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峧岐

作品数:22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0篇盆地
  • 5篇地质
  • 4篇地质构造
  • 4篇油气
  • 4篇南海北部
  • 3篇地层
  • 3篇资源潜力
  • 2篇地质构造特征
  • 2篇第四纪
  • 2篇新生代
  • 2篇岩浆
  • 2篇岩浆活动
  • 2篇岩浆活动特征
  • 2篇油气资源
  • 2篇油气资源潜力
  • 2篇水合物
  • 2篇南海北部陆坡
  • 2篇海域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 2篇层序

机构

  • 18篇广州海洋地质...
  • 4篇国土资源部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斯德哥尔摩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2篇吴峧岐
  • 7篇高红芳
  • 6篇姚永坚
  • 6篇陈泓君
  • 5篇李学杰
  • 5篇孙桂华
  • 5篇黄磊
  • 4篇杨楚鹏
  • 3篇蔡观强
  • 3篇鞠东
  • 2篇罗伟东
  • 2篇聂鑫
  • 2篇邱燕
  • 2篇彭学超
  • 2篇聂鑫
  • 2篇黄文凯
  • 2篇周娇
  • 1篇丁晓琪
  • 1篇李丽青
  • 1篇孙美静

传媒

  • 4篇海洋地质与第...
  • 4篇海洋地质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2013年全...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西北部晚第四纪典型地震相—沉积相特征被引量:7
2013年
南海西北部地形变化大,水深由近岸几十米变化至深海盆区的3 500m,跨越了陆架、陆坡、深海盆、岛礁等地貌单元。南海西北部也是深水油气的重要勘探地区。利用高分辨率单道地震资料,采用地震相分析方法,对研究区晚第四纪典型地震相—沉积相分布特征开展深入分析。研究区内的主要地震相包括:①席状、亚平行、强振幅、低连续、中频地震相;②披盖状、波状、中振幅、中—低连续、中低频地震相;③披盖状、平行—亚平行、中—弱振幅、中连续、中—低频地震相;④披盖状、平行、强振幅、高连续、中—高频地震相;⑤席状、平行、中—弱振幅、高连续、中—低频地震相;⑥披盖状、波状、弱振幅、低连续、低频地震相;⑦前积相;⑧下切充填地震相;⑨杂乱地震相;⑩条带状、波状、中—弱振幅、中—低连续、低频地震相;瑏瑡披盖状、平行、强振幅、高频、高连续地震相共11种。对地震相—沉积相及其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认为,区内晚第四纪主要发育有三角洲相、河道相、滨浅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滑塌相、斜坡相、浊流相、生物礁相等沉积相,其分布主要受海底地形地貌、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所控制。
陈泓君黄文凯吴峧岐
关键词:地震相沉积相南海西北部晚第四纪
南海中央海盆热流特征及成因被引量:4
2013年
对南海中央海盆70个热流观测值的统计结果表明,南海中央海盆属于高热流区,热流平均值可达89.9mW/m2。其中西南次海盆热流平均值为96.6mW/m2,东部次海盆热流平均值为86mW/m2,西南次海盆比东部次海盆更"热"。高热流值的主要原因是岩石圈的构造拉张减薄以及壳内高导层埋深较浅。而局部存在的热流高值异常其根本原因是断裂和岩浆活动的结果。通过对研究区热流分布以及高值特征的分析,不仅可以对洋壳年龄和扩张年代进行估算,还可以对构造特征以及沉积环境进行有效推测。
黄磊陈泓君高红芳吴峧岐
关键词:热流
东巴伦支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
东巴伦支盆地是发育在巴伦支海地区的一个裂谷/凹陷盆地,叠加克拉通沉积,主要发育了泥盆系以来的海相碳酸盐岩、海相-非海相碎屑岩.盆地的主体构造呈NEN 向,其经历了二叠-三叠纪裂谷作用阶段、三叠纪挤压作用阶段、侏罗-白垩纪...
吴峧岐杨楚鹏李学杰姚永坚
关键词:油气地质资源潜力
北极拉普捷夫海盆地结构特征与油气资源潜力
拉普捷夫海盆地位于北冰洋拉普捷夫海宽阔的大陆架上,属于欧亚海盆的南部边缘,水深一般在100m以浅,盆地整体呈NW走向,面积约500000km2,是一个剪切-拉张型的含油气沉积盆地.盆地海域迄今尚未进行钻探活动,勘探程度甚...
姚永坚周娇杨楚鹏李学杰吴峧岐
新生代以来南海北部部分盆地岩浆活动特征
北部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部位,是地球表面构造-岩浆非常活跃的地区.南海北部陆缘地区,白垩纪以来以拉伸盆地的形成和火山喷发、基性岩脉(岩墙)侵位为标志的伸展张裂作用非常强烈.在岩浆活动方面,白...
聂鑫陈泓君吴峧岐
关键词:岩浆岩岩浆活动新生代
AAA-10北极地区古气候及其极端性 生态系统对dansgaard—oeschger气候多样性的响应
2009年
