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痛
  • 2篇术后
  • 2篇疗效
  • 1篇腰痛患者
  • 1篇腰骶
  • 1篇腰骶部
  • 1篇腰骶部慢性骨...
  • 1篇医院健康教育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早期康复训练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治疗前
  • 1篇韧带
  • 1篇韧带重建
  • 1篇肉瘤
  • 1篇前交叉韧带
  • 1篇前交叉韧带重...
  • 1篇人工假体
  • 1篇人工假体置换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吴国桢
  • 4篇俞红
  • 4篇白跃宏
  • 2篇李韵
  • 2篇梁娟
  • 1篇周俊
  • 1篇徐义明
  • 1篇马燕红
  • 1篇曹曼林
  • 1篇江澜
  • 1篇顾欣伟
  • 1篇沈磊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腰痛患者MRI和EMG对非手术脊柱减压的疗效分析
白跃宏俞红沈磊吴国桢宋陈
CPM终端保持法治疗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机(CPM)终端保持法对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肘关节创伤致功能障碍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2组均给予低频脉冲电疗、超声波和红外线等物理治疗。观察组增加CPM屈伸终末端保持法训练,对照组按CPM常规操作训练。结果:治疗1 h后,观察组肘关节屈伸活动的改善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个月后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PM终端保持法有利于早期加速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改善。
李韵徐义明曹曼林梁娟吴国桢顾欣伟
关键词:CPM肘关节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治疗前对患者进行教育的重要性被引量:2
2006年
白跃宏俞红吴国桢
关键词: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医院健康教育患者教育慢性腰痛腰骶部治疗前
早期康复训练对恶性骨肉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的疗效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恶性骨肉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行肿瘤段广泛性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行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重建,术前后均行新辅助化疗,术后5d时2组均在CPM机上进行训练。训练组于术后当日即进行直腿抬高、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张等长收缩。踝泵运动,7~14d逐渐行屈膝、站立及步行等主动功能训练。结果:治疗14d后,训练组膝关节ROM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P<0.01);Enneking评定,训练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0%、73.0%,P<0.01);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训练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3与70分,P<0.01)。结论:早期配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恶性骨肉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疗效。
吴国桢俞红白跃宏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恶性骨肉瘤人工假体置换
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步态分析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观察膝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步态变化。方法用三维步态分析仪观察Lysholm评分100分、ACL重建术后1年的患者14例,测试步态周期中健侧和患侧的时间距离参数(步频、步长、步速、单腿支撑时间、摆动期、支撑期)、膝关节在预承重期和摆动期的最大屈曲度以及股四头肌的表面肌电平均波幅。结果健侧和患侧的时间距离参数和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各时间距离参数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两侧的股直肌和股外侧肌表面肌电平均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患侧股内侧肌平均波幅显著小于健侧(P<0.05)。结论ACL重建术后1年且Lysholm评分达100分的患者,步行时步态基本恢复正常,但股内侧肌肌肉收缩活动仍低于健侧。
马燕红周俊梁娟白跃宏俞红江澜吴国桢李韵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步态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