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引伟
- 作品数:68 被引量:180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和前C基因变异与HBeAg含量和肝炎病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 2003年
-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CP)和前C基因变异对HBeAg表达和病情的影响。通过DNA扩增、基因序列分析检测48例慢性乙肝和12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血清的HBV CP和前C基因序列,及通过微粒子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BeAg的含量。(1)前C终止变异(nt1896G→A)在重型乙型肝炎病例中的发生率显著升高(66.7%);CP双变异(nt1762A→T和1764G→A)则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度和重度的病例中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分别为52.6%和54.5%)。(2)双变异组和终止变异组的HBeAg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但终止变异组HBeAg含量的下降较双变异组更为明显,P<0.05,且eAb阳性率也显著升高,P
- 张汉荣刘新钰孙梅赵巍曹利李敏王建芳吴引伟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前C基因基因变异HBEAG
- 膦甲酸钠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薛蓉韩颜新赵伟李建农周镇先陈红珊吴引伟蒋建东
- 关键词:拉米夫定耐药膦甲酸钠感染病例核苷类药物
- 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艾滋病
-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艾滋病的疗效。方法:40例艾滋病人分为两组,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0例另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CD4 T细胞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38的表达情况及服药后的副反应。结果...
- 姚文虎赵伟吴引伟赵红魏洪霞成骢
- 关键词:艾滋病复方甘草酸苷
- 文献传递
-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患者肝组织中HBsAg、HBcAg表达的比较
- 2008年
- 长期服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引起HBVYMDD变异。HBVYMDD变异是指病毒DNA聚合酶活性区的第204位或551位甲硫氨酸(M)发生突变,被缬氨酸或异亮氨酸取代,是导致HBV对拉米夫定耐药、治疗失败或HBV无应答的原因。拉米夫定治疗失败主要表现为患者肝功能损伤、肝脏组织学病理变化和病情复发甚至加重。为了比较HBVYMDD变异患者肝组织中HBsAg、HBcAg表达的差异,我们对2004至2005年发生YMDD变异的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 刘伟吴引伟刘新钰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HBCAG表达HBSAG肝组织HBVYMDD变异DNA聚合酶
- IL-6在HBV感染胎盘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IL-6在HBV感染胎盘中的作用。方法:临床上选取HBsAg(+)且HBVDNA(1-3)×108copies/ml孕妇6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其胎盘上HBsAg,根据HBsAg是否表达分为胎盘感...
- 韩国荣江红秀吴引伟张永臣
- 关键词:胎盘感染白细胞介素6介导作用
- 文献传递
- 系统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系统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以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CD3,CD4,CD5,CD25,CD28及CD38等相关CD分子的表达情况,并与22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并分析其与HBVDNA及临床的相关性.结果: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8+HLADR+CD38+,CD3-CD19+,CD5-CD19+及CD19+CD38+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2.37,3.71,4.10,2.31,2.17,P<0.05),而CD3-CD8+,CD8+CD28-及CD3-CD(16+56)+淋巴细胞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3.14,3.20,2.51,P<0.05).外周血中HBVDNA含量>109copies/L的患者其CD3+CD8+,CD8+CD28+,CD4+CD45RA+CD62L+,CD8+CD45RA+CD62L+及CD4+CD38+淋巴细胞数均显著高于HBVDNA含量<109copies/L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16,2.42,2.83,3.01,2.50,P<0.01或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B两种淋巴细胞的活化程度均较高,NK细胞数量减少;体内HBV复制活跃的患者其T淋巴细胞活化程度较高.
- 吴引伟文剑赵伟张亮宋玉华谈国蕾赵磊
- 关键词: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乙肝病毒慢性乙型肝炎
- 脂联素对体外培养肝细胞乙醛氧化酶1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脂联素(Apm)对体外培养人肝脏细胞乙醛氧化酶1(AOX1)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芯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AOX1 mRNA的表达,用免疫印迹试验分析Apm、5-氨基咪唑-4-氨基甲酰胺(AICAR)、二甲双胍、非诺贝特酸(FBA)、棕榈酸及瘦素对体外培养细胞分泌AOX1的影响及AOX1在大鼠脂肪肝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pm、FBA能降低人肝细胞中AOX1 mRNA及其蛋白质的水平,而二甲双胍、AICAR、棕榈酸及瘦素对AOX1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FBA能降低AOX1活性达35%,而二甲双胍对其活性基本没有影响。大鼠脂肪肝肝细胞中Apm分泌明显减少,AOX1的表达明显增多。结论AOX1与肝脏脂肪化有关,Apm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肝脏细胞分泌AOX1。
- 张亮陈志强文剑吴引伟谈国蕾
- 关键词:脂联素肝细胞脂肪肝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况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B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CD5、CD19、CD23及CD38的表达情况,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IgG、IgA、IgM含量,并与22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28例慢乙肝患者外周血CD3-CD1+9、CD5-CD1+9及CD1+9CD3+8淋巴细胞数分别为(13.2±5.7)%、(4.3±3.8)%及(2.2±4.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B淋巴细胞活化程度较高的慢乙肝患者,其肝功能指标(ALT)恢复情况较好。结论慢乙肝患者B淋巴细胞的活化程度较高,活化的B淋巴细胞通过体液免疫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状况。
- 吴引伟赵伟夏海鸣
- 关键词: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慢性乙型肝炎
- 中药复方989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989制剂穴位注射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穴位注射中药复方989,疗程15周。采用免疫抗体标记荧光试验,分析荧光谱图,测定穴位注射经治疗前后患者自然杀伤细胞(...
- 王坚文睿吴引伟曹辉
- 关键词:中药复方制剂慢性乙型肝炎穴位注射N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
- 文献传递
- 艾滋病抗病毒及免疫重建治疗的研究
- 姚文虎赵伟赵红吴引伟魏洪霞朱平王建芳成骢
- “艾滋病抗病毒及免疫重建治疗的研究”是我院从2002年01月开始进行的研究课题,“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HIV/AIDS T细胞激活亚群影响以及疗效的研究”是研究的一个部分,为2004年南京市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04010...
- 关键词:
-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