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宗力

作品数:26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香港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谶纬
  • 7篇汉代
  • 5篇秦汉
  • 4篇谣言
  • 4篇北朝
  • 3篇社会
  • 3篇魏晋
  • 3篇南北朝
  • 2篇道教
  • 2篇舆论
  • 2篇政治
  • 2篇史观
  • 2篇未成年
  • 2篇未成年人
  • 2篇魏晋南北朝
  • 2篇流言
  • 1篇地理
  • 1篇多彩
  • 1篇心理
  • 1篇行政

机构

  • 22篇香港科技大学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26篇吕宗力
  • 5篇王子今

传媒

  • 3篇史学集刊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中国史研究动...
  • 2篇南都学坛
  • 2篇铜仁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史研究
  • 1篇历史研究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史
  • 1篇史学月刊
  • 1篇人文杂志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北大史学
  • 1篇秦汉研究
  • 1篇国际儒学(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汉继体之君正当性论证杂议--以霍光废刘贺为例被引量:13
2017年
从昌邑王到被迎立为皇帝再到废黜为海昏侯,刘贺本人在西汉政治史上或许无足轻重,但元平元年围绕着他发生的帝位废立过程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别是在皇权更迭模式及其正当性论证方面的影响不宜低估。皇朝内部的权力传承或"内继"之正当性,取决于三项条件:大宗嫡系的继体血统,敬天崇祖的守文之德和反映在符瑞灾异中的天意验证。霍光集团因政治利益的考量自下而上废黜刘贺,其正当性因刘贺本人的德行缺陷、灾异征兆而赢得较广泛的认可。废黜过程中的暗涌微澜也未对西汉皇朝的统治正当性构成重大威胁,这与宣帝和霍光应付废立危机得当不无关系。西汉以后历代皇朝的顶层政治实践中,普遍视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为皇权更迭的新典范。其"废昏立明"范式不仅为董卓、司马昭、桓温等政治野心家提供了挟天子以令天下的"正当"借口,也成为集权帝制时代防止社会政治极端恶化的制动器,在维护君主专制政体的同时尽可能地维持其统治的价值合理性和较广泛的认受性。
吕宗力
关键词:正当性论证
纬书思想呈现的多彩世界--评任蜜林《纬书的思想世界》
2023年
纬书思想是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政治文化史、自然科技史、思想史、经学史、宗教史、术数史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也是当时文学创作的宝库之一。然而由于纬书文献的长期佚失及后世辑佚文本的碎片化,宏观而细致的梳理和论述长期缺位。《纬书的思想世界》对今存纬书中所见宇宙论、阴阳五行说、天人关系说、礼乐刑德观、伦理观、历史观、圣人观等观念形态精细辨析,考证源流,可以说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完整、系统地梳理并考察纬书思想源流的专著,其广度和深度值得称道。
吕宗力
关键词:纬书宇宙论阴阳五行说历史观圣人观
谶纬与魏晋南北朝史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术,最能引起学界研讨兴趣的当然是玄学、佛学与新道家。然而文化现象是复杂的,即使新学兴起,旧学之传统不会因统治者及社会精英一时好恶而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也不会因为社会潮流学术风气的改变而荡然无...
吕宗力
文献传递
李学勤先生与我的学术生涯
2019年
如果从进大学算起,我踏入学术圈至今已有46年了。这40多年中,有10多年属于学习阶段,期间屡遇明师:1973至1976年,作为华东(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工农兵学员,曾从徐中玉老师学习文史哲研究中工具书的使用方法;1977至197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进修,蒙徐震谭、徐德嶙、叶百丰等老师指导,参与整理《续资治通鉴长编》;期间曾有机会向戴家祥先生请教金文,从周子美先生学版本,跟胡邦彦先生读《说文》。
吕宗力
关键词:学术生涯《续资治通鉴长编》古籍整理工农兵学员《说文》
也谈《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若干史实的可靠性
2000年
