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东生

作品数:90 被引量:301H指数:9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电气工程
  • 12篇理学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电池
  • 29篇锂离子
  • 28篇离子
  • 24篇锂离子电池
  • 24篇离子电池
  • 18篇电化学
  • 18篇锂锰氧化物
  • 18篇尖晶石
  • 14篇氧化物
  • 12篇锰氧化物
  • 11篇尖晶石锂锰氧...
  • 11篇合金
  • 10篇负极
  • 9篇包覆
  • 8篇电极
  • 8篇正极
  • 8篇储氢
  • 7篇负极材料
  • 7篇掺杂
  • 6篇电化学性能

机构

  • 88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广州有色金属...
  • 2篇汕头职业技术...
  • 2篇美美电池有限...
  • 1篇电化学储能材...
  • 1篇四会市达博文...

作者

  • 90篇吕东生
  • 72篇李伟善
  • 9篇周柳
  • 9篇曾荣华
  • 8篇周豪杰
  • 8篇黄启明
  • 8篇郭先锋
  • 7篇许梦清
  • 4篇周合兵
  • 4篇左晓希
  • 4篇罗穗莲
  • 4篇谭春林
  • 3篇卢雷
  • 3篇梁耀辉
  • 3篇蔡宗平
  • 2篇梁英
  • 2篇武繁华
  • 2篇刘建生
  • 2篇陈红雨
  • 2篇唐仁衡

传媒

  • 12篇电池工业
  • 9篇电池
  • 6篇中国锰业
  • 5篇电源技术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第十四次全国...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电化学
  • 2篇金属学报
  • 2篇广州化工
  • 2篇第十三次全国...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国腐蚀与防...
  • 1篇材料研究与应...
  • 1篇CBIA 2...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17篇2005
  • 11篇2004
  • 7篇2003
  • 8篇2002
  • 4篇2001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铋修饰LiMn_2O_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Mn2O4及其表面Bi修饰材料,通过聚丙烯酸(PAA)螯合的Bi(NO3)3溶液浸泡LiMn2O4以及煅烧合成了PAA-Bi/LiMn2O4材料.采用TGA、XRD、SEM、循环伏安和充放电循环研究了3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综合性能.研究表明,Bi修饰的2种LiMn2O4材料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均提高.PAA浸泡-煅烧法的优点是避免了杂质Bi2Mn4O10的形成,PAA-Bi/LiMn2O4的首次放电容量损失较少,同时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提高.
谭春林周豪杰许梦清吕东生
关键词:LIMN2O4聚丙烯酸锂离子电池
Mg/6M KOH溶液界面性质的交流阻抗行为研究.
Mg<,2>Ni基储氢合金理论储氢容量高达3.6%,电化学容量达1000mAh/g,并且材料来源较丰富,被认为有希望成为下一代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实用化,其在电解液浓碱溶液中易钝化尤为明显,极...
蔡宗平吕东生李伟善
关键词:储氢合金电化学测试电化学分析仪
文献传递
一种包覆型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型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通过沉淀转化法,有效地控制包覆反应的进行。石墨表面上包覆有一层纳米级的均匀致密的磷酸铝涂层,所述磷酸铝涂层的质量占石墨的质量的比例是0....
吕东生曾环娜陈志祥方丹扬何佳
文献传递
无汞碱性锌锰电池负极缓蚀剂研究方法被引量:3
2001年
介绍了4种关于碱性锌锰电池锌电极缓蚀剂的研究方法,即析氢法、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循环伏安法。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腐蚀法简单易行,结果直观;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可以获得较多的信息;循环伏安法对无汞可充碱性锌锰电池缓蚀剂的研究特别有意义。
吕东生李伟善邱仕洲
关键词:碱性锌锰电池缓蚀剂极化交流阻抗循环伏安
层状LiMnO_2的结构与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6年
比较了两类不同的层状LiMnO2———m-LiMnO2和o-LiMnO2的结构和性质。解释了层状LiMnO2结构不稳定、易向尖晶石结构转变的原因。介绍了层状LiMnO2的改性方法,尤其是不同元素掺杂和表面改性。
卢雷吕东生周豪杰李伟善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层状LIMNO2掺杂表面处理
一些金属阳离子的掺杂对尖晶石LiMn_2O_4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02年
介绍了Co、Cr、Ni、Cu、Al 5种金属元素的掺杂对尖晶石LiMn2 O4 的结构和 4V区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探讨了掺杂元素增加尖晶石锂锰氧化物 4V区循环稳定性的机理 ;减少了尖晶石在电解液中的溶解量 ;抑制了John Teller效应的发生 ;增加了键强度 ,使得尖晶石结构更加牢固。讨论了掺杂对尖晶石高电位 (>4 5V)区容量的影响 :掺杂后的尖晶石锂锰氧化物仍保持尖晶石结构 ,但与未掺杂的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相比 ,它的晶胞常数减小 ,晶胞体积收缩 ;锰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升高 ;4V区的初始容量减小 ;循环稳定性明显增加。除Al外 ,Co、Cr、Ni、Cu掺杂后的尖晶石锂锰氧化物均在高电位区有一定的放电容量 ,且随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
吕东生李伟善刘煦邱仕洲
关键词:尖晶石锂锰氧化物掺杂比容量锂离子电池
一种高性能高压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高压锂离子电池,通过在两层隔膜中夹一层电活性隔膜后,与普通只具有一层隔膜的高压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适用温度宽,安全性高,为商业化电池制备提供一种新思路。
吕东生方丹扬曾环娜何佳李灿煌伍思泳
文献传递
两种不同钢材料在饱和Ca(OH)<,2>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普通水泥中钢筋因混凝土孔溶液较高的碱度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保护层而不易锈蚀,在自然与工业环境下,酸性物质或氯盐是主要的侵蚀源。目前普遍认为酸性气体引起的腐蚀是相对均匀,危害较小;而氯离子引起的局部腐蚀是阴极、阳极不对称的,...
梁英吕东生李伟善
关键词:钢材料电化学腐蚀行为
文献传递
尖晶石锂锰氧化物//LiPF/_6-/(EC+DEC/)界面电化学性质研究
本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采用多种电化学方法和非电化学方法,包括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循环伏安、电位衰减、XRD、SEM等,首先详细研究了尖晶石锂锰氧化物在不同嵌锂状态下嵌脱锂过程的交流阻抗图谱,确定锂锰氧化物//LiPF/_6...
吕东生
关键词: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电解质溶液交流阻抗谱化学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
文献传递
几种缓蚀剂对锌粉缓蚀效果的比较被引量:8
2003年
用量氢法研究了几种无机、有机、无机与有机组合缓蚀剂对锌粉腐蚀的缓蚀效果,同时对它们的缓蚀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无机缓蚀剂中Hg的缓蚀效果最好,其次是In2O3;在有机缓蚀剂中,六次甲基四胺的缓蚀效果最好,但比Hg和In2O3都差;组合缓蚀剂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Pb(NO3)2组合的缓蚀效果最好,不仅远比单一的无机或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好,而且比Hg好。
周合兵杨美珠吕东生李伟善黄启明邱仕洲
关键词: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缓蚀剂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