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霞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社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感知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感知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市6个社区抽取53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条目心血管疾病风险感知评估工具、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532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绝对风险感知得分3.00(1.00,5.00)分,其中低危293例(55.08%),中危194例(36.46%),高危45例(8.46%)。相对风险感知,社区高血压患者认为其风险远低于、低于、等于、高于、远高于参照标准的分别为86例(16.16%)、93例(17.48%)、172例(32.33%)、125例(23.50%)、56例(10.53%)。服药依从性总分为(5.29±1.84)分,其中依从性不良者238例(44.74%),依从性中等者219例(41.16%),依从性高者75例(14.10%)。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得分为(29.25±6.21)分。心血管疾病风险感知总分与服药依从性总分及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总分均呈正相关(r=0.579、0.655,P<0.001)。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感知与服药依从性呈正相关,为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医护人员应准确评估并提高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感知水平。
- 程晓月翟清华王丹丹梁翠红卢玉霞
- 关键词: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风险感知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整体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胃癌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76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给予整体护理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腹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第7 d白蛋白计数、误吸、腹泻,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可促进胃肠功能良好恢复,效果确切。
- 卢玉霞
- 关键词:胃癌术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价值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究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42例研究对象是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21例研究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2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质量护理后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疼痛程度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76%和33.33%),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00%和19.29%),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治疗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卢玉霞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直肠癌护理质量
-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入院第1天进行自护能力问卷调查,护理干预3个月后再次对其进行自护能力问卷调查或电话问卷调查,对2次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做到饮食控制的人数从干预前的50%增加到80%;运动锻炼的人数从干预前的53%增加到73%;合理用药的人数从33%增加到77%;足部护理的人数从干预前的30%增加到63%;血糖监测的人数从干预前的20%增加到35%;注意个人卫生的人数从干预前的25%增加到33%;经常保持情绪稳定乐观的人数从干预前的42%上升到58%。结论护理干预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有效措施。
- 李华卢玉霞陈玲
-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自护能力
- 桡动脉给药成功抢救重度休克伴呼吸停止一例
- 2004年
- 赵旅杨蕊卢玉霞安亚东张勇
- 关键词:桡动脉给药方式抢救措施重度休克
- 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研究
-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外科重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组给予积极的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论:积极有效的肠内营养护理干预...
- 卢玉霞
- 关键词:肠内营养外科重症护理干预
- 文献传递
- 胃癌患者配偶恐惧疾病进展与疾病感知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配偶恐惧疾病进展(FoP)的现状并探讨其配偶FoP与疾病感知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12—2023-08在郑州市某2所三甲医院胃肠外科、肿瘤科收治的222例胃癌患者的配偶,应用FoP简化量表、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IPQ)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20份。胃癌患者配偶FoP得分为(41.35±9.75)分、BIPQ得分为(46.88±5.81)分。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患者配偶FoP的总分与疾病感知总分、认知、情绪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1、0.254、0.227),与理解能力成负相关(r值为-0.21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家族史、目前所处治疗阶段、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感知是胃癌患者配偶FoP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配偶存在一定程度的FoP,FoP与疾病感知呈正相关。医护人员可通过多种健康教育途径帮助其纠正错误认知,减轻照护负担,有效降低FoP水平。
- 卢玉霞翟清华
- 关键词:胃癌配偶