析了艺术高职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审美原则,阐述了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并重点阐明了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美育途径。
- 吴衍发
- 关键词:校园文化美育功能美育途径
- 论中华美学精神在艺术美学教学中的渗透
- 2016年
- 艺术美学不只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还是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一种植根于生命的本源、源于生命的最深处的人生情怀和生命精神。中华美学精神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以及相互间的和谐统一为本质属性,阐扬和追求中华美学精神,必将成为艺术美学核心的价值所在。在艺术美学教学中,既要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品质进行梳理和阐扬,又要以审美的方式传播和彰显真善美的力量和价值追求。笔者在梳理中华美学精神的宏阔内涵、比较艺术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关系的基础上,从审美价值层面宏观上观照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指出中国艺术是艺术家追求自我生命和宇宙普遍生命的和谐统一,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就是以生命为本体的最高真实的精神。
- 吴衍发
- 关键词:艺术美学审美价值生命精神
- 论滕固艺术史学思想的批判性被引量:1
- 2011年
- 滕固是近代中国美术史学的奠基人。滕固的艺术史学思想充满了怀疑和批判精神,这在滕氏治史生涯中是一以贯之的。滕固艺术史学思想的批判性,一方面源于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感悟和理解,另一方面在于他对西方科学精神的领会和吸收。滕固艺术思想的批判性使他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史学史上第一位"批判性的艺术史家"。滕固治史的批判性精神对现代艺术史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吴衍发
- 关键词:艺术史学批判性中国传统艺术
- 论晚明艺术观念的美学精神被引量:2
- 2017年
- 晚明特定的时代赋予其艺术观念以特定的美学精神。晚明艺术领域审美意识的大变迁,促使其社会审美趣味趋向世俗与感官享乐,大众审美渐成主流。艺术观念与活动中的主情思潮与浪漫主义精神、个性觉醒与主体意识的高扬以及市民趣味和世俗倾向等,构成晚明美学精神的主要内涵。而艺术观念上的多元融合与雅俗并举,既体现了晚明艺术的综合性特质,更彰显出晚明美学精神的开放品质。晚明艺术观念的美学精神包蕴着告别古典、走向近代的新的时代属性和近代气息,为向新的时代拓展从观念上和实践上准备了条件。
- 吴衍发
- 关键词:美学精神艺术观念
- 留学背景与中国早期艺术学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国早期艺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科学精神相互冲突与交融贯通的背景下诞生和形成的。中国早期艺术学研究与留学背景是分不开的。富有留学背景的前辈学人如宗白华、马采、滕固和邓以蛰等人在构建中国艺术学学科、推动艺术学研究方法、艺术史观和写作体式的转型、加强中西艺术思维的融通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促进了中国艺术的现代转型。这种留学背景与中国早期艺术学研究的探讨,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为构建中国现代艺术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 吴衍发
- 关键词:艺术学研究留学背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史观
- 在探索和反思中行进——对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思考被引量:9
- 2011年
- 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学从依附或混杂于哲学、美学等其他学科,到逐渐走上自足、自立的体系化,经过了曲折、断续、艰难的漫漫之途。20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可以划分为创建、沉寂、确立和发展三个时期。在这曲折的过程中,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格局中,中国艺术学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着如何处理与西方艺术思想的关系,探索转型中的中国艺术之现状,在悠久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建构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艺术学。其间有收获的喜悦、成功的经验,需要我们来继承;同时,也有难言的尴尬和沉痛的教训,值得我们去反思。当今的艺术现象、艺术活动是何等丰富,艺术的内涵和外延无限扩大,艺术的边界不断被冲破,艺术的概念频繁被颠覆,这无疑给艺术学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研究空间和深厚的研究资源,为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需要我们对艺术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作进一步探讨。
- 吴衍发
- 关键词:艺术学研究中国艺术学科建设中西文化交融其他学科艺术思想
-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艺术美学的核心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中华美学精神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以及相互间的和谐统一为本质属性。艺术美学不只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还是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一种植根于生命的本源、源于生命最深处的人生情怀和生命精神,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华美学精神,所以阐扬和追求中华美学精神必将成为艺术美学的核心价值所在。在艺术美学研究中,既要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品质进行梳理和阐扬,又要以审美的方式传播和彰显真善美的力量和价值追求。从审美价值层面,宏观上观照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不难体会到中国艺术是艺术家追求自我生命和宇宙普遍生命的和谐统一,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就是以生命为本体的最高真实的精神。
- 吴衍发
- 关键词:艺术美学审美价值生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