气候的突然变异性是在冰芯、海洋沉积物、以及洞穴堆积层中可以见到的显著的特征,尤其是在3期海洋同位素时期(MIS)。在许多陆相(湖相沉积中)沉积中也可以观测到相应的变化,然而那些能证明事件同步性以及陆地生态系统对这些气候迅速变化的清晰的证据仍然模糊不清。我们这里报告的是对法国LesEchets地区湖相沉积层序的多方面研究。研究表明湖泊生态系统在较高和较低的湖泊有机质生产率之间交替变化时经历了深刻的循环变化。这种变化既类似又不同于我们在冰芯和海洋沉积物中看到的情况。我们的研究表明虽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多变性的响应迅速,但还是受到局部因素的改造。
Barbara WohlfarthLinda AmpelMaarten BlaauwDaniel Veres吴峧岐高红芳(校对)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古气候海洋沉积物湖泊生态系统湖相沉积沉积层序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储层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也是同时集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于一体的最大的含能源盆地,也是“西气东输”的骨干资源基地之一。中侏罗系延安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最主要的含油气层系,其沉积于晚三叠系印支运动之后的盆地稳...
吴峧岐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储层特征
文献传递
越南南部湄公盆地地质构造与沉积特征被引量:13
2010年
湄公盆地的形成是南海北部陆缘地壳发生伸展作用的结果。其构造演化上总体可以分为基底形成、裂谷初期及其裂谷期、热沉降阶段Ⅰ和热沉降阶段Ⅱ共4个阶段;盆地基底中发育大量断裂构造,从断裂的走向来看可以分为4组:NE、NEE、NW和NWW走向;盆地的地温梯度值为32℃/km;发育中中新世和大约5Ma前后两次玄武质火山活动。湄公盆地基底由晚中生代侵入岩、火山岩和变质沉积岩组成,基底之上从始新统一直到第四系均有发育。盆地古近纪期间的沉积作用处于开阔海的状态,沉积物主要通过湄公河供给,沉积物厚度较大;中中新世期间,以河流-湖相浊积岩-滨、浅湖相-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沉积物厚度较大,主体超过2000m,沉积中心——白虎油田附近沉积厚度超过4000m;晚中新世-第四纪期间,以海相沉积体系为主,沉积物厚度明显减薄,主体在1500m左右,最大沉积厚度为3000m。
孙桂华高红芳彭学超吴峧岐
关键词:地层
南沙海域万安盆地地质构造与沉积体系特征被引量:14
2012年
万安盆地是其东侧万安走滑断裂发生右旋走滑所派生的扭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一个走滑拉张盆地。NE、NEE和SN向的断裂是盆内最主要的断裂,它们在盆内局部形成"三隆四坳"的格局。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基底形成、初始裂谷作用、裂谷发育(第一阶段裂谷作用)、裂谷后早期(第二阶段裂谷作用)、构造反转和裂后期(区域沉降阶段)等几个阶段。根据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中叠加速度建立的时-深关系,在该盆地可划分出4个巨层序界面:MB1,声波基底的顶部(前古近纪);MB2,渐新世顶部(24Ma);MB3,晚中新世(8Ma);MB4,早上新世(4Ma)。每一个巨层序界面(MB)之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巨层序(MS),从老到新依次为MS1—MS4。盆地晚始新世—渐新世以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晚中新世时经历了非海相-海陆交互相-陆架沉积体系的过渡;中新世—早上新世为碳酸盐岩-浅海陆架-三角洲沉积体系;早上新世—第四纪为陆架-陆坡-深海沉积体系。
吴峧岐高红芳孙桂华
关键词:层序万安盆地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峡谷地貌形态特征与成因被引量:11
2012年
利用多波束水深及高分辨率数字单道地震测量手段,对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进行了精细地形和浅部地层结构探测,认为研究区存在4条海底峡谷及3条槽谷。其外形呈喇叭型或直线型,规模不等,长度为8~25km,宽度为1.5~4km,下切深度最大可达175m。研究区浅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U1和U2两套层序。地层总体上以高频、强振幅、中—高连续、平行—亚平行反射地震相为主,但在峡谷区层序U2则以杂乱或低连续反射为特征。在详细分析峡谷与槽谷地貌形态及浅地层地震反射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神狐海域浅地层发育与天然气水合物有关的BSR及滑塌体,水合物的分解导致地层滑塌并发生塌陷,在NW向构造以及底流冲刷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本区形态各异的峡谷及槽谷地貌。其形成时间推测为第四纪,属幼年期阶段。
陈泓君蔡观强罗伟东吴峧岐黄磊李丽青
关键词:峡谷地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