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骨折
  • 5篇疗效
  • 5篇内固定
  • 3篇关节
  • 2篇胸腰椎
  • 2篇腰椎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疏松性
  • 2篇椎体
  • 2篇椎体后凸
  • 2篇椎体后凸成形
  • 2篇椎体后凸成形...
  • 2篇疗效分析
  • 2篇经皮椎体后凸...
  • 2篇后凸
  • 2篇后凸成形
  • 2篇后凸成形术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1篇吴晓
  • 5篇周凯华
  • 4篇李智
  • 4篇吴海辉
  • 4篇翁伟峰
  • 4篇陆明
  • 3篇吴晓天
  • 3篇潘福根
  • 3篇杨军
  • 2篇何小健
  • 2篇周海林
  • 1篇姜南春
  • 1篇施德源
  • 1篇庄健
  • 1篇曹渊武
  • 1篇刘丰
  • 1篇陈子贤
  • 1篇高如峰
  • 1篇陈农

传媒

  • 4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比较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治疗的53例病患资料,分为 PKP(32例)及 PVP(21例)两种治疗组。比较两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 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渗漏情况、椎体压缩率、Cobb 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5~26个月,平均18.2个月。PKP 组较 PVP 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 线暴露时间和骨水泥注射量显著提高。PKP 组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 Cobb 角无统计学差异,但较术前明显改善。PVP 组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 Cobb 角无明显变化。术后 PKP组压缩率及 Cobb 角的改善效果优于 PVP 组。PKP 组发生2例骨水泥渗漏,PVP 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两组发生渗漏的患者均无神经症状。PKP 与 PVP 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时的 VAS、OD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PKP 及 PVP 均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手段,两者均能改善临床症状,而 PKP 在恢复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及减少骨水泥外渗方面较优。
吴海辉吴晓吴晓天杨军李智陆明周凯华高如峰
关键词:骨质疏松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
改良后路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3
2014年
胸腰椎骨折是骨科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则是其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多由高能量急遽释放的动量造成.其可能造成椎体多段错位、压缩,造成脊髓压迫及椎管狭窄.目前,针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方式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其治疗目的以改善脊髓压迫情况及恢复脊椎结构为主.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探讨改良后路减压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庄健吴晓周凯华李智吴晓天杨军陆明潘福根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安全性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并发骨水泥渗漏的临床观察及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临床观察和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后并发骨水泥渗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采用PKP治疗的97例(114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X线片和CT检查观察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根据椎体外骨水泥渗漏的解剖位置,将渗漏分为椎旁型、椎间盘型、椎管型、椎弓根型和混合型(2种或2种以上)。结果70例患者(85椎)无骨水泥渗漏;27例患者(29椎)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11椎为椎旁型,4椎为椎间盘型,6椎为椎管型,3椎为椎弓根型,5椎为混合型。渗漏发生率为25.4%。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效果良好,但是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椎旁型渗漏及椎管型渗漏最为多见。
李智周海林吴海辉吴晓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骨水泥渗漏
采用前内侧扩大入路治疗复杂闭合性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采用前内侧扩大入路治疗AO/OTA分型C2、C3型复杂闭合性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内侧扩大入路对23例(25处)胫骨远端复杂闭合性pilon骨折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3例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43.7±9.0)岁;术前AO分型为C2型11处,C3型14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等,分析该入路的安全性、适应症及优缺点。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19.6±23.6)min,术中出血量为(168±64.4)mL,骨折愈合时间为(12.5±5.4)周。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的AOFAS评分分别为(81.9±18.2)分、(79.9±19.5)分。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无内固定物失效患者。结论:手术治疗复杂pilon骨折时,采用前内侧扩大入路能够充分显露胫骨远端内外侧柱和关节面,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陈子贤姜南春曹渊武吴晓施德源
关键词:PILON骨折内固定治疗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体会被引量:14
2015年
四肢骨是机体重要的骨组成部分,对于四肢骨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治疗,患者对关节功能要求更高,临床治疗中更加困难。随着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治疗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更新,为临床治疗骨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临床治愈率大为提高[1]。因各种原因而造成四肢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的病例逐年增多,引起骨科界极大的关注。
吴晓翁伟峰
关键词:四肢骨折延迟愈合
内外侧双钢板固定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内外双侧钢板固定方法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6年8月符合入组标准的23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病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无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定期随访摄片,了解骨...
何小健周凯华翟启麟吴晓翁伟峰潘福根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
分步延期手术与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Pilon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比较分步延期手术与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骨科接受分步延期手术的Plion骨折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2011年8月—2012年7月接受早期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的Plion骨折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7.9±8.04)min,卧床时间(5.4±0.7)d,住院总时间(8.4±1.0)d,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116.7±15.2)d,完全负重下地时间(161.9±23.1)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Baird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步延期手术能够减小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改善踝关节功能,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
吴海辉吴晓吴晓天杨军李智陆明周凯华周海林
关键词: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延期手术
Fastin骨锚治疗髌骨下极撕脱骨折体会
2010年
髌骨下极撕脱骨折为髌骨骨折中较为特殊的关节内骨折,我科采用Fastin骨锚对10例髌骨下极撕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吴晓刘丰
关键词:髌骨骨折撕脱骨折骨锚关节内骨折骨折患者
Stoppa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与内支架系统固定(INFIX)骨盆前环骨折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Stoppa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与内支架系统固定(INFIX)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并发症进行考量。方法 自2012年1月—2016年12月,共收集骨盆前环骨折的病例32例,按手术方式分...
何小健周凯华翟启麟吴晓翁伟峰潘福根
关键词:钢板内固定
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应用缝合锚钉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缝合锚钉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三角韧带损伤共20例,术中探查深层在距骨附着点撕脱15例,内踝附着点撕脱3例,体部断裂2例;浅层均在体部断裂,术中均采用将缝合锚钉在三角韧带距骨止点处拧入,同时修复和重建三角韧带深层,浅层直接缝合。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采用齐氏疗效评定标准,优良15例,可3例,优良率为90%。结论踝关节损伤中应充分重视修复重建三角韧带,缝合锚钉修补三角韧带,既修复了韧带的连续性,又重建了三角韧带。
吴晓陈农
关键词:缝合锚钉三角韧带手术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