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宪巍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何氏眼科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吴宪巍何伟
- 关键词:人工晶体可调节植入术
- 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浅表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在难治性浅表性角膜溃疡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 32例经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浅表性角膜溃疡患者采取病灶切除后羊膜覆盖术。结果 :2 7眼于术后 5 d~ 2周感染得到控制 ,溃疡愈合 ,角膜不同程度恢复透明。随访 3~ 12个月 ,2 7例患者原症状消失 ,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 ,溃疡无复发。 5例分别于术后 1及 2个月复发 ,经羊膜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治愈 ,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 马云峰何伟聂素珍吴宪巍
- 关键词:羊膜移植
- 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术后角膜散光动态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评价 3 .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演变情况。方法 :对 5 9例 68眼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 3 .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 ,分别于术后 3d、1周、1个月及 3个月行角膜曲率和自动验光仪检测 ,应用Jaffe/Clayman矢量分析法计算手术源性散光。 结果 :术后不同时期平均散光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1个月后趋于稳定 ,平均SIA度数术后 1周与术后 3d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术后 1个月与术后 1周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术后 3个月与术后 1个月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术后角膜散光度数小、恢复快 。
- 马云峰何伟雷琼徐玲吴宪巍聂素珍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角膜散光
- 不同切口入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观察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观察3.2 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和5.5 mm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硬性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Noncon-ROB06000型(日本)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病例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进行细胞密度和形态学的检查。结果:两种不同切口术后1、2、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改变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其损失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2 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快捷、可靠的手术方式并不增加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
- 马云峰何伟吴宪巍雷琼徐玲李钦兹
-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术后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入路
- 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术后角膜散光动态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角膜散光是白内障术后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广泛开展,因手术引起的角膜散光一直是眼科医生关注的焦点,5mm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可产生较明显的散光,而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因其切口小、手术便捷且术后散光小、恢复快得到众多眼科医生的青睐,但其术后角膜散光演变情况尚需进一步探讨.
- 马云峰何伟雷琼徐玲吴宪巍聂素珍
- 关键词: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折叠人工晶状体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透明角膜切口视力恢复
- 人工晶状体眼伪调节及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吴宪巍何伟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可调节伪调节
-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临床效果探讨
- 本文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1CU(德国HumanOptics公司)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与传统单焦后房型UV型(日本HOYA公司)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效果之间的差异。分析了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吴宪巍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