美国汉学家卜德(Derk Bodde)根据日本学者栗原朋信假设的一个语义学原则推论,《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载的一些重要内容很可能是在司马迁死后被匿名作者窜入《史记》。如果这一指控可以坐实,通行本《史记·秦始皇本纪》甚至《史记》全书的史料价值无疑将面临严峻挑战,对秦代史上一些关键事件和问题将须要重新认识。本文从《史记》本身的文例入手,证明栗原朋信的假设及其论证过程有重大缺陷;卜德在栗原理论的基础上所作的推论因而不能成立。
吕宗力
关键词:秦始皇本纪胡亥通行本秦汉史
《中国考古学·秦汉卷》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就考古学的分支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而言,有学者主张可以区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前者“承担了究明史前时代人类历史的全部责任”,而后者“则可以与历史学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共同究明历史时代人类社会的历史”。“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限于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历史考古学”“必须与历史学相配合”,
王子今吕宗力
关键词:史前考古学人类历史秦汉其他学科分工合作
论秦汉“魁”及相关称谓被引量:1
2011年
社会称谓是社会等级和社会身份的标号。其形成和演变,是当时社会生活情状的反映,也往往可以看作社会结构的标志和社会意识的体现。秦汉时期社会称谓中,'魁'有首长、领袖的意义。亦多用于称异族、下众头领而具有鄙薄意味。'魁'字原义谓高大有力。相关称谓'魁帅'、'魁率'等,从特定层面反映了秦汉社会历史的风貌。秦汉时期'魁'及相关称谓,可以作为社会史考察的有价值的标本。相关讨论,当有益于深化对秦汉社会结构和生活场景的认识。
王子今吕宗力
关键词:标号社会
秦汉时期中原的“群都”被引量:1
2011年
自文明初期,中原地方多处曾经作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重要居邑。在大一统政体形成并得以巩固的秦汉时期,它们依然保留历史的光荣,若干新的具有区域领袖地位的都市亦逐步出现。蔡邕《述行赋》"群都"之说反映了这一史实。相关现象在一些都城史、都市史论著中似乎有所忽略。秦汉时期中原"群都"的历史存在,体现出这一地区作为文化重心的地位。
王子今吕宗力
关键词:秦汉区域文化
从比较视角看先秦至南北朝神灵监督下的善恶报应信仰被引量:2
2016年
先秦、秦汉的导人向善论述,一般以善福恶祸、善恶报应为诱因。然而天意难测、福祸无常,"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想模式在现世人生中往往不能彰显。两汉之际至东汉流行的谶纬学和早期道教,因而发展出神灵伺察、夺算减年论述,以通俗易明的话语和意象,激发人们对鬼神等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对恶报的恐惧和对善报的期待。汉魏六朝期间,这一信仰与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曾有互动而彼此渗透。有趣的是,早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也有类似的信仰。不同地域的不同宗教系统中的善恶报应信仰,不约而同地以善福恶祸为导人向善的诱因,借鬼神之力严密监督和规范信众的言行,设计出公正公平、因果分明、对当地民众有强大吸引力和威慑力的赏罚机制,从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可观的正能量。
吕宗力
关键词:善恶报应汉魏六朝因果报应
谣言与汉代的社会政治危机——以“刘文伯”等谣言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历史告诉我们,当社会政治面临或陷入危机时,谣言尤其活跃。汉代历史文献记载的各种谣言,如流言、讹言、妖言、童谣、谶言等,常发生和广泛传播于灾祸频发、政治动荡、社会混乱、治安恶劣、危机丛生的年代。一些谣言在社会危机中有其建设性作用,例如协助人群宣泄情绪、解释处境、满足其心理需求,或探测舆情、宣示诉求、引导舆论。但是不少谣言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在许多情况下,谣言可以成为居心叵测的政客政治斗争的工具和手段,可以令原本相互猜疑、倾轧、紧张的社会秩序变得更加混乱,为社会、政治的稳定带来更为严重的潜在危患。汉代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统治当局在开放言路及增加议政的透明度基础上,真正视谣言为社会疾病的征兆、民众不满情绪的折射,认真分析诊断,积极回应谣言所反映的民众诉求,全面调理体质,努力解决各种社会政治问题,从而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假以时日,虽然不可能令人类世界的谣言绝迹,却可将其负面影响降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增进社会的互信,缓解危机。
吕宗力
关键词:谣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