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
- 作品数:31 被引量:174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银杏内酯B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12只8周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24只8周龄♂ApoE-/-小鼠为阳性模型组以及药物组;药物组每天给予GB 0.6 mg灌胃。8周后处死小鼠,用病理学方法观察小鼠动脉斑块、脂质沉积以及巨噬细胞表达。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RAN-TES含量。结果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动脉斑块较大,血管内膜损伤明显,而GB组小鼠动脉内表面损伤明显减轻,斑块较小。HE染色显示了同样的结果,模型组斑块较大,GB组斑块较小。血浆RANTES测定正常组为123.81 ng.L-1,模型组为359.16 ng.L-1,GB组为193.36 ng.L-1,各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B能有效地减轻ApoE-/-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并降低血浆RANTES含量,其药理学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功能相关。
- 刘熹昀赵革新鲍利陈北冬吴伟齐若梅
- 关键词:银杏内酯B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RANTESPAF受体拮抗剂血小板释放
- 尿铜蓝蛋白检测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建立铜蓝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开展临床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铜蓝蛋白检测并评价其意义。方法对本院内科诊断的720名患者按所患疾病分组,分别收集尿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尿中铜蓝蛋白和微量白蛋白分泌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1)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肾病病人的尿铜蓝蛋白分泌率(cerulopasmin excretion rate CER)和尿微量白蛋白分泌率(al-bumin excretion rate AER)的变化趋势呈一致性,二者正相关,r=0.8;(2)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真阳性率为:CER达84%,AER达71%;假阴性率CER I6%,AER 29%。(3)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高血压组CER均值分别为(262±104)ng/min、(549±149)ng/min、(188±70)ng/min。结论(1)尿铜蓝蛋白检测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2)尿铜蓝蛋白与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性;(3)尿铜蓝蛋白检测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真阳性率并降低其早期诊断的假阴性率。
- 高芳堃魏洁鲍利民高欣吴伟齐若梅张楠陈仁社
- 关键词:铜蓝蛋白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
- 白藜芦醇降低ox-LDL诱导血小板ROS产生和PECAM-1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ox-LDL刺激血小板的ROS产生和PE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用ox-LDL刺激血小板,应用Western blot检测PECAM-1、Sirt1的表达以及p38MAPK的磷酸化。用荧光试剂盒检测ROS水平。结果 1 ox-LDL刺激血小板时聚集率为14%,100μmol·L^(-1)白藜芦醇抑制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50%。2白藜芦醇减少了ox-LDL诱导的ROS产生约3.2倍,并抑制了PECAM-1表达。3 ox-LDL刺激血小板时Sirt1表达降低,白藜芦醇(100μmol·L^(-1))逆转了这一现象。Sirt1抑制剂EX527增加了血小板ROS水平和PECAM-1表达。4白藜芦醇抑制了ox-LDL刺激的p38MAPK磷酸化。结论白藜芦醇能够降低ox-LD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ROS产生,以及降低PECAM-1的表达,其分子机制与增加Sirt1的表达相关。此外,白藜芦醇抑制PECAM-1表达与抑制p38MAPK磷酸化相关。
- 孙杰孙文佳陈北冬赵艳阳鲍利吴伟齐若梅
- 关键词:白藜芦醇OX-LDL血小板ROSPECAM-1
- 尿铜蓝蛋白检测临床应用评价
- 目的建立铜蓝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开展临床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铜蓝蛋白检测并评价其意义。
- 高芳堃魏洁鲍利民高欣吴伟齐若梅张楠陈仁涉
- 文献传递
- 凝血酶原片段PF1+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 2006年
- 目的:自制凝血酶原片段F1+2单克隆抗体,探讨其在血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常规方法制备F1+2单克隆抗体,用ELISA法检测血浆F1+2片段。结果:血栓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塞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1+2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F1+2片段是血栓性疾病的特异指标,自制的F1+2片段单抗可以用于检测F1+2片段水平。
- 高欣吴伟鲍利陈仁涉高芳堃张楠盛爱珍齐若梅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血栓病凝血酶原片段
