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显捷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丹东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丹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温治疗感染性休克围术期脑水肿14例分析
- 2008年
- 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脑水肿应用低温脑复苏的情况。方法:14例手术患者发生脑水肿,均经眼底镜检查证实,采用以头部为重点低温的综合疗法,使鼻咽部温度降至(35±1)℃。结果:全组病例于术毕2-4 h,平均(3±1.2)h,脑水肿得到纠正,呼喊能睁眼,脑干反射恢复,全部拔管。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脑水肿应用低温脑复苏效果良好。
- 吴显捷高晓丹王敏
- 关键词:休克
-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和血压心率比值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血压心率比值(PRQ)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进行全麻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96例,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以及拔管后10 min时心率(HR)、血压及RPP、PRQ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HR、SBP、DBP、MAP以及RPP、PRQ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5 min时的SBP、DBP、MA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R则在拔管前以及拔管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用药后拔管期各时间点两组患者RPP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RQ则在各时间点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分析,观察组各项指标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稳定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拔管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有效提高拔管质量。
- 马彦文吴显捷姜锋
- 关键词:全身麻醉拔管期
-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用于手术麻醉中对抗止血带反应的临床观察
- 2020年
-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用于手术麻醉中对抗止血带反应对比观察效果。选择ASAI-III级,320例下肢需要使用止血带的患者,手术时间在45min~4h之间,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丙泊酚+麻醉镇痛药(A组)162例,丙泊酚+麻醉镇痛药(B组)158例。结果:BP升高(A组)为±21mmhg,(B组)为+39mmhg,HR升高(A组)为±25次/分,(B组)为+31次/分。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为6.67±1.66mg/kg/h,麻醉镇痛药0.12±0.01ug/kg/min,(B组)丙泊酚为6.67+2.5mg/kg/h,麻醉镇痛药0.12+0.03ug/kg/min。A组用药量明显小于B组用量,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中需要特殊加深麻醉(A组)50人,(B组)143人,需要提升血压,减浅麻醉(A组)48人,(B组)0人,相反需要控制性降压的(A组)0人,(B组)59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用于手术麻醉中对抗止血带反应获得满意的效果。
- 钱永生董涛王雅杰吴显捷
- 关键词:超声全身麻醉止血带反应
-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对行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儿的镇痛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对行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儿的镇痛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丹东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3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17例;年龄5~9岁,平均年龄6.8岁;体质量7.2~10.9 kg,平均体质量9.2 kg。根据术中臂丛神经阻滞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40例,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舒张末期速度(EDV)、收缩期峰速度(PSV)、搏动指数(PI)、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MAX)、阻力指数(RI)及血流量(Q)]变化等差异。结果术后,研究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vs 76.8%;P<0.05);神经阻滞0.5 h后,除PSV外,研究组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术后1 d,研究组患儿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vs 23.3%;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对行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儿的镇痛效果更佳,同时还可改善患儿的上肢血液循环情况,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冯旭姜锋吴显捷
- 关键词: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肱骨髁上骨折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心绞痛80例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心绞痛的效果。方法:80例住院患者发生心绞痛,经内科常规治疗不缓解。以利多卡因行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本组在SGB后3~5 m in,心绞痛开始缓解,视觉模拟评分(VA S)0~3分。心电图在SGB后ST段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心绞痛效果确切。
- 吴显捷高晓丹
-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星状神经节
- 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患者经CT、MRI扫描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腰椎间盘突出部位选择相应的棘突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将导管尖端准确的置于病变部位椎间隙,间隔3 d注药一次。硬膜外留管3周后拔管。结果:30例患者:23例腰腿痛症状消失,脊柱活动自如,5例疼痛症状减轻,但下肢稍感麻木,腰椎旁仍有轻度压痛,2例患者腰腿痛症状未消失,治疗前1 d疼痛VAS评分均为(7.91±0.72),治疗后当日,第7天和第15天平均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65±0.86),(2.26±0.65),(1.68±0.7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
- 吴显捷于洪波高晓丹
- 高血压伴心肌缺血行非心脏急诊手术48例的麻醉处理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心肌缺血在全麻下行急诊非心脏手术时应用尼卡地平、艾司洛尔及硝基甘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上述患者48例,于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注艾司洛尔、尼卡地平,术中静滴硝基甘油。结果:诱导插管前静注药物后2 min,SBP、DBP、HR即显著下降,SBP于20 min回升至原水平,HR于25 min回升至原水平。术毕拔管前静注药物后,SBP、DBP、HR显著下降,且维持至20 min。术中静滴硝基甘油时,SBP、DBP显著下降,且维持至停药后30 min,而HR无显著改变。结论:应用尼卡地平、艾司洛尔及硝基甘油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及心率增快,维持全麻诱导、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平稳,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姜锋吴显捷王敏
- 关键词:麻醉
- 胸腔镜手术88例的麻醉分析
- 2009年
- 姜锋吴显捷冯旭
-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