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琪
- 作品数:37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帕金森病LRRK2基因S1647T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 郑一帆吴琪方莹莹刘妍梅冼文彪符小丽江璐璐陈玲裴中
- 海马内注射纤丝状Aβ_(42)诱导tau异常磷酸化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海马内注射纤丝状Aβ42 后神经元Ser 2 0 2位点磷酸化的tau蛋白 (PS2 0 2 tau)的表达 ,探讨Aβ42 与tau蛋白超磷酸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对老年大鼠进行海马内注射纤丝状Aβ4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显示PS2 0 2 tau的表达情况 ,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纤丝状Aβ42 注射组双侧海马PS2 0 2 tau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双蒸水注射组 ,两侧海马PS2 0 2 tau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纤丝状Aβ42 能使PS2 0 2 tau的表达增加 ,提示它具有诱导tau蛋白超磷酸化的效应。
- 吴琪方莹莹郑树森钱采
- 关键词:海马内注射TAU蛋白
- 神经结节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4年
- 结节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炎症性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性疾病,主要侵犯肺、皮肤、周围淋巴结、腮腺和眼睛等多个器官,少数情况下也可侵犯神经系统,
- 张为西钟志刚吴琪郭文苑冼文彪李洵桦
- 慢性脑灌注不足对tau蛋白磷酸化及其相关酶表达的影响
- 2004年
- 吴琪方莹莹钱采韻
- 关键词:慢性脑灌注不足TAU蛋白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 LRRK2基因S1647T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郑一帆陈玲裴中吴琪方莹莹冼文彪刘妍梅江璐璐叶静
- 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病理特征及临床诊治被引量:1
- 2003年
- 吴琪陈燕奎方莹莹韩杰钱采韵
- 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
- 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临床分析被引量:2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危险因素以及继发HT患者的溶栓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选择溶栓后继发HT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史、脑卒中史、有无早期CT缺血改变、是否大面积脑梗死、是否心源性脑栓塞、发病至溶栓时间、溶栓药物、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水平、溶栓后3d内最低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计数、肌酐水平等进行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法发现有统计学差异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与无HT组相比,继发HT组年龄较大(P<0.01),溶栓前血糖水平(P<0.05)、溶栓后6h和12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均P<0.05),大面积脑梗死发病至溶栓时间>3h、有早期CT缺血改变的患者比例高(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129,P<0.05)、溶栓时间>3h(OR:2.592,P<0.05)、早期CT有缺血改变(OR:1.728,P<0.05)是继发HT的危险因素。继发HT组出现颅外出血并发症(52.2%vs 20.5%,χ2=6.637,P<0.05)、重度脑水肿(30.4%vs 5.1%,χ2=5.567,P<0.05)和脑疝形成(26.1%vs 2.6%,P<0.05)的比例更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HT的发生率高,高龄、发病至溶栓时间>3h和早期CT缺血改变是HT的危险因素。
- 贺涓涓尚文锦吴琪洪华
- 关键词:脑梗死血栓溶解疗法脑出血
-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CVT患者临床资料,总结CV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结果CVT多见于中青年,多为急性起病,大部分可找到相关病因,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头痛,MRI联合MRV能清晰地显示静脉系统形态及阻塞情况,DSA能清楚显示静脉系统血栓的部位及继发于CVT的动静脉瘘。早期诊断及应用抗凝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结论CVT的病因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I联合MRV检查是目前CVT诊断及随访的重要检查方法,对原因不明的颅内高压患者需行相应检查,一旦确诊,应予抗凝治疗。
- 吴琪郑一帆陈玲方莹莹黄林欢黎锦如梁秀龄
- 关键词: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因
- Alzheimer病患者脑tau、β-tubulin的表达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观察 Alzheimer病 (AD)患者脑 tau、β- tubulin的表达、分布与神经元骨架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tau、β- tubulin,在 8例 AD、5例非痴呆老人 (ND)脑海马、嗅球、脑室周围皮质等部位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1) AD组 tau蛋白与 ND组相比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0 1) ,主要在额叶、颞叶、海马、脑室周及嗅球的表达增高 (P <0 .0 5 ) ;顶叶、枕叶无明显差异。大脑新皮层、海马神经元树突、胞膜均有表达 ,细胞核膜部分着色 ,部分神经元呈典型 NFT样结构 ;星形胶质细胞也有表达。此外 ,神经毡细丝、老年斑亦有广泛表达。ND组 tau散在表达 ,无 NFT样神经元。 (2 ) AD组的 β- tubulin明显减少 (P <0 .0 0 1) ,额叶、颞叶、顶叶、海马及脑室周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枕叶与嗅球无差异。β- tubulin在 ND组 ,主要是海马及皮质神经元树突上广泛表达 ,白质区轴索结构也有阳性表达。结论 AD患者脑内 tau表达增高且存在区域分布差异 ;而 tau的过度产生与 β- tubulin的表达减少和晚期 AD脑内广泛的神经元丢失、结构破坏相一致 ,提示
- 徐俊钱采韻方莹莹胡昔权马秋兰吴琪韩杰卢锡林
- 关键词:TAUΒ-TUBULIN阿尔茨海默病
- 以视力减退为唯一表现的神经梅毒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以视力减退为唯一表现的神经梅毒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左眼视力下降6个月,右眼视力下降3个月就诊。曾在外院多次就诊,误诊为视神经脊髓炎、特发性视神经炎、血管性视神经炎等疾病,对症治疗效果差。入院查体:双眼视力下降,右眼可辨认10 cm内物体大致轮廓,左眼仅有轻度光感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疑诊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查NMOSD抗体阴性;行眼眶、颅脑MRI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斑片状脑缺血灶,双侧视神经萎缩;眼底检查示:双侧视乳头苍白。后疑诊梅毒,查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阳性(1∶2),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阳性(1∶2560),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确诊为神经梅毒,予泼尼松、苄星青霉素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予苄星青霉素治疗,1个月后患者双眼视力明显恢复。结论临床遇及以视力减退为唯一表现的患者,尤其是治疗效果欠佳者,要考虑到神经梅毒的可能,完善相关医技检查,尽早确诊,及时予对症治疗,以改善预后。
- 古力切木.艾麦尔廖松洁姚晓黎吴琪赖重媛冯阳
- 关键词:神经梅毒误诊视神经炎视神经脊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