- 银杏内酯B抑制高糖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银杏内酯B处理组。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内皮细胞迁移,AnnexinⅤ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荧光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aspase-3的表达以及p53的磷酸化。结果高糖(30 mmol·L^(-1))处理组内皮细胞迁移数量明显降低,迁移率为(66.6±15.6)%,而银杏内酯B(0.6 g·L^(-1))处理增加了内皮细胞的迁移数量,迁移率为(94.8±11.4)%。高糖处理导致内皮细胞ROS水平增高2.75倍,与高糖处理组比较,0.6 g·L^(-1)银杏内酯B完全抑制了高糖诱导的ROS产生。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高糖刺激内皮细胞凋亡率为(53.8±2.6)%,银杏内酯B处理组内皮细胞凋亡率为(44.0±3.1)%。对凋亡相关蛋白的分析表明,高糖组Bax、caspase-3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银杏内酯B处理抑制了Bax、caspase-3表达,并增加了Bcl-2表达。此外,高糖处理增加了内皮细胞p53表达及磷酸化,而银杏内酯B抑制高糖刺激的p53活化。结论银杏内酯B能抑制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改善内皮细胞迁移功能,对高糖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陈坤张明陈北冬赵艳阳吴伟齐若梅
- 关键词:银杏内酯B高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ROS细胞凋亡
- 血清抗Ⅰ、Ⅳ、Ⅴ型胶原自身抗体的测定及其意义
- 1998年
- 目的为了解衰老过程中细胞外基质胶原的变化,建立了血清抗Ⅰ、Ⅳ、Ⅴ型胶原抗体水平的测定方法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方法,观察108名老年人和39名中年人血清中抗Ⅰ、Ⅳ、Ⅴ型胶原自身抗体水平。参照Buyzere方法计算样品抗体水平。以混合的健康人血清作标准对照,用每份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与标准对照的吸光度值的百分比表示抗体的相对水平。结果老年组抗Ⅰ、Ⅳ、Ⅴ型胶原自身抗体水平分别为1155±286、1232±380、1165±476;中年组分别为989±70、1065±278、975±288。两组间各项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1)建立了血清抗Ⅰ、Ⅳ、Ⅴ型胶原自身抗体ELISA测定法。所测得的结果稳定、精确、重复性好。(2)老年组抗Ⅰ、Ⅳ。
- 高芳陈仁涉李方魏洁吴伟鲍利民
- 关键词:胶原自身抗体衰老细胞外基质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同型半胱氨酸所致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同型半胱氨酸所致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基因表达测定采用RT-PCR。结果:①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CHOP基因表达升高。VEGF能显著地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但不影响CHOP表达;②VEGF诱导核糖体蛋白RPS3a表达升高;③瞬时转染RPS3a基因抑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④PI3K抑制剂wortmannin显著拮抗VEGF的作用,MEK抑制剂PD98059没有影响。结论:VEGF可通过PI3K信号途径上调RPS3a表达,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停滞,提示VEGF是一个潜在的抑制同型半胱氨酸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
- 邹彤宋怡吴伟李树德张彦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与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标记抗原一步竞争法,检测8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冠心病患者及108例健康对照的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54.3%,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37.9%,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收缩压及高密度脂蛋白相关,尿微量白蛋白阳性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梗和尿微量白蛋白阴性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梗分别为40%和17.1%(P<0.05)。结论:冠心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患者预后不良,提示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重要性。
- 高欣吴伟鲍利民陈仁涉齐若梅高芳堃
-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尿高血压冠心病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人、猪两种属Ⅱ型胶原抗体检测的意义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清中人及猪Ⅱ型胶原抗体水平 ,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自提取的人、猪Ⅱ型胶原包板 ,采用改良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1 0 5例RA患者血清抗人、猪Ⅱ型胶原抗体IgG及IgA ,并与正常人 ( 1 4 0例 )及疾病对照组 ( 80例 )比较分析。同时检测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血沉 (ESR)及C反应蛋白 (CRP)。结果 :RA患者血清中抗人Ⅱ型胶原抗体IgG、IgA阳性率分别为2 5 .3%、2 7.5 % ,抗猪Ⅱ型胶原抗体IgG、IgA阳性率分别为 2 6.9%、2 5 .6% ,显著高于正常人及疾病对照组 (P<0 .0 5 )。两种属Ⅱ型胶原抗体IgG及IgA常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中。两种属Ⅱ型胶原抗体与RF、ESR及CRP异常无相关性。结论 :RA患者血清中人及猪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升高 ,可能在RA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但RA患者Ⅱ型胶原抗体阳性与疾病活动指标无明显相关 ,不能作为监测RA活动的指标。
- 周惠琼吴伟鲍利民陈仁涉吴东海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酶联免疫吸附法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